蒋雨澄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江苏 宜兴 214200)

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呈现法具有显着的教学优势,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能直观、生动、具体地呈现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呈现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巧用信息技术呈现

信息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地呈现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及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以“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有机整合“运动的描述”章节的“时间和位移”“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等知识点,巧用文字处理、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等信息技术,科学制作“运动的描述”章节下新旧知识结合的教学视频,直观呈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教学情境以及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再现日常生活中物体加速度情境,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视频融入到构建的信息化情境中,直观、生动地讲解“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内容。同时,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具有梯度的思考问题,和学生进行层次化互动,引领学生联系、整合、内化“运动的描述”章节已掌握的关于时间、位移、速度等知识,自主思考、探讨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回顾相关知识,准确理解、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动态演示,为学生再现熟悉情境,精讲关于加速度的知识点。巧用信息技术呈现,能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实现高质量物理信息化教学。

二、利用物理实验呈现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实验呈现物理教学内容,并在引领学生思考、探究的同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破解物理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物理思维。

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为例,这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节的实验教学部分。教师要在剖析教材以及学情基础上科学应用呈现法,借助“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呈现教学内容,优化完善实验操作环节。教师讲解“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可利用准备好的电源、小车、导线、打点计时器、带小钩的细线、刻度尺等进行演示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观看演示实验,把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为此,教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小车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讨实验过程,并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并利用速度图像描述、验证猜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发展物理思维。

三、借助经典习题呈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经典习题呈现物理知识、解题方法、物理规律。同时,要优化随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在解答层次化试题中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发展物理核心素养。

以“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学为例,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内外的经典习题,将其和呈现法一起穿插到“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的内容讲解环节,借助经典习题将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降低知识理解难度,便于学生把握习题所涉及的牛顿定律知识点、解题方法等。教师可围绕经典习题优化课堂练习环节,设置生活化物理试题,让学生以经典习题为切入点,探索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四、通过实际问题呈现

教师可将生活化元素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通过实际问题呈现物理知识点,让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各层次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以“摩擦力”教学为例,现实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物理现象特别多。因此,教师要通过实际问题呈现和“摩擦力”相关的知识点,将物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构建物理知识体系。比如,教师可呈现以下实际问题:人们用鹿拉着滑雪板进行滑雪比赛。已知滑雪板、雪面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滑雪板、人的总质量为180 kg,如果鹿拉着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请问鹿的拉力是多少?解析:根据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知道鹿拉力F、滑动摩擦力f 二者大小相等,即F=f,滑雪板、雪面二者间的压力N 和滑雪板、人二者所受的重力G 相等,即N=G,利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f=Un=Ug=umg,可以求出鹿的拉力为35.28 N。

教师要在客观点评学生试题解答基础上引领其归纳、总结该试题中涉及的摩擦力知识点,包括易错点、不同解题方法、解题误区等,促使各层次学生在解决物理实际问题中深入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发散基础上联系“摩擦力”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以及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设置对应的生活化物理试题,在解决物理实际问题过程中深入理解摩擦力概念知识,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规律等,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最大值等,提升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计算滑动摩擦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呈现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巧用信息技术呈现,利用物理实验呈现,借助经典习题呈现,通过实际问题呈现,在夯实学生物理基础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以及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