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敏 胡玲玲 肖静

摘 要:文章对“课程思政”进行概述,分析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指出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科学选取思政内容进行课程设计;确定课程思政融入途径,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20-02

高校在贯彻课程思政中不断实践,形成了“上海经验”。但一些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并没有充分挖掘思政资源,也没有全部实现思政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度挖掘思政资源,科学选取思政内容进行课程设计;确定课程思政融入途径,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课程思政”概述

(1)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上海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各级学校的思政教育做出重要批示,强调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兼顾并行的重要性。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指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中,一些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多以思政类课程为主,呈现“思政孤岛”现象。从时间脉络来看,“课程思政”理念最早于2014年由上海市提出。上海市自2004年从小学德育课程入手,逐步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层面分阶段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率先提出“课程思政”理念,并在高校层面选取部分试点院校,在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逐渐形成“上海经验”。

(2)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教育部于2017 年 12 月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教育部党组于2018 年 1 月在上海召开了推进会,主题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建设步伐;2018 年 8 月,《人民日报》以《把思政之“盐”溶入教育之“汤”》为题,报道了上海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改的情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建设“四个一批”项目,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相关学术研究成为热点,高校贯彻课程思政基本达成共识 。从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来看,关于“课程思政”的论文集中在2017年至2019年,高校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基本形成了共识,认为“课程思政”几乎可以渗入所有学科,是打通“德育、智育”同行的重要路径,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通道。在政策推动下,很多高校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上海高校创新构建“4+1+X”思政课程教学体系,让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职责;复旦大学构建了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的新型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充分发挥了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清华大学在基础课、专业课方面均率先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专业课头等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精心设计,注重对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激发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使命。

二、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中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中思政内容选取不深入,未充分挖掘思政资源。“管理学基础”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相对成熟,传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八个部分:管理认知、管理思想的演进、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教学内容虽然有一定的思政元素积累,但是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相对不足,缺乏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案例研究。

(2)课程思政未能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未全部实现思政目标。“管理学基础”教学内容较多,并且管理技能需要日积月累的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专任教师授课时大多以分章节的多媒体讲授为主,存在比较明显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单一,课程思政未能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学生的企业环境分析能力、目标管理与计划能力、决策与战略管理能力、组织设计与协调能力、领导与激励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六大关键能力培养不够突出,团结意识、协作精神及创新意识较淡薄。

三、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1)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科学选取思政内容进行课程设计。首先,对照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深入分析其中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其次,挖掘思政资源,对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章节、知识点、思政元素、思政资源等。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2)确定课程思政融入途径,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品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拓宽学科视野,加强思政育人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答疑解惑,用严谨的教风、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课程专业知识为基础,设置情境,将管理职能与思政资源有机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为主线,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案例式、专题式、互动式、分组讨论、实践教学等方式,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要适时讲解当前新商科、财经商贸行业的相关政策及发展动态,教导学生如何管理、如何做人、如何立志,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张银银.《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04).

[2]韩艳华.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