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梅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文章从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路径等方面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策略,从结合内容、借助联想、深层解读、不拘一格等方面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策略,从挖掘描写与抒情、巧妙创设情境、立足阅读与写作等方面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策略,从深挖教材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提出文化传承与理解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7-0130-03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出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内涵和育人价值。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探究。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如果说语文核心素养是一座大厦,那幺建造这座大厦的基石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品质与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1.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才能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的学生喜欢谈天说地,讲起故事口若悬河,可是写起作文,却常常不知从何处入手。有的学生写起文章妙笔生花,生动形象,但是让他口头表达却支支吾吾、不知如何讲述。这些现象都与学生语言能力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多写,以此帮助学生积极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路径

(1)激发学生兴趣。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激发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素材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课堂导入环节,还是课堂总结评价环节,教师都要尽量使用优美、生动、逻辑性强的语言,并努力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富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以此让学生受到语言魅力的感染,对语言积累产生兴趣,从而为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2)教师的引领范读。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依靠口头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效地示范和引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示范引领能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教师示范阅读的带动下,学生会慢慢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进而喜欢上阅读,而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最佳方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范读、领读、指导阅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中的离别之情,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语言素材,构建语言系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只有不断积累语言素材,学会恰当表达和运用语言素材,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任务的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鼓励学生多参加语言活动。语言活动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演讲就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在一些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以此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获得学习成就感,提升文化自信。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1.结合内容,提升思维

思维发展影响着学生正确思维品质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灵活性阅读,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理解文章,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一课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都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直接告诉学生作者的生平、文章创作背景等,这种方法没有错误,但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不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式,不去讲作者生平、文章创作背景等内容,而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思考文章背后隐含的信息,促使学生自主去查阅相关资料,以此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发展和提升思维。

2.借助联想,拓展思维

创造性是阅读思维品质的重要特点,为了有效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此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较丰富的联想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中涉及的内容,特别是在进行诗歌学习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3.深层解读,深化思维

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语言风格,以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才能更深切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既要重视文章本身的内容,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思考过程,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深层解读,以及合理点评,以此提升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不拘一格,鼓励思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时会遇到个别学生的质疑,这时,教师切不可直接否定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而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并和学生一起探究解读,共同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思考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新课标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1.挖掘描写与抒情,品味文本之美

文学作品之美不可能都浮于表面,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细细品味、深入挖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隐藏在文本细节描写和抒情表述中的美学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意,促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充分品味出作品所蕴含的美。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一课为例,鲁迅先生在小说中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如开头处的“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响”“震耳的大声”“幽微的火药香”等,这些描写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角度烘托出新年的气氛,这不仅为文章的发展埋下伏笔,还充分展现当时的社会状况、风俗和思想。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挖掘这些细节描写,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巧妙创设情境,体验情感之美

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方式把枯燥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内容,促使学生在活泼、开放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为素材,为学生创设课堂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从感官到心灵逐步受到震感,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3.立足阅读与写作,发现作品之美

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阅读和写作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不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天窗,学生只有多阅读才能逐渐掌握以不同方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鉴赏作品的能力,才能在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中体味出作品所蕴含的美。另一方面,勤于动笔写作也会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学会去揣摩作品,以此使自己所创作的作品更具艺术价值、社会意义和可读性。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1.深挖教材内容,扩展文化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中的文化元素为基础,有的放矢地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素材作为教材内容的扩展和补充,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讲解苏轼的这首词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结合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然后再为学生讲解词中的文化元素,如“羽扇纶巾”“赤壁”等所蕴含的内在含义,最后再联系历史和现实,扩展相关知识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

2.更新教学理念,传承传统文化

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自身应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教师应摒弃只为应付考试而讲解知识的陈旧理念,要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着眼,扩充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感知文化的丰富性。例如,在教学文言文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扩展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常识内容,如关于“孝”“文化”“官职升降”等方面的内容,再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到课堂分享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此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提升文化素养。

3.开展课外活动,加强文化理解

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财富,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历史使命。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传统文学朗读比赛、传统节日写作比赛、组织观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节目等,这不但可以丰富校园生活,还有益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使学生自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孙爽红,顾玉军.学生发展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成路径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6).

[2]王龙飞.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01).

[3]吴丽君,郝佳方,李生鹏,陈冰.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4]卓建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6).

[5]潘斌军,吴凤翔,杨泽林,陈静雪,姜云龙.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对策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6]张琦琦,王金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2).

[7]张心科.论语文核心素养及语文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5).

[8]白忠明,潘忠.试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Discus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Zhang Limei

(Zhaodong No.2 Middle School,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odong 1511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re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ability and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combining content, with the help of association, deep interpretation and non stick to one style,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re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xcavating description and lyricism, skillfully creating situations, and based on reading and writ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understanding from the aspects of deeply excavating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updating teaching ideas and carrying ou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teaching; core competence; talent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