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妍竹

摘要:为了解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高职劳动教育现状,文章针对湖南省内8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高职大学生劳动及劳动教育的认知现状存在差异,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存在差异,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素养的认知存在差异,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户籍所在地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建议从必修课开设、专业课渗透、劳动实践优化等方面优化高职劳动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9-012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高职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研究”(课题编号:21F6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等教育重点课题“‘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XJKX21A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推进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然而,劳动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与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湖南省内8所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施情况、湖南省高职大学生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认知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提出高职院校推进劳动教育的对策,以期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湖南省内最具代表性的8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

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参考了郭梅英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1]调查问卷主要收集了如下资料:第一,在校高职大学生的基本资料;第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现状;第三,高职大学生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认知现状。

3.统计分析

本研究运用Epidata3.1建立问卷数据库,所有有效调查问卷均采取双人双录入的形式,并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信度分析使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进行检验,效度分析采用结构效度(KMO及Bartlett检验)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问卷的Cronbachsα值为0.724(>0.7),KMO值为0.786(>0.7),表明问卷信度及效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6.41%。具体来说,共发放调查问卷7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520份。回收有效问卷中,高职男大学生的为3987份,占53.02%,高职女大学生的为3533份,占46.98%。党员的为784份,占10.43%,团员的为3987份,占53.02%,群众的为2749份,占36.55%。独生子女的为1612份,占21.44%,非独生子女的为5908份,占78.56%。城镇户口大学生的为3621份,占48.15%,农村户口大学生的为3899份,占51.85%。

3.湖南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的描述性统计

(1)关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统计。劳动教育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从课程形式、课时安排、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对于“你所在的学校采用以下哪种劳动教育课程形式”这一问题,27.2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必修课,26.3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在专业课及思政课中融入了劳动教育,18.5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在日常学生管理中融入了劳动教育,28.0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未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第二,对于“你所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这一问题,59.9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每周安排1节~2节劳动教育课程,12.1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每周安排3节~4节劳动教育课程,28.0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没有安排劳动教育课程。第三,对于“你所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包含哪些内容”这一问题,45.3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包含劳动知识及技能等内容,26.7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包含劳动观及劳动政策法规等内容,28.0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2)关于高职院校劳动实践开展情况的调查统计。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劳动教育方式[2]。本研究从实践类型、实践频次、实践场所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对于“你在校期间参加过几种类型的劳动实践活动”这一问题,52.7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参与过2种及以下劳动实践活动,34.1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参与过3种~4种劳动实践活动,13.2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参与过4种以上劳动实践活动。第二,对于“你所在学校一学期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的频次”这一问题,32.5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一学期组织劳动实践活动少于2次,50.9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一学期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为2次~3次,16.6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一学期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为4次~5次。第三,对于“你所在学校是否有劳动教育实践场所”这一问题,39.9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有劳动教育实践场所,32.8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没有劳动教育实践场所,27.30%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不知道自己所在学校是否有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4.湖南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差异调查

(1)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差异。第一,性别方面。经卡方检验可知,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存在差异。第二,政治面貌方面。经卡方检验可知,不同政治面貌的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存在差异。第三,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经卡方检验可知,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存在差异。

(2)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素养的认知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素养的认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如下。第一,性别方面。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素养的认知存在差异。第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高职大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对劳动素养的认知存在差异。

(3)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如下。第一,性别方面。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第二,政治面貌方面。不同政治面貌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第三,户籍方面。不同户籍所在地的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

三、调查结果分析讨论

1.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差异

第一,性别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女大学生赞同“劳动会耽误学习”“大学生只要专心学习不需要做家务劳动”“我认为脑力劳动高体力劳动一等,我更喜欢脑力劳动”“我认为体力劳动是低下的,被人看不起的”的比例更低,不赞同“经常参与劳动,是可以引以为荣的事”“无私奉献的劳动事迹常常令我感动”比例也更低。由此可见,高职女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高于高职男大学生。这一结果与况小雪等人[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与谭润[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女性热爱劳动,女性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地位愈发重要,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赶超男性有关。

第二,政治面貌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党员赞同“劳动会耽误学习”“大学生只要专心学习不需要做家务劳动”“我认为脑力劳动高体力劳动一等,我更喜欢脑力劳动”“我认为体力劳动是低下的,被人看不起的”的比例更低,不赞同“经常参与劳动,是可以引以为荣的事”也更低。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党员对劳动的认知高于其他政治面貌的高职大学生(团员、群众)。这可能与高职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更为了解,对劳动的认识更加深刻有关。

第三,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赞同“劳动会耽误学习”“大学生只要专心学习不需要做家务劳动”的比例更低,不赞同“经常参与劳动,是可以引以为荣的事”“无私奉献的劳动事迹常常令我感动”的比例也更低。由此可见,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这与谭润[4]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00后高职独生子女父母多为80后,而00后高职非独生子女父母多为60、70后,其对于子女教育观念存在差异,00后高职非独生子女多为家中幼子女,受到的关注更多,劳动实践机会偏少有关。

2.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素养的认知差异

第一,性别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更高比例的高职男大学生认为现阶段高职大学生具备的劳动观念总体淡薄,劳动能力较弱,劳动素质低下。由此可见,高职男大学生认为高职大学生劳动素养较低。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不一致[4],可能受部分高职男大学生劳动认知偏低影响。

第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对劳动素养的认知存在差异。认为现阶段高职大学生具备的劳动观念总体强烈、劳动能力较弱的独生子女高职学生比例更高。这可能与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更为深刻,但00后独生子女高职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更好,参与各类劳动的机会较少有关。

3.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户籍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认知的差异

第一,性别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更高比例的高职女大学生认为对高职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十分必要,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精神十分必要,通过参与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以上结果可知,高职女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可度更高,这与况小雪[3]研究结果类似。

第二,政治面貌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党员在对“高职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精神的必要性”二项提问上选择必要选项的比例更高。由以上结果可知,高职大学生党员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可度更高。高职大学生党员较一般高职大学生思想站位更高,对党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第三,户籍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更高比例的农村户籍高职大学生认为对高职大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十分必要。由此可见,农村户籍高职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可度更高。这可能与农村户籍高职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身体力行的体会让其对劳动教育价值有更高的认可度有关。

四、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高职劳动教育改善建议

1.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高职院校应在贯彻国家、省市相关劳动教育政策文件的前提下,结合院校专业特点,开设独立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第一,要丰富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内容。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基础,积极吸纳传统劳动美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论述等相关内容,同时囊括劳动技能培养内容,以使劳动教育课程既能体现丰富的理论内涵,又能展现扎实的劳动技能。第二,创新劳动教育必修课形式。在开展线下课程教学的同时,应积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及校园在线学习平台,开发线上劳动教育课程。第三,做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结合校情,做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教材的编制,并统筹做好教学课时安排,另一方面要为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开设做好师资队伍的储备。

2.在专业课中渗透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课特征,将劳动教育合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提升专业课程中劳动教育的覆盖面。一方面,专业课程建设既要兼容专业技术技能,又要涉及劳动精神及劳动价值观。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在进行职业劳动技能教学时,要注重培养高职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及团结协助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企业课堂以及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以企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作为专业实践的导向,不断强化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最终使高职大学生向“职业能人”质变。

3.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劳动文化

高职院校在落实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学生日常管理强化劳动文化,以促进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第一,在劳动价值导向上,高职院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文化教育氛围,打造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第二,在劳动行为导向上,高职院校可通过举办“劳动文化”主题校园活动做好劳动技能与成果展示,如开展“湖湘工匠”入校园宣讲活动,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自发进行劳动实践。

4.在日常管理中安排劳动实践

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大学生日常管理这一切入点,有效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第一,积极安排日常生活实践。通过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全面推行6S管理模式,以及设置集体劳动日、集体劳动周,使高职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在校内参与日常劳动实践,提高高职大学生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第二,积极安排专业实习实践。高职院校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通过开展勤工助学、校企合作、大学生创业活动等方式,为高职大学生搭建专业实习实践平台,积极鼓励高职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第三,积极安排服务性劳动实践。高职院校要创造志愿服务、“三下乡”等服务性劳动实践机会,让高职大学生发挥个人本领为他人服务,在劳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精神。

5.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想落实好劳动教育,就必须从实践场所开发、工作方案的完善、考核评价指标等方面着手完善好劳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具体来说,第一,充分开发劳动实践场所。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有效拓展劳动教育实践的空间载体,如将一般的教室改造为劳动教育实训室。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可通过校企合作,联合申报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开发企业实训基地及校外劳动基地,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场所保障。第二,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工作方案的完善。高职院校要基于将劳动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现实需求,从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出发,结合高职大学生劳动观念及劳动能力现状,进一步理顺劳动教育开展思路,推动劳动教育工作方案的持续完善。第三,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指标,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高职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量化考核指标及评价标准,保证考核指标及评价标准能够真实反映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高职大学生培养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郭梅英.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2]田静姝,张层.劳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实践育人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6):89-92.

[3]况小雪,陆晓清,蔡佩瑜,陈珊儿,陈水婷,黎婉勤.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 77-86.

[4]崔杨,张义喜.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21(03):41-44.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Labo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Hou Yanzhu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Changsha 41000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labor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conducted a survey on college students from 8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nan provi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labor and labor education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Hunan provinc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labor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political backgrounds, and whether they are only childre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labor literacy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registered residence place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the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optimize vocational labor educ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ulsory courses, infilt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optimization of labor practi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