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启晏 邓琬珺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各高校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专创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类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专创融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专创融合”中存在的育人意识不强、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平台加载后劲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从育人意识、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理实融合等角度入手,探索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育人路径,提高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9-0001-04

基金项目:2021年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高职艺术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FGYB 2021-05)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明确本科、高职高专、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因此,高校应结合专业课程多元化、实践化、持续化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还要树立“专创融合”理念,将“专业+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一、“专创融合”理念的内涵

林珍在《“专创融合”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专创融合”旨在将学术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2]。“专创融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专创融合”教育至关重要。“专创融合”教育符合现代化育人理念,其通过跨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和教学实践手段的不断丰富,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的耦合作用。因此,“专创融合”教育理念的内涵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特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把专业知识传授与双创能力培养进行体系化的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开始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人才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3]。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在社会层面认可度不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契合度”较低、职业教育与人才需求“匹配度”较低、职业教育所育之才荣誉感不强等,这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笔者所在院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例,在如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着重培养面向数字动漫设计和3D数字游戏艺术两个方向的具备工匠精神及信息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动漫创作理论,具备动漫创作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能够进行动画策划、剧本创作、角色设计、三维建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特效制作、后期合成等工作,拥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职业操守和健康体魄的“领域聚焦、基础厚实、技能高超、应用娴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专创融合”研究概述

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不断努力,“双创”改革正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以期更好地落实“双创”改革目标。当前,学术界对“专创融合”的定义基本达成了共识。朱晓红和董理指出,创新与创业有紧密的关系,创新是行动基础和原动力,创业是表现形式和行为体现[4]。专创融合不仅应聚焦于校内,还应拓展到校外的产业、资金和政策等多个支撑平台,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赋予人才素质培养更多的内涵。

在相关文献中,刘琴提出了“专创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和实践,黄倩提出了“专业创新”的高职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王晓林提出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的创意立项,这些都是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建设的有益尝试。一些学者正在深入研究专业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他们从行业应用的角度出发,探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融合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此外,他们还在研究高校专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并对“专创融合”路径进行了探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许多国际大学也在努力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创业领域的学习,力争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例如,美国戴顿大学的创业学学士学位、巴布森学院的MSEL项目,以及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小樽商科大学的企业家专业研究生班等,都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创业的实践平台。还有一些大学采取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创新思维和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设计中,欧林工学院利用三角模型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康奈尔大学利用辅修科目促进学科间的交叉等[5]。南加州大学积极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给予教师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鼓励他们参加创新活动,以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整合和对接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商业活动及独立创业的机会。

我国学界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创融合的内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当前,很多学者主要从路径、实证、教育教学等方面对专创融合进行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专创融合不同层面的精细化研究还比较少,缺乏专创融合的经验,特别是结合产业发展的研究较少。要想真正实现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还需要解决专创融合“两张皮”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相契合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专创融合”存在的问题

1.“专创融合”育人意识有待增强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潜能。高职院校“专创融合”仍存在重专业知识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简单理解为开设创新创业课程[6],存在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而导致人才培养能效不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层面“专创融合”育人意识不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缺乏校级层面的重视与支持。第二,专业层面“专创融合”意识不足,阻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教师层面“专创融合”意识不足,教师没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会贯通。

2.“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亟须完善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通常都是把创新创业课程设为公共课程,并未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融会贯通,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课程体系亟须完善,难以使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实现专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的有机融合,无法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也处于研究发展阶段,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3.“专创融合”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专创融合”教育组织实施的关键,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7]。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大部分来源于学校的管理人员、辅导员、通识课教师,师资结构特点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偏向于创业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再加上很多教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无法有效实施“专创融合”教学。“专创融合”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难以很好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4.“专创融合”平台加载后劲不足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保障、夯实了基础。但是,由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具有综合性和普适性,专门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极少的,加之创新创业平台加载后劲不足,大部分平台仅限于提供创新创业孵化服务“1.0”版本,只能提供办公场地与工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创新创业比赛等,而在创业辅导、交流培训、项目推介融资等方面无法与市场接轨,从而影响“专创融合”育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五、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专创融合”育人路径

通过利用现代IT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数字创意产业可以将创意转变成实际的商业活动,从而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实现文化价值的创新、传播、服务和消费。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创意技术装备、创新设计,数字创意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包括文化创意、内容创作、版权利用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内容创新。这些创新将为周边产业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最终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因其所拥有的高度前瞻性及节能减排等优势,未来能够覆盖更多的领域。它能促进传统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业的融合、渗透与变革,为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我们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是一门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专业,需要学生拥有独特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动漫、电影、游戏及其衍生产品的制作、发布、推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5G、VR、云技术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该专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同时,这也对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更应该在传统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1.自上而下树立“专创融合”育人意识,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基于“专创融合”教育的人才培养,应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经济的需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艺术专业类教育除需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外,还需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高职院校应自上而下地树立“专创融合”育人意识,统一目标,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艺术类专业特征,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相应的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

“专创融合”教育需要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因此学校要打造“专创融合”高素质育人团队,加强专业教师“双创”教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第一,为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应鼓励其到企业一线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制作。第二,学校应通过教学教研项目、科研项目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专项项目,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积极性[8]。第三,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孵化创新企业实践,从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

2.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创融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应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最新技术、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理论素养。高职艺术专业类人才培养方案应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专创融合”有效育人。因此,基于“专创融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需要结合用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凝练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加快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完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使专业知识教学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课程与数字创意产业的紧密结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路径。比如,学校可以以专业教师、行业大师为基础创建工作室,开展“项目制”教学,从完成项目开发与设计的角度,带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3.校企合作多维打造“专创融合”途径,提升平台加载能力

创新、创意、创业、创造是“专创融合”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多维打造“专创融合”途径。比如,可以创建“专创融合”项目工作室,发挥“双主体”体系的优势,汇聚来自企业、行业和创业领域的专家,并与学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一支多元化的“专创融合”教学团队。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打造多维立体实践平台,推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理实结合。应基于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等平台,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发挥“专创融合”的优势,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工坊”“创业大讲堂”“创业面对面”活动,发挥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增强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学校还可以以创业项目申报为基础,鼓励学生申报创业项目,投身于创业实践。

4.强化“专创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以“项目制”促学促创

针对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存在缺乏实践操作平台和机会的问题,学校可以实施“项目制”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完整的项目实施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可以通过“项目制”教学法,引入真实的商业案例或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同时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总结。同时,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另外,学校可以结合双创大赛促进学生开展“专创融合”实践。近年来,大学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展示各高校办学实力和师生风采的重要窗口之一,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学校可以以师生共建工作室的项目为载体,根据专业特征、学生兴趣、社会需求、课程实训内容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励更多学生投入到“专创融合”实践中。学校可以借助双创大赛这个舞台,选拔出一批具有潜力的参赛选手,通过集训辅导、集中培训等形式,指导其参加各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理实结合,实现“专创融合”,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红星,国灵华.高职司法助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衔接的实践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8(27):196-199.

[2]李方敏.“双试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创新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3):48-52.

[3]龚冷西.高等职业教育困境和转型发展建议[N].光明日报,2014-12-28(07).

[4]朱晓红,董理.“专创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3):43-46.

[5]陈奡册,李航,张崴,付冬娟,王国红,马荣康.专创融合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J].实验室科学,2020,23(05):236-240.

[6]周晶.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创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05):1.

[7]徐宜宜.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协同育人有效机制的实践与分析———基于对杭州4所高职院校的调研[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05):55-59.

[8]郑晓飞.创新时代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24(02):45-47.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Path for Art and Desig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Creation

Feng Qiyan, Deng Wanju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39,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untrys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to cultivate applied technology and skilled talents wh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hav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universities need to consider. The education of art and desig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expertise and creativ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art and design. The integration of expertise and innova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in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weak education awareness, in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weak teaching staff, and insufficient platform loading capacity in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creative" of art and desig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xplore the path of education for art and desig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 awareness, teacher strength, talent training plans, curriculum system,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rt and design talent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expertise and inno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major in artand design; personnel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