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萍

美育是美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引导青少年思想感情健康发展,走向成才,走向美好生活的明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的文化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也承载了美育。而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中的美育常常被老师们所忽略,不能很好地实施,笔者从作文教学中就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引其发现美,认识美,促其创造美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就教于大家。

一、在观察中发现自然美

要使学生有一支表现美的笔,就必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欲达此目的,首先要根据美的特征,开展一系列审美活动。美的特征之一是:美必须是具体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只有美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时,学生才能受到美的熏陶,由联想将个人的情溶于美的感受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自然万物中发现美,并经教师指导点拨,让学生蕴情。例如,在桃红柳绿的春季,领学生观赏公园春景,边看边说,适当点拨,可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观赏泉水时,从它飞流直下,飞溅起串串水花,在阳关照射下变成五颜六色的水珠,联想到珍珠,进而联想到大自然是一位出色的魔术师,从而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从它的流势联想到永远奋进,不断进取的精神。观赏花的色、形时,体会其风格是雍容华贵的,还是朴素淡雅的。是简单明了的,还是婀娜多姿的。这种阴柔之美,以其给人或清秀、或小巧、或娇嫩、或典雅的感受,引起人们的愉悦和喜爱之情。观赏野花时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最后一朵朵仔细看。观察结果:从近处一朵朵看,花小瓣单;从远处整体看五彩斑斓。由此联想到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学生在对美的形象的欣赏中,通过联想和想象,不知不觉地认识了美的形象中所蕴含的意义,诸多美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涌动,一股美的清泉在他们胸中汩汩流淌。他们想说,想学,想一吐为快,何愁无话可说?

二、在分析中悟出心灵美

美的另一个特征是以情感人,而不是以理服人,美作为人的自身本质的感情显现,是以真善为基础的,并扎根于真善之中的。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是在点滴渗透之中实现的。美育的潜在性特点,可以使人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完美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向。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只有学生自己认识到了一种美好品德,并悟出它的美之所在,深深地被感动时才会产生写作的激情,才能较准确地表达它,使习作中的人物有生命的活力。这活力来自小作者与人物思想的撞击,只有看到这种撞击所产生的火花,才能有所悟,使悟到的内容流诸笔端,渗透在字里行间,写出来的人物也就有血有肉了。有人收集到这样一个素材:有位小学生因病把污物吐在教室里,班长看到了连忙打扫干净,并端来开水让他服药,从精神上安慰他。一位同学分析到:这件事表现了小班长热爱集体,不怕脏的好品德。假如我在场,也许会因怕脏物溅到身上而躲得远远的。这位小班长为什幺不怕脏呢?经分析讨论,这位同学又有所悟。他说:我平时做事很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位小班长可能想到吐了的同学由于疾病,不得已弄脏了教室,心中肯定难受。这难受是双重的:病痛、内疚。此时有人伸出友谊之手,就从心理上减轻了这个同学的病痛和负疚感,同时也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大家都能在干干净净的教室里学习。这样小作者通过分析、对比、深思,较深刻地悟出了人物的心灵美,就把笔较准确地伸向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探索内心奥秘,展现人物高尚的内心世界。还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民警勇擒小偷,帮失主找回了钱包,但失主却不敢承认这钱包是他的。让学生合理想象扩展这件事,着重描绘钱包找到后失主的神态、语言、动作,表现他的矛盾心理,鞭挞他的懦弱,向人们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民警为他人着想,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失主只为自己着想,怕小偷报复,竟然当众撒谎,一正一反,一美一丑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学生在事物的对比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净化、纯洁了心灵。

三、在表达中理解整体和谐美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一篇讴歌美的文章应表现出整体和谐美——景美、人美、情更美。所以在作文指导课中应引导学生挖掘美的因素,理解表达整体和谐美。由于平时学生以贮存了不少美的景、美的事、美的人,教师再输入一些新的信息,去碰撞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贮存,可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丰富的美的贮存,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喷吐口。输入新信息的方法如下:一是朗读下水文。教师的下水文,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因而接受性强,可激起学生的创作欲。二是播放乐曲。实践证明,根据需要选播乐曲,可引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培养有意想象。美好健康的音乐能鼓舞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唤起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他们能听出曲调的节拍、感情,区分出是优美抒情的,还是雄壮有力的,并能根据乐曲进行联想。三是输出教师头脑中美的库存。教师可叙述自己美好的回忆,引发学生珍藏的记忆,使其情动而辞发,写时注意运用衬托、对比、抒情等方法,表现文章的整体和谐美。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每次的作文训练中注重选择,有意渗透,强化训练,就一定能从中发现美并创造美,就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才能,促进学生成才。

(甘肃省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