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波

摘 要:中央审计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审计监督工作迈向全面覆盖新时代。当前审计机关的体制、模式、人员和技术手段等还不能适应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如何转变审计模式、融合审计资源,依托信息化、数据化等技术探索审计全覆盖工作路径,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创新;整合;数据技术;审计;全覆盖

在中央审计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肓区。国务院明确要求审计机关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这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审计机关如何在新时代发挥好职能履行好职责增强监督质效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一、打破科室界限,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管理扁平化

在现有人员和编制条件下成立审计项目管理委员会,下设项目审计组,项目审计组下再设相应小组;审计项目管理委员会由局长任主任、副局长任副主任;设项目审计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指定1名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审计项目管理,其他副组长分管不同的小组;小组组长由协助组长管理的副组长根据审计项目指定,项目结束后小组长职务自行解除;项目审计组成员无科室之分,协助组长管理的副组长对本组处于空闲状态人员有直接安排权,无需与其他领导协调,对于处于工作状态的人员也可统筹调整进行安排。项目审计组下设:

审计流程小组:根据审计项目情况一般安排3至4人(2个年龄大的加2个年轻的,解决年龄大人员长期外出或特殊情况无法外出的问题),主要职责:审计通知、报告、决定、移送文书的流程处理,审计档案的装订;必要时参与其他组的相关工作。

数据分析小组:根据审计项目情况一般安排4至6人(1个年龄大业务精善于交流的加2至4个熟悉计算机技术、懂业务的加1个年轻的、熟悉计算机技术善于学习的,“老中青”结合),主要职责:财务、业务数据采集、转换、分析,疑点甄别、分解发放,模型开发、维护、推广运用;必要时参与其他组的相关工作。

核实取证小组:根据审计项目情况一般安排8至12人(至少2人一起开展工作尽量以老带亲,以熟带生),主要职责:疑点的核实、反馈、取证、审计底稿编制(分工范围内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至业务审定会结束的流程涉及的工作,此后将相关资料交流程组,要有交接手续);必要时参与其他组的相关工作。

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审计项目情况一般安排1至2人,负责审计过程中流程检查、质量检查、咨询服务等;根据组长副组长安排参与其他组的相关工作。

协调服务小组:根据审计项目情况一般安排1至2人(由综合人员担任),主要职责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在审计组内部进行沟通协调。

成果应用小组:根据审计项目情况一般安排1至2人(由综合人员担任),主要职责:负责审计项目成果的分类汇总、整理提炼、专题报告、要情要目及综合性审计意见等撰写上报。

二、组内每年轮岗,组间逐步轮动,培养人才控风险

每年在项目审计组内进行轮岗,每个小组三分之一的人员轮岗到其他小组,3年后组内轮完一遍,副局长也可轮流到不同的项目审计组担任副组长。这样既遵守了轮岗的相关规定,又培养了综合型立体型人才,还加强了领导和职工对不同岗位工作的熟悉有利相互理解和配合。

三、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共享互动全覆盖

1.探索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比如:上半年除了参与署定项目、省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员外,全部参与本级预算执行及部门预算全覆盖审计组,审计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担任,再适当设主审。在定期报送数据的基础上,实行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统一定性、处理,统一审理,统一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一方面满足审计全覆盖要求,解决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的矛盾,另一方面解决业务与财务难以融合、审计项目质量良莠不齐、审计发现同类问题定性、处理不统一等矛盾和问题。

2.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一是利用部门预算全覆盖的成果,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审计三年,如果部门预算全覆盖成为常态,那幺经责审计时,关于被审计对象预算执行情况部分,对于部门预算已经覆盖过的年度,可以成果共享,将更多的力量放到问题整改、未审计年度情况及责任划分上;如果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部门预算已经都覆盖过了,那幺也可以将重点力量放在预算执行以外的内容,部门预算执行成果共享,再关注下问题整改情况和责任划分。二是同类经责审计项目全覆盖。比如,县级党政领导的经责审计,可以开展所属部门集中分析形式实现全覆盖,如果县级审计机关已经开展了部门预算全覆盖即可以共享成果。

四、上级统一项目,市县重点项目,上下联动一体化

1.在审计署、省审计厅和市级统一组织的项目中探索。审计署、省审计厅和市级统一组织项目也可以参照上述模式,先将电子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再由市局派出人员带领县级机关进行核实取证,最后用同一标准定性、处理,审理,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具体由市级将本级和五县区的数据集中,抽调五县区骨干力量进行集中分析,整理甄别疑点后进行抽查验证,然后派出市县组合人员进行核实取证,最后用同一标准定性、处理,审理,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

2.整合全市审计资源,上下联动开展全覆盖。一是待上述模式取得初步成功后,可开展全市范围内的审计资源整合和利用,真正实现“一家人”、“一盘棋”,形成业务与管理相互支持、各放异彩的生动局面。二是通过网络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将审计项目任务分配到县级审计机关相关人员,完成分析任务后再集中利用和推广,一方面实现人才的集中优势、最大化使用和审计分析成果规模化应用,另一方面节约成本,实现人性化管理。具体由市级将所需数据集中,按分配的任务授权五县区骨干力量进行分析,到规定时间将分析结果进行汇总,然后进行整理甄别疑点并开展抽查验证,然后派出市县组合人员进行核实取证,最后用同一标准定性、处理,审理,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

总之,审计全覆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强审思想,创新审计模式,整合审计资源,不断探索,认真实践,才能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