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楠楠 方铭圆

摘 要:青少年处于将大部分精力由家庭转向友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极易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甚至参与到青少年团伙犯罪中,笔者结合D机构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实际访谈情况,探讨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同伴交往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同伴交往;团伙犯罪;社会工作

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对亲密关系的向往,使得青春期的青少年将大部分精力由家庭转向友伴,同伴的认知与行为表现通过榜样、强化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影响。青少年在不良同伴感染下开始学习消极的人生观、不良的价值观,从而引发错误的行为表现,最终参与到犯罪行为中。D机构在2018至2019年对青少年团伙犯罪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形成了38份调查报告,均指出不良同伴对青少年犯罪的严重影响。本文以D机构社会调查中的团伙犯罪青年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原有社会调查资料的筛选和整理,了解其交往同伴类型、交往互动的内容、交往方式等具体情况,分析团伙犯罪青少年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探讨社会工作干预的策略和思路。[1]

一、青少年同伴交往问题的表现

青少年团伙犯罪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年龄多集中在16-17岁,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在38份社会调查报告中,社会调查员均指出了不良同伴对青少年犯罪的严重影响。

1.结交不良同伴群体

一般来说,青少年的自主意识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形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愿受父母控制,对父母和家庭依赖减少,对同伴、朋友信任和依赖感加强。从对青少年行为方面的影响来看,同伴的作用远大于家庭,且影响呈正相关,不良同伴对14-15岁青少年的影响更明显,这些青少年从同伴群体中获得理解、支持,思想上达到共鸣,[2]当青少年结交不良行为同伴时,难免在相处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为得到同伴的认可与接纳,逞能模仿不良行为,逐渐被不良同伴群体同化。

2.低质量的友谊关系

低质量的友谊关系体现在同伴间的不良互动和易受同伴负面影响。其中,同伴间的不良互动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传递不良信息,同伴群体间通过密切接触、相互观察和模仿,强化了错误的社会意识、不良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青少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进行不良的社交娱乐活动,学习、体育活动、聊天谈心等,是普通中学生同伴交往最主要的内容,[3]团伙犯罪青少年们在描述与同伴交往的内容时均提到了“玩儿”,归纳访谈资料,犯罪青少年们认为,玩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将进入网吧或者娱乐场所作为玩的方式,另一种是把街头闲逛、惹是生非作为玩的方式,负面的、不健康的娱乐活动环境大大增加了青少年接触不良同伴的可能性,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交往观念的偏差认知

根据笔者收集的访谈资料统计分析可知,44.7%的犯罪青少年同伴选择的首位条件是讲义气。“哥们义气”是青少年团伙犯罪的一个显着特色,作为一种带有浓厚色彩的行帮思想,“哥们义气”通常会成为犯罪团伙不自觉的信条、纪律、道德准则,甚至是犯罪动机。[4]

通过整理社会调查报告发现,很多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并不是自发的,而是为了保持和同伴群体的行为一致,比如所谓的江湖意气、面子,他们中很多都是“有时碍于面子去帮忙。”或是“大家平时一起玩,有事一起去。”青少年希望通过顺应同伴群体中内部的信条以获得其他同伴的接纳和认可,多数团伙犯罪中的青少年交往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认知,在明知触犯法律的前提下仍跟随前往,忽略了自身的原则和底线。

4.正常同伴的排斥

团伙犯罪青少年结交不良同伴在于他们难以正确及良好的处理与正常同伴的关系,而容易被不良同伴所接受。正常同伴的排斥促使一些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青少年与具有相同问题的同伴结交,在学校中受到同伴排斥的青少年更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正常同伴的排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青少年寻求校外或社会上的不良同伴作为交往的对象,形成不良团体,在团体成员互动的过程中相互传递和感染不良的价值观和问题行为。

5.同伴交往网络化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网络交友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一方面扩大了社交范围,可以吸取不同的经验和知识,另一方面,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其心理发展正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都存在一定风险,在并不清楚对方性格、品行的情况下与其交往,很容易受到对方的不良影响。下表反映了部分犯罪青少年的同伴交往方式:

二、青少年团伙犯罪前同伴交往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个人因素

自我控制水平低和缺乏价值判断能力是导致青少年团伙犯罪主要的个人因素。自我控制水平低的青少年缺乏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方式单一,看问题往往停留在表面,容易听信“朋友”的谗言,极易受到同伴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团伙犯罪青少年在选择同伴时都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将“哥们义气”作为交友标准,极少关注同伴的道德品质及言行是否符合法律规范,难以正确判断是非,不能坚持自身的原则和底线,往往会在同伴的教唆或冲动之下发生犯罪行为。

2.家庭因素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不容忽视。青少年对于亲密感的需要强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也在其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温暖的缺失使得一些青少年对情感的依赖转移到与同伴的相处中,由于家长监管力度的不足,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社交情况了解不够,不能对孩子的社交进行正确引导。且个体间有相似的价值观的同伴群体,建立亲密关系更加容易,在这些同伴群体中,青少年归属与爱、被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当早期简单、重复、准确的父母态度的信息交流不能起作用时,同伴对青少年的态度就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3.学校因素

当青少年在学校因成绩不理想,或是没有达到老师和家长的期待时,容易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面对老师的指责与批评,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大都选择过早脱离学校。大部分团伙犯罪青少年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文凭,本应在学校接受教育、汲取知识的时间却或是继续和一些朋友在一起消磨时间,或是过早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他们所接触的活动,包括一些不良嗜好行为,在一定的环境下逐渐转变为不法行为。学校管理不完善,一方面增加了青少年接触不良同伴的机会,另一方面减少了青少年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辍学的想法,以至于过早进入社会,访谈对象W某表示:“学校总是为小错误停学生的课,再去上课跟不上,更容易犯错误,越来越不喜欢学校。”

4.社会因素

近年来,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成为青少年团伙犯罪主要来源之一,90%的团伙犯罪青少年是流动人口,这些青少年多是在初中或职业学校辍学后,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打工。[5]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必要的工作技能缺乏,难以找到心中原先设想的轻松又高薪的工作,又不够吃苦耐劳,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工作场所往往是饭店、酒吧等流动性强的场所,主要居住在人流复杂、治安较差的城中村地区,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阶层流动的剧烈性,滋生了拜金主义、道德失范等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年纪相仿、成长经历相似以及生活状态的流动青少年结成团体,互相给予情感支持和慰藉,加之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促成团伙犯罪现象的发生。

三、青少年同伴交往问题及犯罪预防的对策

1.个人层面

首先,在社工与青少年建立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其意识到并澄清其在选择同伴、交往方式以及与同伴互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对其生活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激发其正向转变的动机;其次,鼓励这类青少年寻找“榜样”同伴,发现“榜样”同伴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与“榜样”同伴进行正向的互动与交流,使其感受到正向的同伴支持状态;最后,与他们共同探讨友谊的意义,并明确在与同伴交往时应坚守的原则与底线,进一步强化树立正确交友观念。

2.家庭层面

首先,社工通过引导父母意识到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给予父母消除问题的信心,指导父母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加强父母对“陪伴”以及对青少年不良同伴交往问题的重视,同时帮助父母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强烈被关注、被宠爱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亲密感的需要,鼓励父母与孩子双方表达内心的感受,澄清彼此的角色期待,拉近亲子距离。其次,社工通过和父母共同探讨恰当的教育方式,告诉家长,作为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选择同伴,帮助孩子树立起对同伴交往的积极认知,建立正向的同伴支持。再次,家长应当与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相互配合,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内的表现情况与交往情况,加强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监管。

3.学校层面

促进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大力培养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鼓励社会工作人才进驻学校,给予学校社会工作者发挥的空间。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相关知识进入社会交往的交流平台,要加强重视同伴交往教育,正确引导,减少不良交往。引进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者,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在学习之外的困扰。相较于教师,学生对于社工更易接受,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案、小组的专业方法为青少年提供服务,服务于案主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6]社工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密切关注有不良同伴交往状况的学生,了解青少年内心的想法与需求,给予其正确的鼓励和引导,帮助改善不良同伴关系的状况,预防不良同伴团体的形成。

4.社区层面

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社会环境的熏陶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电子游戏、影视等媒介传播的群体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社工通过链接社区资源,借助宣传栏、播放宣传视频等形式,在社区中宣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营造正向的文化氛围,使青少年耳濡目染,促进其是非观的形成。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社工应将社区的功能发挥最大空间,引起社区对青少年同伴交往问题的重视,协助家庭和学校改善青少年的同伴交往问题,进一步预防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发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性研究方法与科学社会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曹加平.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彭妍.青少年团伙犯罪中从犯犯罪的原因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5]张曼.发展性小组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朋辈交往问题的实务探究[D].郑州大学,2016

[6]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8

作者简介:

付楠楠,女,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东易慈善基金项目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方铭圆,女,中华女子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