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以面为料,以手为艺。一捧普通到唾手可得的面粉,赋予了各种工艺的锤炼后,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沉淀,在一双巧手的精雕细捏下,形状各异的生活百态,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就会生动逼真地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便是堪称指尖上的艺术精华、视觉上的艺术盛宴——太原传统面塑。

掌心分善恶,手指出美丑。一团面,一双手,千变万化捏面人……五彩斑斓的小鸟,身披黄金甲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冰雪奇缘的爱莎公主等,一个个彩色的小面团,被一双巧手如同变戏法一样“蹦”出了一个又一个面人,直让人惊呼神奇!12月12日,山西省非遗项目太原传统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王博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太原传统面塑制作工艺流程有配料、和面、蒸面、揉面、调色、捏塑等,特点是成形快、形象逼真、色彩鲜艳。作品可大可小、制作精细、内涵丰富、易于保存,可作观赏和收藏品等旅游文化纪念品。”

据了解,太原传统面塑兴盛于清朝同治年间,到王博这里已传承六代。作为土生土长的太原人,研习面塑20余年来,王博系统地掌握了传统面塑艺术精华,并创作了现代卡通、漫画风格等多种人物、动物形象,融合了自己的创新理念,将面塑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来。

“我奶奶就是个捏花馍巧手,打我记事起就看奶奶在春节蒸花馍,要捏制枣山、佛手、石榴、羊头、猪头等花馍;寒食节要捏燕子、蛇、鸡娃娃等各种动物的花馍。我就守在奶奶跟前要一块面团玩。”王博谈起启蒙“老师”奶奶开心地说。在童年的王博心中播下了面塑的种子,耳濡目染,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奶奶90多岁的时候,他依然和奶奶一起捏面人、蒸花馍。

2000年,王博拜太原老一代面塑传承人张振明为师。在这里,王博学到的不仅仅是传统技艺,还有老一辈手艺人的操守。“师父时常告诫我们,要把太原面塑传承好,把这门汲取了民间艺术精髓的手艺发扬光大……”对于张振明的教诲,王博铭记在心,善于学习的他,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面塑技艺。2004年,他慕名向北京面塑大师萧占行学习精品面塑工艺,将西方雕塑手法巧妙融入面塑之中的思维让王博眼界大开,他先后创作了25公斤重的大型清明主题面塑“春天的思念”和为虎年创作的15公斤重的大型面塑“虎啸迎春”。面塑也可以像雕塑一样气势雄浑、刚劲豪迈,王博的面塑作品让人们叹为观止,他也迈出了自己从民间艺人向工艺大师蜕变的第一步。

“面塑工艺有很多短板,比如易碎、易裂、易变质,过去很多大件的面塑作品没有办法去省外乃至国外展示,即便是套着塑料壳子,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颠簸,都会让面塑作品受损,这种‘伤害’还无法弥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展示面塑工艺,王博想方设法让面塑作品变“结实”。

“就像做化学实验一样,既要解决面脆易干的问题,又要让其保持面本身的Q弹感。要不停地把各种胶状的物质加到面里,然后做出来看效果,有时候为了试验,一天能用一袋面粉。”在屡次试验中,王博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材料加入面团中,彻底改变了面塑作品易脆、开裂的特点。目前王博的面塑作品已达到不变形、不干裂、不褪色、不发霉,而且很环保,可永久保存。

2011年,在法国举办的“关公节”,王博有幸参与其中,他把从未见过面塑的“老外”震惊了一把。虽然语言不通,欣赏艺术的心却是相通的。当地的人看到王博捏的关公像、十二生肖中的龙和足球明星人物肖像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他带去了几十件展品很快销售一空。2017年,王博远赴阿斯塔纳世博会,还赠送了特制面塑世博会吉祥物;2019年,他受山西文化和旅游厅委派,到埃及参加“一带一路”中国文化年活动;同年,在韩国全罗南道“山西日”非遗展演及文化交流活动中,王博推出原创作品《中韩合作共繁荣》《木槿喜鹊》《喜来山西》等特色作品,并赠予韩国官员。

艺术无涯,艺术无界;艺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一定要将中国的面塑文化带向世界。”面塑传承人王博以信念坚定自己的目标。

“传统手艺的创新,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做好面塑手艺的传承与创新,这就是我的担当,是非遗传承人责无旁贷的事情。”王博说。非遗面塑,王博以其妙手生花,赋予了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与鲜活的灵魂,在传承中发扬,在创新中光大。源远流长的面塑艺术,正以独特的魅力绽放缤纷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