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珍 周云志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作业作为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育人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长期以来,农村小学受师资偏弱和整体教研水平偏低等因素影响,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往往存在着诸多弊端。机械、低效的作业设计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主科课程之一,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技能的重要基础[2]。然而,传统单一的堆积式作业形式仍普遍存在,尤其在农村小学表现更为突出,过重的作业负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全体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优化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模式简单固化

受追求成绩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诸多农村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仅仅停留在如何应对试卷检测内容这一层面,片面认为作业的“量变”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的“质变”,是学科成绩提高的最有效方法[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往往选择“题海战术”“车轮战术”,以大量机械性刷题来训练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种简单固化的作业模式完全忽略了数学学科特点,导致多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泛而不深,难以掌握数学的逻辑思维,一旦问题稍加变化,学生便会错误百出,束手无策。

  (二)作业形式单一枯燥

在农村小学中,较多数学教师对作业的形式缺少深入研究,教师的作业设计通常以教材学习内容为基础,着眼巩固教材知识点,照搬教材或教辅资料,作业内容也往往局限于习题,用“拿来主义”配合“题海战术”,作业量大而枯燥,这极易使学生在乏味的“题海”中失去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对作业的厌烦心理,完成作业逐渐变成一种被动应付的学习行为,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设计的作业多以复习巩固型为主,其他类型的作业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作业的育人功能。

  (三)作业设计缺乏层次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优秀学生流失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现有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进一步凸显。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容易从教师本位出发,对学生的这种差异关注度不够,设计的作业大多是无差别、整齐划一式,“一刀切”现象较为突出,这样的作业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造成优秀学生“吃不饱”,而困难学生“吃不了”,从而影响整体学习效率。

  (四)激励评价体现不足

作业作为师生间交流的连接点,恰当的激励评价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而很多数学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关注点往往放在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率上,作业评价简单地以对错的形式呈现,这种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缺少情感温度,其激励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落实国家减负增效的要求,就必须主动对“双减”政策进行认真细致地研读,要深入理解国家层面的指导理念,做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有助于树立起全新的教育观,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双减”理念、规范教学行为,才不会使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成为一种口号、流于形式。

  (二)作业内容要少而精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落实“双减”政策,首先要从控制作业总量着手,摒弃过去的“题海战术”“车轮战术”,应从作业内容设计上进行深度构思,基于学生学习实际,精准研判、精选习题,避免重复度高的作业内容;此外,合理分配作业类型,种类多样的同时又要减少偏题怪题,难易适中,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三)作业类型体现多元化

改变单一的习题式作业势在必行。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数学知识、技能掌握和思维训练等方面考虑,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数学作业。可以采用书面型、口头型、阅读型、观察型、操作型、情景型等多种作业类型,通过游戏、制作、调查等形式充分体现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增强数学作业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如在学完“认识钟表”内容后,教师可安排一个“我给妈妈来报时”的亲子类口头作业,通过亲子交流来加深对钟表的认识。又如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内容后,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收纳盒,然后动手量一量,计算出他们的体积,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数据收集整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又巩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可谓一举多得。以上作业设计都能够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四)作业设计注重分层性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依据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同等级分配不同层次的作业任务,让每一级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都有所发展。教师可将作业设计成起点型、一般型和思考型,起点型作业难度低、信息量小,适合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般型作业难度略高于课堂教学目标,学生需要“跳一跳”,适合大多数学生;思考型作业是为优秀学生所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训练学生拓宽解题思路的能力。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将更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照顾到不同等级的学生发展,使其能够在作业完成后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五)作业评价关注差异性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如有的学生对物质奖励兴致高,教师可采取积分制的形式,每次依据作业完成质量给予一定分值,最终用积分换取奖品。有的学生对言语激励敏感,教师则可采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秀学生可采用启发式评语,引导这些学生进一步深度思考;学习困难学生可多采取鼓励式评语,增强其学习信心。评价是师生之间进行教与学有效交流的重要载体,有感染力的评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还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所期待,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结语

就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而言,“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思考、研究、总结,进一步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能够在高效学习中全面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目标。

参考文献:

[1]赖美玲.“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2): 193-195.

[2]岳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浅探[J].新课程研究,2023(23):22-24.

[3]詹兴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23):34-36.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官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