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婷 陈丽杰

关键词:淮安红色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路径

  一、淮安红色文化概况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的民主革命建设中,不断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之后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形成的蕴含爱国主义的革命文化;是凝聚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创造性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红色文化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1]”中国红色文化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它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成熟并繁荣于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淮安红色文化

淮安红色文化是在淮安地区所形成的特色红色文化,具体是指,淮安人民为摆脱国家侵略和推动民族发展而不断奋斗形成的独特文化。这些红色文化见证了淮安地区进行革命斗争的历程,表现了淮安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

从现存的淮安红色文化资源来看大致可分为淮安红色物质文化、淮安红色精神文化。淮安红色物质文化包括军队、政府留有的旧址,如高邮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革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居住地,如周恩来故居;革命时期烈士纪念地点,如老子山南山革命烈士陵园、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涟水烈士陵园;一些重要资料,如新安旅行团纪念馆中放置的各种文献资料等。淮安红色精神文化包括周恩来身上的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横沟起义人民身上爱国主义精神、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英勇无畏的精神、中共淮安市党史办公室出版的《淮安党史资料》、以淮安历史为背景创作的《黄花塘往事》电影、红色歌曲《淮宝战歌》等。

  二、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红色文化不仅能扩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资源,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所以加强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其必要性。目前在淮安政府领导下,不少初中学校将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淮安部分初中进行调研,并制作调查问卷让淮安初中学生填写,通过朋友圈、线下发放等方式收集了一定数量的调查问卷,来探寻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淮安红色文化内涵认知度不高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融入了一些淮安当地红色文化知识,那幺学生应该对淮安红色文化具有一定了解。但据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学生对淮安红色文化了解程度时,只有53%的同学表示基本了解,仍有40.5%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淮安红色文化内容较少,对淮安红色文化内涵认知度较低。也反映了虽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上提及淮安红色文化,但学生并没有及时理解、掌握,降低了淮安红色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实效性。

2.教师对淮安红色文化内容讲解不透彻

根据调查结果,在问及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主要通过何种载体学习淮安红色文化时,36%的学生是通过纪念日及其背后的故事来学习淮安红色文化的,而通过革命史实和关键事件这种载体的只占到14%。也就表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大多只讲解一些纪念日背后的故事,比如每年的3月5日为周恩来纪念日,教师可能会在这一天讲述有关周恩来的故事,但其他有关淮安红色文化内容提及较少甚至可能没有。淮安红色文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只对某个事件的一小部分对学生进行讲述,而没有讲述到淮安红色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弱化了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

3.学校缺乏学习淮安红色文化氛围

良好的学校氛围能够增长学生对淮安红色文化认识,利于学生与教师在课上良好互动。根据调查结果,在问及学生学校开展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方式时,59%的学生所在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而其他类别活动所占比例较小。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开展淮安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方式单一,学校缺乏学习淮安红色文化氛围。另外,有6.5%的学生表示学校在环境建设中融入淮安红色文化。并且通过对淮安市的一些初中校园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淮安学校校园中缺少对红色人物、事件的宣传介绍,没有为学生创设好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对淮安红色文化认同感不足,思想受外界因素影响大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思想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西方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冲突无法正确地辨别,受本国网络上一些非主流言论影响,学生对淮安红色文化认同感低,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及的淮安红色文化不重视,不会刻意记住有关淮安红色文化的内容。另外,处于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更多的是抱有对未来和现实的期许,认为考虑未来比传承淮安红色文化更有价值,影响着初中生对淮安红色文化的接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学生道法课教学中应用淮安红色文化是否有必要性这个问题上,只有3.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待淮安红色文化的忽视。学生周围的亲人对初中生红色文化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家长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对学生从小到大的教育是严厉的,封闭了初中生接触淮安当地红色文化的途径。甚至有些家长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会让一些同学会出现学习上的逆反心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有关淮安红色文化方面的内容排斥。

2.教师自身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年轻教师由于刚刚进行工作,实践经验少,对淮安红色文化熟悉度低,难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淮安红色文化,对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方式仅仅停留在播放几张淮安红色文化图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学生教师传授淮安红色文化方式时,有44.5%的教师对教材中涉及的淮安红色文化讲解采用口述方式,其他讲授方式占比较小,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对淮安当地红色人物主要事件简单讲述,而该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未能准确传达到学生身上去,弱化了淮安红色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合的效果,难以使学生切实理解淮安红色文化与书中知识之间的联系。另外教师单一地通过口述淮安红色文化,有些淮安红色文化事件距离学生所处时代有点遥远,淮安红色文化的有些内容是无法通过语言直接描述出来的,所以教师难以对淮安红色文化内容讲授到位。

3.学校注重学生成绩,对二者融合支持力度欠缺

学校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人才,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往往与社会要求所对应,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小科”思维。通过翻看淮安市近5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试卷,我们看出试卷中关于淮安当地红色文化的内容很少,反映出了淮安红色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提及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会留有大量时间让教师注重对学生课本知识的掌握,不提倡教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创新,在校园文化氛围上极少注重添加淮安红色文化内容。通过了解淮安当地一些初中学校的官网,比如淮安中学、清江中学等,这些学校没有设置淮安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板块,也没有设置有关淮安红色文化的板块,设置的内容大多与学科考试知识相关。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对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支持力度欠缺。

  三、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施路径

红色文化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利用好淮安红色文化的本土特点,将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塑造正确价值取向。为了能够切实发挥其作用,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学生对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认同

要尊重中学生认知发展顺序,要按其年龄阶段特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讲授淮安红色文化。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文化导向。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鼓励家长在校外为学生提供接触淮安红色文化的途径,推动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授的有关淮安红色文化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及淮安红色文化,引导学生从报纸、网络、图书馆、对淮安红色人物采访等方式了解淮安红色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内化学生对家国文化的认识。

  (二)教师增强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技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淮安红色文化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既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淮安红色文化知识,又需要有卓越的实际运用本领。教师要抓住淮安红色文化的历史特殊性,利用人物事迹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比如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教师在讲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课中,通过播放周恩来总理的事迹视频,或者带领学生到周恩来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分析周恩来总理奉献自身的原因,让学生学习周恩来总理鞠躬尽瘁的精神,引导学生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有创新性和多样性,更要抓住“比赛”“多媒体”这两个关键词。通过在课前举办“听淮安红色故事,猜人物”比赛、开展以淮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再将比赛中所涉及的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对淮安红色文化和书本知识的兴趣。在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过程中运用必要的多媒体设备,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师生互动方式。所以教师应考虑到初中生乐于接受播放图片、视频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变更教学形式。

  (三)提高学校对淮安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程度

要想实现淮安红色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进一步融合,学校可以从教学培训、课外实践、搭建淮安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教学培训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邀请专家到校开展淮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讲座,提高教师对淮安红色文化的认识。另外也能定期举行交流会,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之间互相分享在课堂上融入淮安红色文化教学经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研学旅行等方式走向社会,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3]所以在课外实践方面,学校不仅要为校外实践活动提供需要的交通工具,而且还要在进行淮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配备专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讲解。在搭建淮安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方面,学校通过建立淮安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数字化教育平台,定期推送融入淮安红色文化的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留存与淮安红色文化有关的活动照片,对学生、教师、家长实行无差别开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8)[2022-03-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903/t20190318_373973.html.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49.

本文是宿迁市雄英计划项目“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江苏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研究”、宿迁学院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项目“江苏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