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背景,高职院校将重视大学生全方位培养,结合“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将其作为育人的有效路径,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实现“以德育人”教育目标,秉承着“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际状态为出发点,并且站在“三全育人”的角度去分析目前学生的心理状态,探索有效的心理育人途径,让大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职大学生;心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58-03

大学是学生个人思想与逻辑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目前高职大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同时在人际关系以及情感与就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扰,这会导致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育人,使大学生可以形成自我保健和预防危机的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可以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客观评估自己,不断进行自我突破与超越,拥有健全的人格,进而可以实现自我而调节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压力与负面情绪,为健康发展做好铺垫,对自我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实现生活理想。

一、“三全育人”理念对高职学生的积极作用

近些年来,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这直接影响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直线上升。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进行了整改,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要求,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合理的规划,具有健康的发展心理,进而将来迈入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相关工作。并且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度过学习疲惫期,通过心理疏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避免部分学生不服从管理出现逃课等现象。所以在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需要额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可以在课程的教育中融入梦想教育,帮助学生认清该行业的就业前景,从而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习具有高效性。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课堂进行充分掌握,只有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技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越来越轻松、愉悦[1]。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育人的必要性

(一)要求大学生全员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根据目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本科生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促进高职院校教学不断进步。其中所招收的学生结构有最开始的单独提前招生以及“3+2”转本连读和省内外普遍招生等,还涉及许多复杂的条件,例如与中等职业相对应的对口招生以及注册入学,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素养。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在近几年的报告中强调了应改革与改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招生考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目前学生的就业压力。倡导高职院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退役军人与下岗工人等,可以有效扩大高职院校学校的招生范围。高职院校大规模招生可以减轻高职院校数量问题,但是导致院校生源变得更多元化,所以应当改革院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体系,提高办学质量,所以将高度重视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探索全新途径来满足教育要求[2]。

(二)年龄特征要求全过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

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年龄进行分析,学生基本处在青少年时期。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情绪比较不稳定,容易产生偏激的心理。并且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同时存在个性化差异,不利于学生未来意志力与品质的发展。学生的性格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处于敏感时期,所以感情色彩浓烈,自尊心较强,喜欢表达自我,同时又过于自信并且缺乏经验,在遇到困扰后,容易产生烦躁的心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3+3”贯通制高职院校学生来讲,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其身体生长发展严重不符,在解决问题时缺少理性思维,容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还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在父母过高的期望下,学生具有过高的学习压力,最终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以及逆反的性格。这个阶段学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院校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育人有待优化的问题

“三全育人”理念就是可以将育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范围内,秉承“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随着当前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相关部门提高了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前高职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体现在学生不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制力和管理能力都较薄弱,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探索出大学生心理育人的主要途径,但是并不能满足全员性、全方位性以及全过程性的“三全育人”教育背景,没有发挥协同作用[4]。下面将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育人缺少全员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学校的工作强度也比较高,其中涵盖了课程教育以及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活动的组织与发展、心理危及干预与心理指导中心建设等。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其教育都是将专职教育作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教学缺少有效性。与此同时,专职心理教师将工作精力放在了心理咨询上面,所以并没有时间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导致心理教育成果并不理想[5]。

(二)大学生心理育人缺少全过程性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有限,同时高职院校在教育上存在学制短、注重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现象,没有合理安排心理健康课程时间,基本都是在大一刚开始就进行该项内容的学习。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大二与大三教育阶段直接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同时还缺少对学生生活与实践的渗透,导致整个学习过程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大学生心理育人缺少全方位性

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将其作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路径,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进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深入探索心理教育课程,无法与文化与网络、管理与服务以及资助和组织教育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所以并不能从得到的角度开展育人活动[6]。

四、“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育人的主要路径

(一)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应从全员的角度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以,高职院校应以组织以及学校领导作为主要出发点,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同时需要从心理评估咨询、家庭联动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着手,让高职班主任以及辅导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并且与家长进行协作,使全员都能发挥自身的职责,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时代特征,顺应社会发展,落实每个教育细节,完善院校有关的各项制度以及规定,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统一发展的目标,并且高职院校的内部机构需要与社会以及家庭配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进而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序发展[7]。

(二)因材施教,全过程融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满足“三全育人”背景的基本要求,应重视全过程性,高职院校可以对不同阶段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历程,帮助学校以及心理教育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变化转折点,并且深入研究大学生的生活规律,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心理,然后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大一的学生因为刚刚进入高职院校,有许多不适应的因素,所以在适应方面存在主要问题。而对大二的学生而言,主要以学业为重,其中可能还掺杂着人际交往或者恋爱问题,到最后的大三阶段,学生将会面临就业、创业以及升学等选择,这会直接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合理地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学手段。除此之外,还可以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动机与原因,并进行合理的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与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使高职大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8]。

(三)全方位渗透,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点

目前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使自身心理有所波动,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在当今“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教育应保证全面性,完善教育细节与体系,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渗透。因此,高职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手段,明确重点,进而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效率。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心理健康主题的讲座,或者在班级内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并且可以建立健康向上、乐观坚强的思维方式与心态,对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社交能力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心理健康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注重全面化,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与意义。在面对不同时期的学生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心理变化历程,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手段,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培养,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强化对高职学生的管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除此之外,还应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氛围,最终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全过程性与全方位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保障[9]。

(四)潜移默化深化“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些高职学生的家庭不够完整,这导致学生在生活和情感上承受了过多的压力,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化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秉承“三全育人”的理念,促进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进而可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高职院校的教育人员需要加强自身对教学的研究,以及对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或者利用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能够与生活和社会、职业有更近距离的接触,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院校还需要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教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对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对应的知识培训,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并且掌握更多的心理咨询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能够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10]。

五、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应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道德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树立良好的个人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向前,邓慧敏.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成人主体地位的形成与有效发挥[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6):108-109.

[2]王雅楠.“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4):29-32,53.

[3]王菊梅,保云.“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102-103.

[4]杨敏,刘伟伟,董仕琪.以“三全育人”理念统领高职院校育人工作[J].河北农机,2020(10):110-111.

[5]赵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探索[J].科技视界,2020(27):128-129.

[6]王菊梅,张超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大众文艺,2020(18):198-199.

[7]王菊梅,周晋婷.“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115-116.

[8]高彬.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167-168.

[9]朱艳明,韦颖.“三全育人”模式下辅导员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1):235-236.

[10]刘媛.高职院校开展“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0):76-78.

①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辅导员名师工作室”(TZPY19);安徽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培训10000名左右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TZPY26)。

作者简介:吴燕飞(1993—),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情绪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