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彩霞 邓丹

[摘           要]  红医精神是医学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完美结合,要代代相传。首先介绍了红医精神的内涵和起源。其次分析了医学类高职院校加强红医文化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即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新时代红医文化价值体现,有利于促进“三全育人”。最后报道了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开展红医资源建设和开发、传承红医精神等方面进行的一些实践探索,主要包括:挖掘地方红色文化,锤炼经典案例;用好真人图书馆,讲好身边的红医故事;利用纪念日,增强医学生仪式感;成立红医书香社团,传播红医精神;综合读者需求,打造红医文化网络阅读平台。

[关    键   词]  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红医精神;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2-0004-03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目标,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紧密呼应。进入新时期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年轻一代“赓续党的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意义尤显重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高职院校图书馆肩负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等职能,同时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宽敞的馆舍空间、浓厚的学术氛围、专业的馆员队伍等多方面优势,因此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医故事、弘扬红医精神是卫生类高职院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红医精神的起源和内涵

红医精神起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开展革命斗争中由于红军中医务人员匮乏,无法应对战争中伤员较多的问题,扩大党内医疗卫生队伍刻不容缓。应时代的需求,江西瑞金的红军军医学校于1931年11月创办。对于医务学校的创办和医护人员的培养,毛泽东同志再三强调:要加强政治教育,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这是“红色医生”一词第一次正式提出[2]。

“红医”战士跟随红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参与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在为革命事业奋斗、奉献、牺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红色医生精神,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技术优良、救死扶伤”的价值追求,“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3]。红医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红医精神的文献近年来虽有逐渐增多之势,但总量尚少。将红医精神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的做法已有报道。例如寇丹阳、马静松[4]总结了红医精神的内涵,包括政治坚定、救死扶伤、埋头苦干、技术优良;提出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对于提高思政课的生命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建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红医精神可视化表达,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乔冰、李中华[5]认为,红医精神与医学人文在价值导向上具有一致性,需要探索红医精神融入医学人文课程的途径,开发医学人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广大医学生得到积极引导,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效果,指引医学生的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有人以“公共关系中的医患人际沟通”案例式教学为例,探索将红医精神的内涵特质贯穿到公管专业“公共关系学”授课教学中,完成“红医精神”指导下医患人际沟通的课程教学设计,探索出“理论—体验—实践—反思”的教学实践道路[6]。经查询,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体,在红医精神传承和弘扬中的研究和实践文献尚少之又少。

三、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红医文化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医文化

红医文化资源涵盖“红医”队伍建设的历史背景、培养“红医”队伍的核心要求、在革命战斗中“红医”所做的贡献、令人敬仰的“红医”人物、可歌可泣的“红医”故事、尚留存的“红医”遗址等。正是这些载体汇集成红医文化,在漫长的实践和斗争中,红医文化逐步转化升华为红医精神。红医文化具有极大的历史传承价值和文化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提到“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7]。因此,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各自馆藏资源的特点及所处地域的特点,挖掘、整合、提炼本校图书馆独具特色的红医文化资源。利用图书馆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去传播、继承和发扬红医文化,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医学生认识红医人物、认可红医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二)有利于红医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现

医学生正值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观点和言论尚不能准确辨别其对错真伪,对于这些未来将肩负健康服务重任的医学生而言,如未能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后果将不堪设想。红医精神的核心正是“政治坚定”,在革命时期红医队伍坚定理想信念,听党指挥,全心全意为军民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8]因此,红医文化的学习、红医精神的传承对于当代医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补钙剂”。2019年,全国33家流淌着红色基因血脉的高等院校发起成立了红医精神教育联盟,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红医文化资源,继承红色基因,培养优秀的红医人,为新时代的健康中国担当使命。这些正是红医文化资源在当代的价值体现。

(三)红医文化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参与学校“三全育人”的需要

2017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宣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高校育人的第二课堂,要充分建设和利用好图书馆红医文化资源,发挥育人作用。图书馆可结合课程思政的普及,与各二级学院紧密联系,广泛听取专业教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广角度、宽领域、多渠道地将红医文化推介植入各门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基础课、思政课时都能感受到红医精神的力量,从而引导学生对从事医务工作的向往,激发学生学好医学技术本领的热情,树立坚定为全民大健康服务的信念,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图书馆红医文化资源助力高职医学生传承红医精神的实践探索

(一)挖掘地方红色文化,锤炼经典案例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之际,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政治红书展区展出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广东丛书》,一套四十余册,分为总论、人物、事件、地区、教育五个版块。其中《惠州红色地图》一书中讲到惠州市惠东县高潭中洞被喻为“广东的井冈山”,这里随处可见革命旧址,当时的红军医院就设在中洞“萧家祠”,是历史上最早的红军医院之一,病房有100多个床位,医务人员50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尽最大努力为军民救治做保障,为取得革命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8]。

还有另一则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在惠州市博罗县有一所地下红色医院——石湾惠民医院。这家医院由当地人马烈和阮群治经营。这对夫妇利用他们的医疗知识和技能,秘密治疗游击队员的伤病,并积极为游击队购买药品。尽管条件艰苦,但并没有影响这对革命夫妻对党的忠诚,没有动摇他们拯救游击队员生命的决心。当时,部队流传这么一句话:“如果马烈在,只要你不死,你就能活下来。”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士兵们对马烈医生的高度信任,以及对他高超医术的赞扬和肯定。这则故事被我校图书馆整理后,常在各类讲座中作为素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学校图书馆还跟当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地方红色学习基地交流学习、资源共享,充分挖掘地方红医文化资源,向学生宣讲、传播,让学生充分了解惠州这片土地的红色文化、红医文化。

(二)真人图书馆,讲好身边的红医故事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惠州卫生学校,1984年至1991年期间由粟国俊担任学校校长。粟校长曾经在部队当医务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获得过很多荣誉。图书馆邀请粟校长给学生讲党史、讲红医故事,以粟校长的亲身经历,还原当年战争时期红医战士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是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跟困难作斗争,舍生忘死,为军民健康奉献的感人故事,直击学生心灵,让医学生感受到红医精神的伟大。

工作于广东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张珊珊,就是我校1997年毕业的优秀校友。张珊珊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医者仁心,无怨无悔,为患者健康护航。张珊珊热心公益、甘于奉献,一直致力于乳腺知识的科普,从2009年至今,已开展现场公益科普及网络公益科普550余期,惠及群众达10万人次。每场线下科普她都自己驾车前往现场,不给前来听课的群众添麻烦,且课后都为授课对象开展免费的乳腺彩超筛查,努力让乳腺良性疾病得到早干预,乳腺恶性疾病得到早治疗。2018年,她再次参与到“与美丽同行——志愿者西部行”的公益活动中,义诊地点偏僻,环境相对恶劣,虽然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但是她克服种种困难,竭尽全力在仅有的5天里为祖国新疆最北部地区的群众义诊。每逢志愿者活动需要到我国偏远地区去宣传科普乳腺知识时,她都义不容辞地走在前线。近年张珊珊荣获“惠东县最美医生”“惠东县医师奖”“劳动模范”“惠州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2018年张珊珊回到母校,在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当代医者的担当和使命”专题讲座,分享了本人从医25年的经历:首先要有崇高的政治信仰,听党话、跟党走;其次要有精湛的医学技术,确确实实做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最后要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唯有热爱才能走得更远。这就是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践行着当代红医人的使命和担当,充分展示了新一代红医人的精神面貌。

(三)利用好纪念日,增强医学生仪式感

在每年的护士节、医师节等,图书馆都通过举办红医文化为主题的诗歌朗诵、好书推荐、摄影比赛、图片展览、书法比赛、影片展播、征文比赛、影评大赛来庆祝和纪念这些特殊的日子,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纪念日是国家、是党、是人民对医务工作者的关怀和认可,从而增强自己作为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成立红医书香社团,传播红医精神

由学生组成的红医书香社团由图书馆副馆长任指导老师,书香社团是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沟通的桥梁,社团成员经过指导老师培训,熟悉图书馆馆藏资源、阅读推广项目和资源利用途径,可接受图书馆安排的一些工作任务,纵向可直接面对读者进行红色文化、红医文化资源的宣传,协助组织红医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横向可联合校内其他社团,加强与其他社团活动项目的合作,将红医文化多方位渗入其他社团活动,助力红色文化、红医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医书香社团同时负责发放、收集和统计读者调查问卷,为图书馆红医资源建设、红医资源利用、红医资源服务路径建设等集思广益、出谋献策。

(五)综合读者需求,打造红医文化网络阅读平台

信息时代,根据大学生的阅读特点、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图书馆顺应发展拓宽思路,积极利用多媒体开展红医文化阅读推广。学校应利用图书馆网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微博、抖音等,以及校园内LED屏、电子宣传栏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红色资源、红色阅读推广活动,了解红医文化,了解我们身边的红医榜样。以新媒体的形式推广红医文化时效快、使用便捷、宣传面广、影响力强,同时还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可以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履行教育职能,为培养合格的、优秀的,能肩负国家健康事业发展责任的医学生服务;同时,传承好中华优秀红色文化,充分利用图书馆红色馆藏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特色馆藏红医文化,弘扬红医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舒仁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N].学习时报,2016-10-13.

[2]叶萍,钟世华,毛磊焱,等.试论中央苏区毛泽东医学教育思想[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5):711-714.

[3]李艺宝.“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22(1):153-157.

[4]寇丹阳,马静松.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课的路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1):99-103.

[5]乔冰,李中华.红医精神融入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2):159-163.

[6]邵琳,马晓,郑淑园,等.红医精神融入公管专业学生“医学人际沟通”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2):153-158.

[7]习近平.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N].人民日报,2019-09-10.

[8]汤炎中.惠州红色地图[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