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茹 刘长兵 章靖芳 钟浩 吴俊 陶庭先

[摘           要]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人才大多从事医药相关的行业,这就要求药学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培养高品质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理念。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课程思政的引入,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爱国情怀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药物化学是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知识点丰富,学习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专业知识,还应结合课程思政,通过剖析丰富的案例,将思政元素融入药物化学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对药物化学课程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认识到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药物化学;课程思政;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6-0073-04

药物化学是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化学药物,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合成与制备、作用机制以及新药研发等。学生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临床药学、药品生产与销售、药品分析与质量检测等药事服务,药物化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为后续其他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获取及药物制备等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提高解决实际药学服务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与能力。而将课程思政引入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使其树立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和科学素养。

一、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药物化学是将化学与生命科学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全面掌握药学或药剂学专业知识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药物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见图1。

高职学生生源复杂,大多是中专、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以在校2020级药学专业学生为例,见图2。这些生源中,部分学生只具有初中化学知识,部分学生医学知识基础薄弱,学生普遍反映药物化学的学习和理解比较困难,加之思政教育课与药物化学课程无法充分融合,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药物化学知识,自身政治素养和应有的保障药品安全保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思想也理解也不到位,这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药物化学的动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药物化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研究已成为国内高校课程建设的热点[1-4],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专业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突出专业课教学的“主战场”地位,发挥专业课课堂的“主渠道”优势,才能促使课程思政育人作用落地生效。

对于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教师应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结合专业特点,将课程思政作为药物化学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构建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丰富课程思政内涵等多方面入手,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除了掌握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思政教育与职业特点相结合,把从事药品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的专业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打牢保障药品安全保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思想根基,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深挖药物化学课程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药物化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整合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在内的“显性”内容以及包括情感、职业素养、道德价值观在内的“隐性”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本课程教学需充分理解教学大纲,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从药学专业、行业、国家、文化、历史等多角度,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比如药物研发背景与历程、社会热点、不良反应、国家医药改革政策等案例[5-8],围绕职业道德素养、人文关怀精神、卫生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科学实验精神等思政元素,探索药物化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成长,见文末表1。

(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课堂活力

课程思政是从专业的角度对思政课内容进行重新认识、梳理和挖掘,进而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除了要在挖掘上用功着力,更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应避免生搬硬套,做到思政内容的融入要自如,学生情感升华要自发。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多且枯燥,课程思政的挖掘和融入更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避免纯理论灌输式的教学和渗透,而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法、PBL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贴合实际丰富教学形式,营造职业文化氛围,把“学知识”和“听故事”结合起来,让专业知识与德育有机融合,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和接受新知识,克服对药物化学学习的刻板印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分析药物化学知识及其涉及的思政元素,激发课堂活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让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知识的显现更立体,使理论知识的表象表征化,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易于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药品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的专业素养,树立保障药品安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职业意识。复习过程中,合理设计课堂游戏,通过小组答题竞赛,帮助学生解构练习获得药物化学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解热镇痛药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只灌输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阿司匹林发现与发展的过程,通过阿司匹林发现与发展故事的引入,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阿司匹林的作用和机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同时在阿司匹林的合成与鉴定实验课上,通过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线上观摩企业阿司匹林生产车间以及线下第二课堂作业“解热镇痛药使用误区”,强化学生的药品生产规范操作意识,进一步提高药事服务的职业素养。

(三)完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构建有效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外界现实在内心中的反映或对此内在反映的认知过程。教学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材料,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对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将知识点以一种相互联系的逻辑结构贯穿与联系起来,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9]。构建有效的心理表征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找出药物化学知识和思政知识之间的规律,还有助于学生组织各种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剖析自己在学习药物化学知识时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知识问题,进而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规整自身的修养品质,树立良好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从而更高效地学习并深刻领悟药学知识。

构建有效表征的难点就在于每位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导致每个学生对药物化学知识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完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正确地将药物化学知识与思政知识相融合,并内化于心,在运用药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保持科学的精神、正直的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感。

1.巧设问题找准最近发展区

一些高职学生对化学元素和化学官能团理解深刻,但对化学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学习药物化学课程的自我效能感低,有的学生对此比较焦虑,有弃习的念头,有的学生甚至会有思想不端正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像查字典一样回顾基础化学相关知识并及时发现相关知识的缺漏,使学生从学习的“焦虑区”逐步过渡到“舒适区”,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焦虑心理,重拾学习药物化学知识的自信,让学生结合所学药学知识和药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和知识问题,最终达到“舒适区”,之后再从“舒适区”逐渐过渡到“最近发展区”,最终外化于行动中,实现自身人文素养、责任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以苯二氮[卓] 类药物为例。本小节采用“分析推理”“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的教学方式,以“提出问题→比较分析→联想质疑→得出结论”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其中教师设置课堂活动——火眼金睛:“请分析苯二氮[卓] 类药物化学结构中的异同点”,学生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发现学生能够轻松分辨此类药物化学结构中的相同与不同:(1)找出其化学结构中的共性部分,从而得出苯二氮[卓] 类药物的结构母核——1,4-苯二氮杂[卓] 。(2)回顾苯二氮[卓] 类药物的发展史与药物作用特点,学生通过比较药物结构的不同点,小组讨论结构修饰与活性之间的关系。(3)通过分析推理地西泮与艾司唑仑的结构不同点,讨论1,2-位酰胺键、4,5位-亚胺键性质对镇静催眠药体内过程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4)通过比较地西泮与奥沙西泮、替马西泮的结构特征,结合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方式,推理得到地西泮的体内代谢,以及理解地西泮应用的半衰期和副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一个简单的课堂活动,能够主动参与剖析药物化学的结构特征,从学习的“焦虑区”过渡到“舒适区”。[10]教师通过药物发展史的案例与故事,引导学生推理、猜想,推理总结苯二氮[卓] 类药物的构效关系、体内过程、作用特点,过渡到“最近发展区”。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焦虑和苯二氮[卓] 类药物抗焦虑的药理作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焦虑心理状态的不良现象、怎样克服焦虑、焦虑严重的话应该怎样用药以及如何帮助身边的人克服过度焦虑,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用药常识,这样间接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了学生的用药安全意识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责任感。

2.巧设情境,创建有效心理表征

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注重工学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考情境和实践情境的过程中认识到拥有正确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在熟练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职业观。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和自觉行为,让学生将思政元素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素养,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知识点放在某一情境中进行教学,将基础化学知识与药学服务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这样形象、直观的情境中更易于清晰地认识到各个事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将自身经历与学习的思政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好地融合,也能深刻体会到药学服务对国家、对社会的价值,进而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学好专业知识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

四、讨论

药物化学是药学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丰富的案例与情境,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将思想道德素养蕴含其中,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深学生对药物化学学习任务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张文强.新时代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75-80,89.

[2]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3):72-76.

[3]李海浪,叶廷秀,罗红元,等.“课程思政”背景下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22,50(20):219-221,230.

[4]邹李.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1,48(7):197-198.

[5]牛海青,王芳,田晴,等.《药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融入点分析[J].广州化工,2021,49(23):213-214,216.

[6]王二兵,高成云,张跃忠,等.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时刊,2021, 35(2):44-47.

[7]辛颖,王青虎,杨立国,等.民族高等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1(31):172-175.

[8]雷英杰,刘玉明,丁玫,等.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素材的探讨[J].药学教育,2021,37(4):24-27.

[9]张向阳.论心理表征及其规律对教学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8-132, 152.

[10]王云生.化学陈述性知识的认知方式与表征[J].化学教育,2014,35(15):6-9.

◎编辑 马燕萍

基金项目:安徽省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No.2020kcszjxtd88)。

作者简介:张耀茹(1994—),女,汉族,安徽宣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药学专业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陶庭先(1963—),男,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教授,宣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