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课程思政理念是高等教育当前及之后着力推进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探讨外国文学课程如何以课程思政引领整门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价手段、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树立文化自信背景下,为教师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提炼思政要素提供参考,并在引导学生提升外国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而发挥外国文学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关    键   词]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6-0062-04

一、引言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因此,高校也要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师范类专业肩负为学前、小学教育输送教学人才的重任,学生不仅应该具有师能,更应具有师德。因此,更应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而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天然具有教育作用。 “在教学大纲中,恰到好处地体现思政元素特色,能使教书与育人、树木与森林、细节与格局更好地融合,从而提升课程的魅力和感染力。”[1]因此,如何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历史新命题。

二、外国文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高职师范专业职业要求

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是高职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2]高职师范院校教育培养的是未来人才,也是未来教育工作者。所以,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更需具备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肩负着未来教书育人的重任,有着特别的使命担当。为人师表,道德高尚,才能培育出道德素质过硬的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始终走在正途。

(二)学科属性的必然要求

外国文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包括世界历史、西方哲学的知识体系,又包括作家、作品等内容,学科素养丰富。以欧洲文学史为例,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其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其二是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欧洲文学的精神内核。“自文艺复兴开始,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主义文学等思潮,形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流派更迭的发展模式。这些思潮流派始终蕴含和贯穿着深沉而深厚的人文观念”[3]。追溯欧美文学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到20 世纪出现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再到魔幻现实主义等一系列文学现象,构成了世界文学的丰富景观。

所以,有些高校师生认为,外国文学主要涉及的是西方文学与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别甚大,不需要也很难开展课程思政。实际上,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

其实,学生学习、了解外国文化,可以吸收人类智慧文明,亦可促进对西方文学文化的了解,并且反观自身,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自己国家的文学与文化,形成正确认知外国文化的能力。徐葆耕认为,“中国的文化经典是宝贵的,它给我们以做人的钢筋铁骨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个希望全面认识自己的人,不仅应该学习自己的文化,还应该了解西方的文学。西方的文学,不仅是西方人心灵的历史,它同样还是我们灵魂的历史。西方的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展现了远比宇宙更为广阔、更为深邃、更为神秘的心灵世界,那是另外一种美,另外一种境界。我们从中可以找到自己”[4]。

所以,该课程虽有一定的隐性思政效应,但又和中国的文化有着思想、情感和审美的差异。如何在保持中国立场和家国情怀的情况下,有效提炼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育人要素,在借鉴和比较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是本门课程急需解决的关键。

一方面,我们要掌握外国文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我们更应当立足中国文化,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转化,“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和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引领。

三、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外国文学课程是高职师范院校教育系的基础必修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育人目标是学生能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和学生的教育实习打下基础。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思政储备

“专业课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直接、对话最集中的教师群体,也是开展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中坚力量。”[5]

外国文学课的课程目标是在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能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侧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因此,要转变教师理念,由重视知识传授到重思想情感的观念转变,是提升育人意识和能力的可靠方式。因此要做到——

首先,丰富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积极学习,讲解文本时结合中国特色,与社会有效融合,形成思政教育的自觉性。

其次,提升教师思政能力建设,教师通过对本课程课程框架、教学内容的梳理,确定分析文本、领悟文思、激发语言潜能,树立中西比较视野为主的能力目标,在理解作者、作品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将文本的知识元素与潜在的道德元素有机结合,打造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最后,要将批判性观念贯穿教学全程。一是以批判性的眼光理解西方文化中涉及的人类普世性的问题——关于人性、关于生命、关于爱,比如歌德的《浮士德》中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求,《简·爱》中人人平等的生命观,还有恩格斯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无比精彩的现实主义历史”[6],让学生领悟人类审美的一致性所在。

(二)“读研做一体”,突出师范教育特色

高职师范院校在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需做出一定调整,体现高职师范教学特色。

1.聚焦“文技双馨”底色,确定教学目标及策略

聚焦“能品会教”目标,基于对学情和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制定了本门课程的三维目标,并确定了课程的重、难点——学生可以欣赏外国优秀叙事文本,同时可以学会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分析文本,读懂经典文学的当代社会价值,养成良好的师德观。

基于OBE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了“三基石、三阶导向和六个教学法”的“三三六”教学策略,达成模块教学目标。“三基石”指的是教学评一体化,“三阶导向”即指以文化感知、价值认同和融通践行为导向的三阶预期,“六学法”则是在课前确定的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平台大数据分析学生预习情况,采用的六个教学环节。教学以三阶预期成果为导向,在沉浸学习、实践体验和综合应用中层层推进。

2.活用“虚实互补”方针,甄选教学资源

除理论教学之外,我们还可精心甄选教学资源,通过完成课前、中、后的多个任务,配合国家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案例、慕课等教学资源,采用OBE导向式和PBL等多种混合式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教学活动,通过自主读书汇报、小组合作共读探究、对代表性作家或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课本剧等活动,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感知,提升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通过组员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打分,并把各作品上传至班级群,供大家观看学习。针对学情特点,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情境化”教学资源、“智能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提升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扩充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实践融通运用能力,破解教学难点。

如此一来,既可以加强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又能推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把握文学创作原则,使其将这些文学创作原则迁移到未来岗位中。从课程教学中深入探讨阅读、写作等教学方法,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能力。

3.“三阶六法”实现环环相扣,“任务驱动”得以依次推进

外国文学授课对象为高职教师教育系二年级学生,学情分析显示,该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适应性强,从事师范教育意愿较高,乐于从做中学。但在学习中,存在文本内涵理解难、教学语言表达难、教学设计能力不全的问题。因此,在原有的外国文学作品基础上,增添一定量的实训课时,可采用“一课双师”的机制,构建螺旋递进的教学模型,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从课堂美育到思政深化,不断调整、反思、演练,最终螺旋上升,形成叙事文本阅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根植师德观念。

通过前期的研读文本得出结论后,学生能在融通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教学策略。学生只有懂得如何设计教学策略,才会懂得如何开展课堂活动;只有充分将教学内容了然于胸,才能够真正对接未来岗位的需求。通过这一举措,学生既能取得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又能最终形成综合性的文本阅读能力和教学技巧。

通过片段教学,提升学生解读文本和进行教学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在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分析,又能以“学生”角色自主进行科学的实践操作,将阅读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进而加强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注重价值引领

教师要弄懂手中的教学素材,仅停留在教材表层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深入挖掘。该课程以“文心造匠心,一线三元铸师魂”为思政主线,将文化自信、师德情怀、文学素养等思政元素贯穿其中,以美润德,智启人生,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求真务实的师德师风,内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专业情怀,实现全阶段思政落地。

为了将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改革落到实处,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整,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学常识,继承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上,专业教师梳理知识点、专业素养点,联系学校专业思政教师,双师共同挖掘思政元素,从章节内容、思政素材到思政元素,一一挖掘。如讲解希腊神话个人主义至上的故事时,可以融入家国情怀和君子之风,例如屈原《橘颂》中的“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讲解关于青年奋斗的小说时,融入传统文化中诚信、友善的品德教育。再如,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设置阅读主题和清单,明确分组任务和评分标准,引导师范生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标准。

课程设计上,教师可根据文本特点,重构教学内容,根据写作手法把作品归类,分为不同专题展开探讨,如叙事或者议论。也可根据作品的主题归类,比如人性的特点、爱情观、生命观、教育观等专题,从每个专题再挖掘出适宜的师德教育元素、女性元素、家国情怀元素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和贯穿古今中西的文化互译,学生可以在文化认同、文化强化、文化继承、文化弘扬四个过程中,将文本的知识元素与潜在的道德元素有机结合。比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侧面揭露了西班牙统治阶层的腐朽,显示了在新的时期妄图用古旧的方法拯救世界的无力,也点明了人生中需要一些浪漫的英雄主义;在讲授但丁《神曲》时,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但丁对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另一方面通过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描述,体会诗人对理性与爱的追求。比如《老人与海》中有一句意义深远的话:一个人你尽可以毁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可以联系《论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学生体会中国速度与大国担当,以及有志者、有为者所迸发的能量。

在一系列教育中,学生可以懂得坚守本心,坚守亲情,坚守善良,爱岗敬业,守正创新,更理解了新时代的伟大,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得以达到。

总之,只有教师自己充分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类共同的美好品质和愿望,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

教学理念上,树立中西比较视野。我们要学会 “洋为中用”, 把外国文学知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批判地继承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师可通过梳理《鲁滨逊漂流记》《白鲸》 等作品,批判地指出西方海洋作品虽优秀,但其中所宣扬的海盗精神与殖民意识却是不可取的;在介绍文艺复兴文学的发生背景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国的印刷术和造纸术在15世纪得到了广泛使用,它们的出现让欧洲的文化教育得以普及。通过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学发展、文明历史得以赓续这一事实,能够让学生思考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对接小学教学岗位需要,采用音乐弹奏、伴乐美读、毛笔书写等沉浸式学习形式,探索了由“情境—任务”组成的难度递进教学思路,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理念贯穿课堂始末,将小组合作、随堂演练、实践经验分享等教学手段融汇于课堂内外,并将内容对接岗位需要,实现了目标岗位能力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践内容等方面的接轨,助力学生生成应对未来工作的实践智慧。

(四)正确理解和运用外国文学理论及其批评概念

围绕外国文学中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家庭伦理观念、个人奋斗者和个人本位等文学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在具体课程学习时,可引导学生理解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中的伦理和道德主题、19 世纪英国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学观与消费主义的关联。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外国文化涉及人类的普遍关注的问题,助学生领悟人类普世美德的魅力,同时还能给予辨析。在分析《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形象时,指出拉斯蒂涅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的“奋斗者”形象,在19世纪欧美文学中具有典型性,是社会和环境所塑造的典型人物,也要强调,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走极端利己的道路是不可取的。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国文学和西方社会风俗,帮助学生增强是非辨别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解读和分析,学生能从虚幻的文本走入现实世界,从百年前的时空对接如今的社会, 深刻了解外国文学作品蕴含的德育元素与多元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理解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的同时,生命感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升华,从而达到价值引领,提升育人质量,达到德育目的。

四、外国文学课程实施路径

教学过程采用0BE-PBL问题式教学策略,由于外国文学包含对文本的理解与应用,需要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一)“三阶六法”环环相扣,“任务驱动”得以依次推进

课前,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方法,学生在平台学习与测验,进行作品预习与资料收集,做好学习准备。

在课堂上,则构建包括引、探、析、练、评、思六个环节的螺旋递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学习。课堂的前半部分是文本细读,后半部分是实践运用,从课堂美育到思政深化,不断调整、反思、演练,最终螺旋上升,助学生形成文本阅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每个环节的任务的成果展示是下一个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课堂生成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之上,通过前期的研读文本得出结论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出教学策略的选择标准,并结合实际让学生在融通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教学策略。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既能取得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又能最终形成综合性的文本阅读能力和教学技巧。

(二)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数字赋能个体评价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岗位导师、教师、学生),采用双导师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数据采集和设置的“六美”评价元素,采用导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多主体进行综合评价。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注重知识应用、教学技能、文学常识和职业素养的评价,依托教学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采集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的行为信息和过程数据,强化过程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情况,则是积极探索增值评价方式,注重学生成长性的变化,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交流合作、创新意识等多维度观察学生变化。通过大数据平台,以可视化学生画像形式,分析前后项目总评成绩、前后任务评价成绩,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评促学、以评拓学,探索增值评价,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五、结束语

秉承创新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文学的深度阅读和岗位实际相结合,为学生塑造一个文学经典的艺术空间,将单调、枯燥的文学学习变成丰富、多元的文学活动。教师也要从文本表面深入文本内部,加入充满智慧的谈话,以人文之光照亮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青春,使文学源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龚一鸣.课程思政的知与行[J].中国大学教学,2021(5):77-84.

[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407.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4]黄燕娟.“数智”赋能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新动向:IFLA2021年度公共图书馆奖研究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21(23):20-26.

[5]叶莎莎,朱小梅.国外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服务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6):88-93.

[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编辑 马花萍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中外文学作品选读》”(2022〔37〕)阶段性成果;2022年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课题“高职师范类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JY2022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小媛(1990—),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国文学、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