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对高职助产生体像烦恼的影响。方法:随机把102名高职助产生分成正念训练组(n=52)和对照组(n=52)。对训练组进行为期4周的正念训练,对照组不需要接受任何训练。正念训练前后均需要统计两组学生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得分越高正念水平越高)和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得分越低,体像烦恼问题越严重),同时统计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结果:训练前,两组学生不论是在五因素正念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还是学习成绩上均未见显着差异(P > 0.05)。训练后,训练组的五因素正念量表总分较对照组高(P < 0.01);训练组的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较对照组高(P < 0.01),即训练组体像烦恼水平低于对照组;训练组的学习成绩较对照组高(P < 0.01)。高职助产生学习成绩与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呈正相关(P < 0.05);高职助产生学习成绩与五因素正念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 < 0.01)。结论:经过正念训练,高职助产生的正念水平有所提高,体像烦恼水平有所下降,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关    键   词]  正念训练;高职助产生;体像烦恼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5-0129-04

体像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想象,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身体功能的意象。个体的体像心理可分为:正常的体像心理、体像烦恼和体像障碍。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为:体像烦恼是指由于个体的自我审美观或审美能力出现偏差,从而对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是一种介于正常体像心理和体像障碍之间的一种不正常的体像心理,主要包括形体上的烦恼、容貌方面的烦恼、性别的烦恼以及性器官方面的烦恼[1]。

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青少年这一群体对自己的形象更为关注,更容易对自己的容貌形体等产生不满,进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而他们对负面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弱,会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大学生体像烦恼的检出率为16.4%~34.3%,体像烦恼对青少年自尊、社会交往、健康情感、学习积极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女生的体像烦恼,特别是在形体、容貌、性别三个维度烦恼的检出率均高于男生;但在性器官烦恼上男生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女生[2]。由此可见,针对青少年和女性的体像烦恼较为常见。助产学是从护理学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助产技术的人才。助产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的护理学知识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助产相关理论及技能,且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在特殊情况下随机应变。如何培养高专业素养、高度责任感、心理素质良好的助产士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高职助产专业的学生以青少年女性为主,年龄、性别和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针对这一群体的体像研究尤为重要。目前针对这一群体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对高职助产生的体像烦恼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干预,旨在提高高职助产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以更好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助产工作。因此,本研究也是在为培养高专业素养、高度责任感、心理素质良好的助产士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与中国的道教也有较深的渊源,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可以说,正念是一系列较为深刻的冥想,是对个体本心的一种净化和洞悉。正念又称心智觉知,需要个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分析和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正念即是让我们有意识地觉察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用心去体会它。出门散步时,感受风拂过脸颊、阳光照射的感觉;洗碗时感受水流划过指尖等等。正念可以通过自己阅读相关书籍去获得,也可以通过训练来养成。在正念被引入心理学领域后,开始出现了正念训练,训练方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等。正念在临床心理学、临床医学和体育运动中皆有运用。国内外研究发现,正念训练对某些身心症状的消除有一定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个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3-4]。正念可以用于情绪的觉知,个体清晰地知道自己此刻的情绪。例如:悲伤愤怒时,个体能觉察到这些负面情绪,并且不评判自己的情绪,不因为此刻的情绪而烦躁自责,只需要知道,我此刻是愤怒或悲伤的,这种情绪让我产生何种改变。个体的正念状态可以让个体以一种不评判的状态去觉察或顺应身体的内在感受,减少个体产生负面身体情绪时对身体的冲动或破坏性的行为,个体的正念水平与其身体满意程度呈显着的正相关[5-6]。本研究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提高高职助产生的正念水平,提高其对身体的满意程度,减少其对自身体像的过度关注,从而降低体像烦恼。

综上所述,正念训练对高职助产生体像烦恼的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旨在为改善高职助产生体像烦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这一群体更好地应对和处理体像烦恼,让高职助产生更好的处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也对正念训练作用研究进行拓宽。

一、研究资料

(一)研究对象

1.样本选取

选择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1级助产专业的学生102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18~20岁。

2.入组标准

(1)自愿参加本研究。(2)身体健康,从未参加过正念训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采用《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评估正念水平,问卷包含39个题目。量表计分越高说明其正念水平越高。

采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评估体像烦恼水平,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包含25个项目,得分 25~49分为存在体像烦恼,50~75分无体像烦恼。体像烦恼问题越重者,得分越低。

2.研究过程

正念训练前:指导两组学生填写五因素正念量表和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统计得分,同时收集所有学生学习成绩。

正念训练:采用Zeidan等人的正念训练方法。训练组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2次,共计4周。练习共4个步骤,依次为:(1)放松。(2)关注完整呼吸。(3)进行躯体扫描。(4)重复2和3。

正念训练后:指导两组学生再次填写五因素正念量表和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计算得分,同时收集所有学生学习成绩。

(三)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2.0对训练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学生训练前的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和学习成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两组学生训练后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和学习成绩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最后对学习成绩与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的关系采用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正念训练前,两组学生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和学习成绩无差异

正念训练前收集统计两组学生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及学习成绩,并进行分析发现(见表1和表2),两组学生的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和学习成绩均无显着差异(t正念总分:-0.073,P > 0.05;t体像烦恼总分:0.212,P > 0.05;t学习成绩:0.440,P > 0.05)。值得一提的是,102名高职助产生中,检出体像烦恼的有45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44.12%。

(二)正念训练后,两组学生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和学习成绩有显着差异

正念训练后收集统计两组学生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及学习成绩,并进行分析发现(见表3和表4),两组学生在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和学习成绩上均有显着性差异。由表3可知,训练组的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FFMQ:M训练组=128.94>M对照组=121.59);训练组的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M训练组=57.04>M对照组=50.12);训练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成绩:M训练组=86.37大于M对照组=83.54)。由表4可知,训练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和学习成绩均有显着性差异(t正念总分:3.014,P < 0.01;t体像烦恼问卷总分:3.434,P < 0.01;t学习成绩=3.449,P < 0.01)。

(三)学习成绩与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的相关性检验

从表5可以看出,高职助产生学习成绩与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在P < 0.01水平上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9。学习成绩与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在P < 0.05水平上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8。由此可见,学习成绩与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呈正相关,学习成绩与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呈正相关,即正念水平越高,学习成绩得分越高;体像烦恼问卷得分越高,学习成绩得分越高,即体像烦恼水平越低,学习成绩得分越高。

三、讨论

首先,我们发现102名高职助产生体像烦恼的检出率达44.12%,高于国内大学生体像烦恼的检出率16.4%~34.3%。这可能与高职助产生女性所占比率较高有关,既往的研究也发现女性体像烦恼的检出率高于男性。无论如何,如此高的检出率说明在高职助产生这一群体中,体像烦恼问题具有普遍性,势必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更好地完成学业。所以这一问题不容小觑,针对其研究十分有必要。我校的高职助产生属于青少年学生,这些高职助产生是所有青少年学生的一个缩影,见微知着,青少年学生的体像烦恼问题值得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反思,体像烦恼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亟需进一步探索。

通过对两组学生训练前的数据(见表1和表2)进行分析可知,训练组和对照组在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和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上并没有显着差异。正念训练后,再次对两组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见表3和表4)发现,正念训练可以提升高职助产生的正念水平;提高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问卷得分越低代表体像烦恼问题越严重;正念训练后高职助产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正念的核心是有目的、不评判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强调的是接纳和不评价。正念可以教会个体更好地觉知自己,而不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这对于高职助产生更好地明确当下的目标,切实抓住当下的时间有一定的帮助。个体觉知自己、了解自己之后不是评价自己,是接纳自己,而不是陷于自己不够完美的情绪中自暴自弃、焦虑不安。正念训练是通过转变人的思维模式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即把注重评价和改变的行动思维模式转换成注重接纳和不评价的存在思维模式。但是本研究并没有涉及正念训练对高职助产生其他负面情绪的影响,以及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这方面的数据,以便更好地明确正念训练对这一群体的作用。

通过对学习成绩与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的相关性检验(见表5)分析发现,学习成绩与正念五因素量表总分呈正相关,与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得分呈正相关。因此,提升高职助产生的正念水平,降低体像烦恼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由此结果可知,正念水平和高职助产生的体像烦恼水平和学习成绩都有一定的关联。该结果与本人先前的研究,正念训练可以提高正念水平,改善医学高职生学业拖延,提高其学习成绩是相符合的[7],对高职助产生进行正念训练是有意义的。此外,由前所述正念训练在临床医学中也是有较好应用的,研究发现正念训练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等[8-10],所以因正念训练受益的高职助产生,可以将正念训练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因此在高职助产生中开展正念训练,可以先惠己,再及人。正是由于自己有过切身的训练经历,可能更有说服力,更能妥善高效地帮助患者。

影响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的因素众多,采用正念训练改善体像烦恼的研究为数不多,且针对高职助产生这一群体的研究很少,所以采用正念训练这一方法改善高职助产生体像烦恼较为新颖。但是本研究基于量表评估,有一定局限性,主观性强,且没有仔细探讨正念训练是如何改善体像烦恼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的产生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源于青少年对自身的过度关注,外部原因则与现在网络上过度渲染的美的标准和变美欲望有关,也与社会对男女的不同评判标准有关[11]。本研究所采用的正念训练,主要是对体像烦恼产生的内部原因起作用,外部原因的改善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其他更多的部门通力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对个体的评价标准也应多元化。道阻且长,祖国的花朵如何茁壮成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付出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田相娟.青少年早期学生体像烦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杂志,2017(3):418-421.

[2]高亚兵.论青少年学生的体像烦恼[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28-32.

[3]Hofmann,S. G.,Sawyer,A. T.,Witt,A. A.,& Oh,D. 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A meta-analytic review[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0,78(2):169.

[4]Kabat-Zinn,J.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of MBSR,skillful means,and the trouble with maps[J]. Con-temporary Buddhism,2011,12(01):281-306.

[5]Stewart T. Light on body image:Acceptance th-rough mindfulness[J].Behav modfic,2004(6):783-811.

[6]朱宇.女大学生身体自我与正念的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6):735-736.

[7]周敏.正念训练对医学高职生学业拖延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13-15.

[8]陈园园.正念干预对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2):113-120.

[9]林丹.正念冥想训练配合自我效能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34):110-112.

[10]陈苏.正念减压法对食管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0(11):1219-1222.

[11]Wolszon.Body image theory and research:a hermeneutic critique[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98(41):524-577.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