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  要:初中学生逐步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在心理上发生着重大变化。而农村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在家,在家庭教育中缺乏指导,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也会经常犯错。所以学校中对此类孩子的教育就显得额外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28-02

1.农村留守儿童现实情况分析

(1)缺乏全面的教育管理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外出打工,由孩子的爷爷奶奶进行抚养。而老人在管理观念上较为落后,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即可,认为“读书无用”,这使得成绩优异的孩子倍感压力,而成绩较差的孩子更加的厌学,甚至辍学;老人文化水平较低,在孩子的课后作业辅导方面显得“力不足”,许多学生也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2)农村教育条件不足,忽略了心理教育

部分农村山区地理位置较偏,再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无论是在硬件设施,亦或是师资配置上不尽理想,为帮助学生们“走出农村”,教师只知道强调学科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如此,针对留守儿童所展开的管理指导过于片面,难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起学习信心。

(3)留守儿童自控力较差,缺乏辨别能力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长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再加之未受到系统性的心理观念教育与健康管理,使得其在身心发展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了某些问题。表现为自控力较差,容易被生活中的事物所吸引,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很可能误入歧途,这对于其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分析

(1)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在留守儿童的问题早已经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对学生有最基本的了解也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我校也在学生入校的时候就积极要求班主任展开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留守儿童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情况,监护人的状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对学生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留守儿童的档案应该是动态的管理,所以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一是,家访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式。在县区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具体安排下,现在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展开了学生的家访活动,这为补充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提供了更加直接的素材,因为这能更深入地了解到家庭的实际状况。例如,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素养,能花多长时间、多少的精力在孩子身上,代理监护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等等。二是,在与留守儿童的接触和交流时,在他们身上出现了问题时,老师可以更多的了解他们,可以把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或出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更新档案资料。

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动态档案,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以后,老师在与学生进行谈心或者教育的时候,就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学生发生情感共鸣,从而达成教育目的。

(2)关注家庭教育,搭建家长和学生的信息纽带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正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面对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作为学校,应该尽力弥补,寻找对策和方法。

第一,要充分利用学校家长会的机会。

多鼓励父母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并且充分利用家长会,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指导家长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心灵上给予充足的爱和温暖。老师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的表现,让家长听到孩子进步的声音;也利用这个机会让家长听到孩子的心声。例如,可以让孩子给家长写信,或者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的方式进行亲子交流。

第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们交流的途径。同样也应该服务于我们的留守儿童。老师要时常指导、提醒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增加亲情。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是谁也代替不了的。例如,“校讯通”的应用为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建立了纽带;也可以为留守儿童和家长建立QQ群,创建微信群等,让家长可以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联系好固定的时间,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环境,开展亲子视频聊天活动、留守儿童家长教育主题群聊活动等。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交流机会,与家长分享一些管理经验、交谈技巧、教育专家的指导建议。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

(3)加强品德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辅导

初中阶段学生基本上处于12-15岁的年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的思想容易情绪化、走极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个现象更加的突出,他们面临着一个道德成长的问题。所以,对他们的教育一定不能忽视对品德的引导。

第一,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要借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多请教心理咨询老师的专业意见,通过学生的个别谈心,参加沙盘游戏,体验心理释放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思维动向,有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有情绪帮助他们发泄。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给予指导,例如,青春期生理卫生问题、学生早恋问题等。不要让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指导而进入盲区。

第二,适当的批评教育。

因为留守儿童总让我们觉得很可怜,就不太愿意去伤害他。但是比较客观地给孩子一些针对性的指导,甚至是严厉的批评是不可缺少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第三,老师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