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8.027

《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注入家乡艺术文化,是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洛阳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历史名城,“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是人们对洛阳的盛赞。这里有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有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洛阳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河图洛书传说、唐三彩、河洛大鼓、洛阳水席等,多达一百余项;洛阳的民俗方言也是独具特色。这些本土资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促进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们的美术教学急需注入家乡文化内容。我们在全区有针对性地挑选了五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老师们注意收集图文资料和教学反思的整理,这一过程都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同时,教师在活动的参与和开展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何去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法,都会引发教师的思考和探究,从而锻炼教师的综合能力。比如某小学开展的“我爱家乡美”美术主题活动,每个年级都开设有不同的主题课程,有学画牡丹花、图说洛阳话,画家乡小吃、洛阳名诗配画以及画洛阳历史名胜等,每个主题课程的开设都需要老师去学习相关文化知识, 然后共同研究确定适合相应年级的学习形式。例如一年级的主题课程是砂纸棒彩画牡丹。选择牡丹这一内容,是基于牡丹花随处可见,大家都很熟悉。相比其他内容重点在花的不同品种不同形态,文化的内容要偏少些,易于低龄学生接受。而牡丹花相比一般的花,又是比较难画的。如何解决这一难点?老师们采用图片欣赏法、分析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牡丹花的花叶特点。学习两色或三色的涂色过渡技巧。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适合用彩砂纸来画棒彩画,画材新颖,好上色,油画棒色彩浓郁,正好利用画牡丹进行过渡色的学习。这样的课程学生既喜欢也易于上手,画的效果好看就更容易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对于文化的理解会更深刻,造型能力也好于低年级,开设“家乡小吃”“洛阳名诗赏析”“洛阳话和名景”效果会更好。

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研究初期,我们针对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度专门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不少学生知道一些,但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很少有做过深入的了解。在近一年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成长非常明显。首先,在一系列主题活动的促进下,老师引领着学生由对家乡的一知半解到逐渐激发起探知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现在,关注家乡文化已经变成很多学生自觉的行为。另外,我们开设的主题课程形式多样,例如砂纸棒彩画、国画、皱纹纸手工花、图文画、写生、折纸画、彩泥手工等,学生们通过直接和间接体验,学到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技巧。在学习活动中,作品的展示给了学生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老师们也尽量把学生的作品以最好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给展示的学生以荣誉感和成就感,对其他的学生也起到更好的学习示范作用。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三、家校共进促成长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经常了解活动进度,遇到困难及时帮扶,购置活动相关材料等。在大家的努力下,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不仅影响着学生自己,就连身边的老师校长也喜爱备至。我们的各类活动也影响着孩子的父母家长,刚开始,尽管绝大多数家长都能积极配合为孩子准备画材,但也会听到一些抱怨的声音,比如嫌买绘画材料麻烦等;慢慢地,看到孩子们学习活动中的明显进步,不和谐的声音没有了,更多的家长也都开始帮助孩子查资料,去户外写生,给孩子讲洛阳的故事……“我爱家乡美”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位家乡人,活动促进了大家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段阳《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雷婷媛《平遥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传承与实践》,《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