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喻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炎黄子孙,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物理教师要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文化的学习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点,推动学生提升物理思维,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思想,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学物理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39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物理教师,我们要掌握现阶段的教学问题,明确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逐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刺激学生的感官,迎合时代要求,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以此有效推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文化与物理课堂的结合。

一、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现阶段已成为大众重要的精神食粮。中学物理学科知识是以结合实际生活为主的,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接电路等),继而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传统文化,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物理知识内容,进而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熏陶。

此外,中学物理科目具有较难的知识点,使学生逐渐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无法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促进学生的抽象能力。因而,教师需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学生好玩的心理讲解传统文化故事,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要用多种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感受物理世界的多彩。

二、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升华学生的物理理解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类型,各个领域的传统文化都是我们的重要精神瑰宝。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传统文化,改变物理课堂的教学环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展现高质量物理课堂。

1.将成语应用在物理课堂中

不同的成语有不同的含义,对中学物理教学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物理思想。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成语内容,根据所要讲解的物理知识点带领学生借助成语进行理解,以此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渗透,加强学生的物理思维。同时,教师要具体解释成语含义,让学生将成语应用到对物理知识点的记忆上,进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光的反射》时,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掌握光反射的规律,促进学生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定义的理解,而后借助成语内容,强化学生对光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首先,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利用实验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位置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以此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在课堂内的参与度。其次,教师可展示具体成语,引导学生解释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如“镜花水月”“海市蜃楼”“立竿见影”等。教师可先解释具体意思,像“镜花水月”描述的是镜中花与水中月,指意境不可以形迹求得;而后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点进行描述:“镜中花与水中月都是因为光的反射作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将俗语应用到物理课堂中

在语言层面,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成语上,还有大量的俗语与俚语,具有独特的魅力。所以,教师可在物理课堂内导入俗语,让学生根据俗语自行构建物理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向前更进一步。教师要讲解其中的物理知识,继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就要通过实验现象加强学生对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以俗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掌握“惯性”的相关内容。首先,教师要在班级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根据实验验证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继而明确两个定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以此强化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促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在学生面前展示“星多天空亮,人多力量广”的俗语,引发学生的抽象思考,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进而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像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可展示不同的俗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3.将古诗词应用到物理课堂中

近些年来,以诗词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进而在全国掀起了“诗词热”,其实部分古诗词描述了物理现象和思想。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古诗词内容,带领学生掌握诗词含义,继而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还可借助诗词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感受物理知识点,继而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

例如教“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就可借助不同的诗词内容带领学生掌握不同的物理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解释“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这句诗,促进学生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其次,教师可展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句诗,引领学生掌握声音传播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理解诗句当中的物理现象。而后,教师在讲解完知识内容整体后,可让学生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几句诗,巩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凸显传统文化在物理课堂中的作用。

4.挖掘教材,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知识具有整体性,因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可有局限性,而是从各种途径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带领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理解,拓展学生的眼界,发挥传统文化知识的优势,使学生更具文化思想,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内容。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温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引入传说故事“后羿射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理解温度或高过低的影响,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体会温度的重要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5.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为逐步实现传统文化与物理知识的有效结合,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因此,物理教师要灵活掌握物理内容,对所涉及内容的传统文化具有所认识,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并且,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继而深化学生对基础内容的掌握,实现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意义。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课堂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师可以从成语、俗语、诗词等方面入手,带领学生感受文化知识中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物理方法,进而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并借助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红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物理教学的研究》,《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38期。

[2] 肖和又《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探究》,《教师》2019年第9期。

[3] 汤凤君《中学物理教学中传承中华文脉的探索》,《现代教学》2015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