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娥

摘 要:现代的教育早已不是往日的形态,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志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多数人觉得数学教学中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其实不然。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一些恰当的策略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化 传统 融合 游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7.022

数学是一门令人向往的科学,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将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带来不一样的课堂。

一、以课本为载体,呈现传统文化

小学现行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以及“你知道吗?”中,有不少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利用每堂课后5分钟时间拓展延伸有关的历史知识,感受古人的智慧,从而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不一样的数学,熏陶孩子做一个“数学人”。

(一)以图片形式呈现数学的文化之美

我国传统文化的图片种类繁多,而在教材中的每个年级都有渗透,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钟表》,在课后介绍了古代的计时方式。比如日晷,以太阳的影子为本来记录时间,还有用铜滴壶来记录时间,再到公元1200年的沙漏等方式,直到现在的智能手表,孩子在这一个过程中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也启发他们对于未来手表的向往和构想。

五年级《图形的运动》里面讲到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而这些也在传统的手工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剪纸、窗花、青铜器、陶瓷,古代的服饰、发型、发簪等都有涉及,再比如以前的建筑,如亭台楼阁都有很明显的痕迹,学生们都能感受到数学的美。

在“多边形的面积”中,提到了七巧板的问题,里面也蕴藏着很多数学文化内容,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联系。比如世界上最节省空间的图形就是正六边形,无论是建筑中,还是蜂巢里都有体现。

(二)感受古人的精神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的原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九册96页),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第十册26页)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有古老文明,现代科学也发展迅速。

四年级数学中的莫比乌斯带给大家呈现了一个很神奇的推论和猜想。在六年级《圆的周长》中学生更是体会到数学的奇妙之处: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了后面很多位,将整个世界的数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七年级的《勾股定理》,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古时候的人们通过一个生活中很细微,很常见的现象却推算出的一个定理。五年级的《有序数对》讲到,如果没有笛卡尔的默默奉献,数学应该早已湮没,笛卡尔通过观察蜘蛛织网,将代数与几何巧妙结合。古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家,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真是愧对古人。从而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二、深入探索背后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在现行数学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一)典型古诗,蕴含数学思想

1.植树问题

湖边春色分外娇,

一株杏树一株桃,

平湖周围三千米,

六米一株都栽到,

漫步湖畔美景色,

可知桃杏各多少。

2.周瑜寿数

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

十比个位正小三,个位六倍与寿符;

哪位同学算得快,多少年寿属周瑜?

3.官兵分布

一千官兵一千布,一官四尺无零数;

四兵才得布一尺,请问官兵多少数?

4.百馍百僧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几多大僧几小僧。

5.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

看来脚有一百只,几多鸡儿几多兔。

这道题目用现代汉语可表述为:若干只鸡兔被关在同一个笼里,笼里有鸡头、兔头共36只,有鸡脚、兔脚共100只,问鸡兔各有几只?

6.李白醉酒

李白号称酒中之仙,有《李白醉酒》的数学诗来描述李白饮酒作诗的豪放之情: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原来有酒几斗?

(二)利用传统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在勾股定理中,学生看了古人的求证方法之后,忍不住发出感慨,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这400多种解题的方式方法。孩子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又比如探索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时候,就有一位木匠想到了“称出面积”。

我国古代的很多数学论着中就已经涉及先进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无不令人叹服。

参考文献:

裘陆勤《在折纸中整合多元文化—由“七巧板”课例引发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师》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