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根据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乡土地理材料,并根据课程内容融入具备地理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使高中地理教学可以与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结合。这样可以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对乡土地理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提升其文化素养。

关键词:乡土地理 材料 地理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9.034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材料的应用效果分析

我国悠久的历史使得各个地区都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选择乡土地理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为理性的认知,使学生在了解家乡地理知识、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其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材料的实际应用分析

1.合理选择材料内容

乡土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乡土地理材料的选择需要以本乡本土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合理应用,从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突出地区的地理特征,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人与地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季风气候、降水量及季节变化的教学中,可以应用诗句来进行课堂导入,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引导学生回忆当地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之后在讲解“降水量年际变化”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平时的观察来回忆,从而加深对“季风气候”特点的印象。

2.融入传统文化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更好地起到人文教育的作用,并且在乡土地理的教学部分,许多内容都可以引入传统文化来加深知识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实际中可以选择具备传统文化特色的乡土地理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手工纸文化的话题,根据我国手工纸制作的发展历史及其流传地区来探讨手工纸产地的区位优势及地理特点。一般情况下手工纸产地多数为降水量大且植被丰富的地区,因此可以研究所处地区是否适用此种案例来进行讲解,并针对乡土地理的特点来选择材料分析地理环境、条件、工业区位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做好地理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材料需要保证其符合教学大纲及课程要求,以此来提升材料的适用性及匹配度。以窑洞文化为例,在陕甘宁地区窑洞文化广为人知,因此可以选择相关乡土地理材料进行教学,实现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入的目的,而在不同地区必须考虑地理条件及文化特色来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设计。在地理课程中,教材自身已有较多而且典型的实例,如何处理课本实例与乡土材料实例的关系成为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解决课本自带实例与乡土地理知识的矛盾时,教师应遵循以课本自带实例为主,乡土地理材料为辅的原则。

乡土地理材料的合理应用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将所学地理知识与实际进行结合,这符合现代教育对学生知识实践应用的要求。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特点及其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并渗入传统文化来丰富乡土地理材料的内容,使学生在了解地区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地理知识有更为深入的掌握及应用,实现提升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