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泽峰

摘 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挖掘其与职业教育相契合的部分,赋予其时代特质,并将其融入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实现铸魂固本、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的时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职业教育 现实难题 实践启示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2.03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面临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欠缺等现实困境。对此,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打造了“专业+美德”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教育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探索初步建成了多元育人共同体,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成功实践为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参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难题

2018年,在教育部指导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启动“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有力推动了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发现,各校虽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采取了很多工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普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无论是学校和教师,还是学生和家长,都在不同层面存在着教育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存在片面性,过于强调职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等职业技能评定,忽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和考核评价,导致人才评价标准技能化。教师对专业与文化的内在关系认识模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对专业技能所蕴含的人文底蕴掌握不够全面、研究不够透彻。学生、家长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理念有片面性,存在“学会技能就能谋生”的功利化倾向,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不足。

其一,课堂主渠道不畅通。尽管高职院校普遍加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融入课程教学和教材体系,且由于课程门类不多、课程内容通识化,学生选课的热情不高、教学覆盖面不足、教学效果不显着。其二,活动主阵地不实。校园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宣传栏、橱窗、展板及海报等传统媒体和“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宣传优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较少,缺乏融入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端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存在顶层设计不足、阵地不多、种类单一、覆盖面窄、效果不好等问题。其三,学生主动性不足。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层次差异较大,年龄和心理跨度大,整体文化基础不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欲较弱、认知度偏低,对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心态不够积极。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欠缺。

其一,经费投入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区域分散、建设任务繁重,办学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实训建设,忽略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其二,社会支持匮乏。地方传统文化的开发一般以旅游开发为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投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经费严重不足。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数量不多,且他们自身事务繁杂、社会活动多,对参加学校的公益性活动积极性不高、持续性不强、主动性不足,难以形成常态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机制。其三,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尤其缺乏具有国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启示

1. 坚持德技并修,做好铸魂育人工作。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素质是德与才的统一。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技术技能,更要有适应时代进步的高雅品位和健康情趣。“专业+美德”的育人模式旨在让学生实现德技并修,以品德素质的提高促进技能水平的提升,以技能素养的提高促进品德素质的提升。“专业+美德”的育人模式在实现方式上注重德与技的双向融通、相互促进。它启示我们:要通过历史纵向研究,挖掘专业课程中蕴涵的优秀思想文化元素,并对发掘出的素材进行再加工,赋予其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理念,形成体现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体系。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工匠精神融入教材、融进课堂,用中国智慧讲述中国精神和价值理念,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坚定文化自信。

2. 完善工作机制,凝聚育人合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关键要打造育人共同体,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一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学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二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校、企、政、社、家”共同聚力,多层次、多渠道育人。学校可以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资源,建立校内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政府可以整合社会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开放式的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社区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相结合;家庭可以通过营造教育氛围,将中华传统美德植入学生日常行为举止和家教家风中。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着力在校园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完善校内的师资引进、培养和考核制度,提高各类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完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

3. 优化教育载体,丰富育人实践。

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积累,提升其文化底蕴。二要丰富实践教育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三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广泛调研,主动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

4. 坚持创新驱动,发挥品牌效应。

创新是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谋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要创新表现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进行深度加工,运用“三微一端”等网络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以顺应当代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二要创新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和素养提升结合起来,运用体验式、参与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要创新示范引领方式,注重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示范效应,增强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朱永坤《从“文化素质教育”到“文化育人”:高校全面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评论》2016年第3期。

[2] 李长真、牧士钦、白清平《关于推进我国大学文化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理论导刊》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