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17)发布的2015年海外日语教育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137 个国家及地区约有365 万日语学习者,与此前进行的调查(国际交流基金,2013)数据398 万人相比,减少了30 万人,但是却新增了7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日语教育。 调查分析,之所以学习机构在上升,学习人数却在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中国国内对语言专业人数进行了调整,二是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日语专业及其他机构,而通过培训班、视频、广播、书籍、杂志、在线教育等方式的日语学习者并没有包含。这说明,在ICT 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迎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量的数据也快速增长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日语学习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

1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 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并不是一个新事物,自人类诞生以来,留下的痕迹都是数据。 但近年来,大数据之所以如此热门,是因为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迅速精准地存储与管理这些海量、多样性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甚至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得数据者得天下”,并且已经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由此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

2 大数据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数年前,外语学习方式还主要是纸质的教材、一块黑板、一根粉笔,有限的声像资源。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使外语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发展和革新了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方秀才(2016)认为,大数据具有特定的语言教学环境与大量历时与共时语言资源的双重属性,并且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语言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需要对教学形成新的认知[1]。 甘容辉(2016) 尝试运用句酷批改网学习此类的分析技术引擎,通过在线产生的大量作文数据,诊断学习问题,构建外语教学学习分析模块,促进高效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实现[2]。 陈坚林(2015)认为容量大、种类繁多、速度快、价值高的大数据为慕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慕课又给外语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2.1 外语教学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把教学方式分为线下学习、在线学习(线上学习)和混合学习三种。线下学习就是以教室为主,教师与学习者面对面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在线学习是指通过通信技术、微电脑、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构成的虚拟电子环境中进行的基于技术的学习方式。 例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式。随着不断发展完善,有些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智能地与云题库对接,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在线学习的优势是不局限于时间、场所、空间的限制,但是由于不能面对面地进行沟通,所以增加了人性化沟通的障碍。那么结合线下和线上的优势,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混合学习”方式。从日语教育现状来看,目前很多高校的日语专业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教师“一教难求”。这是因为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外籍教师的素养也不断地重视起来。 随着国内大学对日本外教的需求的不断增加,结合日本人有意愿到中国执教的人数,所以出现了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日本教师的缺口。 但是目前国内很多线上教育平台综合了很多外教资源,由于学习时间、地点不受空间的影响,节省了很多成本,并且教师资源丰富,这方面高校日语教育可以进行借鉴,既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又可以解决很大的成本与手续。

2.2 补充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国内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使用原版教材的比较少,多采用中日双方共同编写的教材很多。每年出版的基础教材较多,但是比较权威、受到广泛认可的高质量教材还是相对较少。 关于日语专业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吴小梅(2016)认为,目前日语专业的教材中关于文字、词汇的编写受到编写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多,没有体现出最新的科研成果;教材的编写目的比较功利,编写前没有进行很好的统筹规划,缺乏相应的教学调研,随意性明显;依然以纸质为主,电子化成果相对滞后,缺乏信息技术多元化的教材;教材语料与时代相脱节,更新缓慢。

教材的编写,前期准备、内容与编写人员的统筹、后期的更新与修订,需要出版单位与编写组的协调与统筹,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出版后的反馈与更新确实相对滞后。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新词汇与新的语言现象不断地出现,特别是受到社交软件以及社会事件的影响,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网红词”。而这些流行语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事件不可能及时地更新到教材中,但是却可以通过整理,添加到数据库、语料库、电子化教学手段中去,既可以丰富了教学内容,体现了语言的与时俱进性,又可以使教材中的内容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使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

3 大数据下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一口纯正的发音?大量的词汇? 还是考取含金量大的资格证书? 都不是,最终目的就是无障碍沟通交流。 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同时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也就是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3.1 国际化人才定义

科技的高度发展,不断地推进国际化的进程,跨文化交际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无论是线下日常生活中,还是网络中,跨越地域、空间的交流已经司空见惯。同样,就职时,势力雄厚的企业往往需要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即所谓的国际化人才。 提起国际化人才,人们往往浮现的是“外语、交际能力”,2010年4月23日由日本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主导的《产学官共同开展全球化人才培养报告书》中对全球化人才进行了定义:全球化人才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在国际化日益发展的世界范围内,能够统观全局,简单明了地向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同事、合作伙伴、客户传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接受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观、个性差异,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互相理解,并能够充分地激发与发挥由此产生的差异,相辅相成,以此产生新的价值观。

3.2 大数据下跨文交际能力的培养

网络科技的发展,社交软件的层出不求,“足不出户”“见多识广”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机会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是,网络世界中,就不会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关于利用社交软件进行日语学习的研究,末松(2017)对facebook中“nihongo de hanasou”(用日语交流吧)进行了调查,对于学习者背景调查的数据显示,主要利用者为自学者,占46.9%,大学生研究生,占22.4%,学习者的目的主要为“想和日本人交流”占61.7%,“想咨询关于日语文法、汉字等问题”与“想和日本人交朋友”分别占了53.3%与43.3%。 但是从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于日语学习的帮助很大的受访者占32.9%,对于增加日语交流机会的受访者只占3.5%。

4 结语

日语学习者通过网络上的大数据,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增加了与日本人交流的机会,并且在交流沟通中了解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开阔眼界,培养多元文化的思维模式,对于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益处。但是,由于大数据具有的特征,对于学习者来说如何节省人力物力去筛选对自己有益的数据,提高学习效率,与不同文化背景进行实际的沟通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还需不断地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