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张兴旺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南昌 330098)

1 时代背景对于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 号)中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两个主题词既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口号,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伴随着互联网普及而兴起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及创新创业普及化的进程中经历颠覆性转型与二次腾飞。据商务部2016年印发的《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预计,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43.8 万亿元。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和商务活动紧密结合的产物,能够促进产品的充分流动和要素的有效配置,成为改革的新手段和新动力,电子商务已成发展之重点。 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电子商务人才。 遗憾的是,一方面据《2017 电子商务人才报告》显示,电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400 多万,人才缺口达到84%以上,其中电商运营(71%企业急需)、综合型高级管理人才(22%企业急需)、 产品策划及研发(15%企业急需)。另一方面是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难以真正满足企业需求,呈现就业质量低、专业对口率低、社会认同度低、自主创业率低等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进入以创意、创新、创业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不断加剧,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性更强的具有“三创”精神的人才。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有运用领域广泛、技术革新快、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等特征,在创意、创新之中谋求新的变化,这也决定了电子商务专业是最能体现“三创”特征的知识密集型和创意型专业之一。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模式落后以及电商文化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2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电子商务“三创”人才界定

自2009年起,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举办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通过“三创”大赛,营造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实训实战氛围,加强了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电子商务“三创型” 人才也成为目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典型代表有张骞等、尹志洪杜晖、刘洋等。

综合现有研究观点,“三创型” 电子商务人才就是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新型电子商务模式、 开创新型电子商务应用、新创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该类人才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具备创意思维、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拥有行业领先的视野和扎实的实践经验,能够适应高速发展、极具变化的互联网商务应用。

2.2 相关研究综述

通过文献调研,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含括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路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

2.2.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涵盖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以及相应教学、管理、评估体系。 很多学者结合自身所处高校的教学改革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如朱宏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他认为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认识层面、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问题,提出应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当中。另外还有较多学者从实验室开发、创业教育训练、创业园区、校企合作等角度探讨某个具体专业的人才模式。 张晓鹏通过对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发现具有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特点。马学梅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技能竞赛、教学平台等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冯语坤,向程提出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模式。 李春鹏,王茵茵提出对实践教学体系重构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基础能力、职业综合能。 张朝晖提出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以及支持条件。 2017年淘宝大学携手11 家企业联合发布《电子商务人才能力模型》白皮书,使电子商务行业人才发展的能力标准更趋清晰化。

2.2.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吴婷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四条基本路径:专业+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专业的创业教育;理论+实践的创业教育。 姜骞等提出了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卜莹雪提出采取翻转课堂。赵丽霞,金伟提出“五化”教学模式。另外也有部分学者从组建创业团队等层面探讨人才培养路径的问题。综合来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从内涵建设上来看主要包括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外在环境的建设两个层面,从培养路径来看则形式较多,主要有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文化、政校企行合作、产教融合、学科竞赛、创业孵化等途径。成功实践的院校案例都强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整合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术界、政府和企业在研究我国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观点和策略。但在以下方面略显不足。

(1)现有的研究围绕“三创”能力提升的较少。大都围绕提升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展开,“三创” 的基础在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业能力的开始。 所以应将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同样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2)研究结论可实施性不强。现有成果具有比较浓厚的“应然性”“构想性”和“规范性”特征,可操作性不强。

(3)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些核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人才培养定位更多的是从学科专业角度、现有教学资源等,缺乏对于电子商务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掌握和预见;重理论、轻实践,即便增加了实践部分的比例,多是围绕具体课程的封闭式的模拟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造成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轨;“三创” 教育未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三创” 教育更多的是体现为增加几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没有贯穿专业教育体系。

整体而言,现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明显存在着市场导向不足、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轨等缺点。

3 “三创”导向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结合市场需求实际,定位于“应用”“三创”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现有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整体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缺乏对于行业发展的实际调研和前瞻性预测,大都是从学校现有的资源角度来定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行业呈现出的城市向农村扩展、PC 端迁移移动端、 线上拥抱线下、“制造—质造—创造”升级、国内—国际等新变化、新特点,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重视“应用”和“三创”型人才培养,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等基本素质,二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三是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以使学生既能掌握当前电商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较好地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环境变化、保持较好的后续发展能力,成为具有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从事电子商务规划、实施与服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3.2 构建“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现有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出理论课时过多、课程设置落后等问题,基于电子商务行业新特点,淘宝大学联合11 所知名互联网企业发布了《电商人才能力模型》白皮书,现整理如表1 所示。

结合表1 人才能力模型,本着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宗旨,论文提出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三创”型人才课程体系设置如表2 所示。

3.3 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匹配能力培养需求

现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都呈现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填鸭式”教学策略、应试考核导向等,究其原因为任课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教材滞后、学校提供的教学配套实训资源落后等。 电子商务是对实践性、前沿性、综合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建议如下:一是知识点不能过于依赖于教材,而应尽量融入当前行业应用前沿; 二是实践训练由模拟平台向行业主流应用平台转变,如淘宝网、阿里巴巴、微信公众号、速卖通、微店、小程序、自建网站等进行实操性教学;三是教学过程中由“应试”向“应用”转变,如采取项目式、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式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启发性、探讨式、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将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性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是凸显过程考核性评价,如考勤(20%)+项目过程模块(50%)+最终考核(30%),以引导学生将关注力转移到学习过程上;五是可以采取“课—赛”融通,为了尽量地去缩短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应用,任课教师可以多关注下行业赛事,做好“课—赛”融通,教师教学方向性更强,学生学习也能有更大收获。 如《市场调查》融通“挑战杯”、《电子商务综合实践》融通全国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网店运营与管理》融通全国电商运营大赛、《网络营销实训》融通能力秀等。

3.4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

3.4.1 提高教学团队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行业整体发展较快,加上高校人才引进“重学历、轻能力”特点,导致大部分师资是从学校—学校、有实战经验的人才难以引进,教学团队整体实践水平较弱。 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电子商务高水平师资团队是其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到位的重要保障。 建议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1)加强现有师资培训,让教师多参加一些行业前沿的研讨会、培训会等,如跨境电商、移动电商、农村电商、新媒体等,开阔视野;(2)与行业、企业合作,让企业导师进课堂,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在相互学习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3)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以掌握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动态;(4)搭建较好的人才激励、评价平台,让教师可以在“教—学—赛—创—研”实现螺旋上升。

表1 电子商务人才能力模型

表2 课程体系

3.4.2 密切政、行、企的合作,构建电商“三创”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以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构建政府主导、学校推进、企业参与、行业指导的电子商务人才“政企行校”联动机制。 各方在明确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基于一致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四方性原则、互惠性原则,依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实现系统化、组织化、制度化的“联动”,既确保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统筹,又保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使“政校”“校企”之间的合作在政校企构成系统化的网络不断发展和推进。 整合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大学生双创基地、产业园区、企业、风投等资源,建立“三创”成果展示、交流、转化的综合支撑平台。 具体如: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工作室、校企共建实验基地等,集教学场所、实训场所、创新创业场所为一体;积极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并融入相应的课程中,用企业的产品,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举办电商创业O2O 实训周; 三是积极参加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专业大赛活动,以赛促建、以赛促学;四是将大赛的优秀成果与企业、风投进行沟通,争取落地,促使一批创业项目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