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丽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0203)

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作为一种先进的育人手段,主要是将高校的各个子系统的资源进行紧密地整合,构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秩序。为了有效地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必须要将高校的各个系统进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实现高校资源合理配制和结构优化。该文将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进行全面的思考。

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内涵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便是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学生们日后踏入到社会当中打下坚实的思想层次基础。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效地调动起校内与校外多种资源力量,切实的实现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主要涵盖了两个层面的合作任务[1]。其一,高职院校与学校外部机构之间的合作。其中涵盖了校企合作、同向同行对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其二,高职院校内部之间的合作。其中涵盖了专业课教师教育、文化素质教师教育、党团工作人员教育、辅导员教育、学生社会团自主教育等多种手段。充分有效地调动学校内部与外部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资源,共同实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为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适应职业需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在新时代的影响下,人才培养工作更加强倾向于增强学生们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学生们技术技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学生们思想道德修养,更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来配合人才教育目标,切实的强化学生们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地践行“双创”的迫切思想教育要求,与专业教育进行协同育人[2]。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阵协同育人之风,全面的增强学生们的整体素质,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稳步实现。

2.2 有利于实现工匠精神培育诉求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提升。为了有效地践行“中国制造2025”这一重要的国家战略,高职院校必须要协同社会力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客观来说,工匠精神属于思想教育工作层面的内容,工匠精神一般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是广大人才的职业操守、思想品质、人生追求等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要求广大劳动者要严格的坚守自身职业道德,有效地将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融入实际工作当中,抵制浮躁与诱惑,养成恒定持久的工匠精神[3]。工匠精神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紧密地与技术学习、技术实践等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积极地为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职业体验机会,切实地让学生们在朴实的工作当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让工匠精神深入到学生们的灵魂深处。

2.3 有利于建成高校办学新模式

近年来,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想要切实的保障高职院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要紧密地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的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办学模式,有效的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切实的增强学校自身的综合办学实力。近年来,该校积极地开展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的践行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行知合一的教学先进理念。学生们在实际开展实习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的过程中,企业的育人作用也得到了发挥。此外,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积极发展下,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外延也得到了拓展,网络思想教育模型、企业政工教育德等多种新形式也融入了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层面当中[4]。不仅能够有效的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打下了强大的基础保障,有效地强化了高校办学效率,强化了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

3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3.1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机制

想要有效的创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都必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中做起,切实地将先进的协同育人理念与内容,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结合该校发展的未来趋势,将协同育人的内容,全面、全程、全员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应该由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部门来发起,积极地将宣传部、工学部、团委、二级院系党总支等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构建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在“大思政”教育格局的积极引导之下,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积极有效地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层次的权责,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员工作、专业教师、实践课教师、文化素质教师的权责与教学任务,切实有效的明确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教学分工,从高职院内部教育领域层面,构建出一个健全的思政教育保障模式,有效地构建出“各首思政教育职责”的良好风气,为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打下良好的人力组员保障基础[5]。

3.2 构建多功能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

多功能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是确保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保障,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的调动本校各个渠道的资源,积极的构建起完善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切实的结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的采用“互联网+教育”的途径,完善高校自身的协同教育网络系统。其一,积极统筹高职院校各个教育部门,积极的引导高职院校各部门、教育工作者、合作企业、企业政工人员、学生等各个层次的力量,将线上思政教育与线下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紧密的集合。切实的利用“互联网+教育”协同育人平台的手段,有效的补充线下教育内容。紧密的将互联网平台的各项内容进行紧密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功能区,并且通过在线课程、在线经典影片、在线试题库、政策法规、经典工匠精神演示片、创新创造者等各个模块专区,切实地让学生们在线上感受到正确思想关键的浸染,潜移默化的强化学生们自身的能力。其二,线上活动应该与线下的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紧密的衔接,并且按照不同模块设计不同的教育专区。例如,在“互联网+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当中设计出思政教育专区、专业教育专区、基础文化教育专区、双创教育专区、团建协同育人专区等专项内容。

3.3 创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

想要让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重新焕发光彩,就必须要从管理机制的层次上,保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先进性。完善并创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动力机制、管理机制、执行机制、监控机制等各项机制内容。积极地强化激励手段,有效地调动起广大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工资、评奖评先、职务晋升等多种激励手段,切实地调动起广大职教人员践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应该充分的调动起校企合作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发放津贴等手段,积极的强化企业政工人员对思想教育工作践行效率。还应该积极的针对学生代表、先进学生个人、先进学生集体给予积极的鼓励。针对管理机制来说,应该将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融入高校发展机制当中,严格的明确高校各个部门以及校企合作企业的规范制度。严格执行以“师德、教风、学风”为主的高效教育机制,作为推助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践行的强大动力。强化监控机制力度,采用定期监督与抽查的手段,及时地发展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落实当中存在的问题,若发现问题定要严格处理,确保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高效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不仅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在实现工匠精神培育诉求的同时,强化了高职院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实际开展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机制,创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融入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功能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