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海标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00)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创新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且强调国家在今后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中国,在整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50 余次。而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高职院校是开展职业教育的主体,提高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质量,将能很好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5年以来,各地高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地方经济、产业,推动教学创新,不断加强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较好的成绩。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省重点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聚焦创业教育实效,旨在培养创业意识强、创业能力高的毕业生。

1 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1.1 国家层面:从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到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转变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生数量每年递增,鼓励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又能带动整体就业率提升,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初衷。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就业带动创业;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到,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1.2 教育行政部门:从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到培养创业型人才转变

教育部在2010年4月召开第一届《高校创业教育视频会》中提出,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1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创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把创业教育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中。教育部在2016年10月提出要把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自此教育部已将从最初的开展创业实践教育转变为高校要培养创业型人才培养。

1.3 高校层面:从单一途径到多种途径联合推进转变

近年来,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从多个途径推进创业教育开展。如以创业园、创客空间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通力;开设创业教育公共课KAB、创业基础课等,实现创业课程全覆盖; 组织各类创业大赛,如“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赛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来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2 高校创业教育的四大转型

2.1 从培养创办企业为主向培养岗位型创业为主转型

高校在培养学生创办企业为目的的同时,要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用创新的思维、创业者的心态对待岗位工作”,将创业与自身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既能为工作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又能使自身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2.2 从提高就业率向提升就业层次和人才质量转型

从最初用于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创业教育、培养创办新企业为目标的自主创业者,向培养在工作或事业中具有开创性思维与企业家精神、善于创新、创造并具备管理技能的开拓性人才转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心理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未来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2.3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型

创业精神的培养不应脱离专业课,高校应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去关注专业领域的发展变化,使创新本身成为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2.4 由兼职管理部门向专职管理部门转型

高校创业教育从原先由学校学生处、 就业处、团委、商学院等部门兼管,没有专人负责,到由专职管理部门负责,如成立实体运营的创业学院、成立各类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等,使其同时具备学校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的双重职能,实现创业教育全面深入开展。

3 高职院校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路径

3.1 构建“融入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要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推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试点,将创业教育融入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与企业在需求、技术和路径上的校企协同。将创业教育融入实践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模拟、体验、实践,具有实战效果的“两创”实践。

3.2 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提高创业教育学生覆盖面

搭建创业教育课程平台,将创业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放在线通识课,编写优秀学生创业典型案例,构建“理论教学+模拟创业+创业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普及创业教育。搭建创业教育活动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在校内成立企业家俱乐部和创新创业社团,举办企业参观考察等创业实践活动。

3.3 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新型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政府、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业支持。加强和行业、产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最前端的专业发展报告。建立校友企业家联盟,构建在校生和校友企业家之间的桥梁,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实战指导;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服务、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支撑的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3.4 完善“激励+考核”的科技创新制度

学校要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普及项目和高水平项目的扶持力度,将指导学生科创活动作为教师聘期考核、职称评审和评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在科研论文、竞赛、发明专利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予以综合素质加分和奖金等方面的奖励。

3.5 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生科技创新平台

整合校内资源,以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抓手,积极举办科技创新论坛、科技成果展示等系列赛事,依托学校创业园、各学院创客空间等实践平台,坚持开放式运行,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3.6 培养与壮大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要积极从社会聘请企业家、 创业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为校内创业团队开展一对多的创业指导。推进校内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对科研成果进行创业孵化与成果转化,扶持有条件的学生团队实现自主创业。

3.7 制定科学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为了能全方位评价创业教育质量,需要构建一个复杂、多维、系统的工程,涵盖创业教育开展的主体、内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从整体规划、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多个指标来进行科学评价。

3.8 加快创业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

深刻把握和理解国务院、省教育厅、市政府颁布的支持高等学校、大学生深化创业教育的意见,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创业教育推进中的作用,落实有关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参与创业教育教学,为学生创业提供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