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莉,余乐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这种“信息爆炸” 社会需要最有效的方式来访问和使用各种信息和知识。信息时代以其独特的特点,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非群体性和智能化的特征也对现代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由于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师生关系已成为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个时代的变革中,教师是师生关系转变的关键。教师因素将会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积极调整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

1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资源基本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是最权威的专家。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教师的帮助,而学习活动必须有教师的参与才能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非常依赖教师。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前人的积累来传递知识和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由于他们的高超知识,教师获得了课堂的领导。接受学生的疑惑和新想法并不容易。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习惯于服从和依附于老师。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问题意识,他们不敢用怀疑的眼光和批判性思维来挑战教师的权威。基于当下这种师生关系,大学教育被大众看作教师向学生的单方面传播。然而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拥有多元化的知识观,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空间不再是封闭性的,这将形成以多元、平等、参与、跨界、互联、合作、开放和互利等互联网思维为形成特性的师生文化共生关系。大学课堂的学习模式已悄然从教科书式转向了多元化知识共存的共生体模式。

2 互联网时代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2.1 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在今天的时代,信息就像一股浪潮。教师面对的是学习和学无止境的现实。教师通过抓住信息资源来开阔视野,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开阔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充分掌握和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扩大自己的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方法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格是人类道德和心理素质的结合。教师的社会人格是教师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这直接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乐其学。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师的身份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同时还要担负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获取信息的导航者、系统思考的引领者等多重身份,并且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教师的职业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形成。

2.2 大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单一知识权威向多维身份发生转变

在中国传统大学的教学模式当中,课堂有教师来主导,教师代表知识和信息来源的权威,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由于教师拥有知识量的优势并拥有课堂的主导权,所以不容易接受学生的质疑和不同的观点。

在互联网时代下,在知识全球化的作用下使得全球性的知识库快速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被完善和丰富,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并且远比请教教师来的快捷,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的知识远远比不上学生从互联网中所获取的丰富。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教师的知识权威的地位。

然而学生对于在互联网上获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难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思考,他们很难将所获得知识建立起联系,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虽然教师在学生知识构成方面的地位大大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职能将会消弭。相反,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新局面将会为全新师生关系的构成和发展提供动力,全面推进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创新能力为培养重点,促进师生关系平等、学术自由民主氛围为特质的新教学模式改革。依托于这一时代背景和趋势,因此大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单一知识权威向多维身份发生转变。

2.3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互联网是一个个性化的社会,在互联网中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个性化的自由空间,网络上的一切行动都可以由个体独立选择。在“互联网+教育”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网上自主选择学习的知识、 自主安排学习的进度、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互联网正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研究、增强自己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力的构建提供了条件,从而为学生个性化的人格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工作者只有适应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互动教育活动,在了解学生总体特征的这个大前提下,再仔细地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在现实世界中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构建起互联网时代新型师生关系。

2.4 课程教学设计应利用网络进行改革与创新

从互联网融入高等教育机构的诸多实例来看,互联网平台为教学载体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活力,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师生交流方式中,教师的形象和专业性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课程教学设计应利用网络进行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共享与创新,规划教学资源的质量与碎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与巨大的平台,这也改变了教学内容,推动教育创新。下面是一系列的新术语正是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后所产生的,如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堂。这些“新课程”也提供了最新的教学内容。互联网与课程的结合不仅发生在网络中,而且教学课程的组织结构到基础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有着丰富的资源与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网络资源与书本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所由网民都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的获取所有公开的信息,所有人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取到相同的信息,大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此之时,如何发现知识、精练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将显得更加重要。知识将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的标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标准,创造力、想象力、价值观、个人品质等将重新获得人们的重视,它们在教育中将拥有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互联网对传统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将科技融入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