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岳军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双创”要求,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系列竞赛项目,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星火燎原之势。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目前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但成功率却不足5%。究其根本,既有资金、基础条件、信息等方面的客观困难,也有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意识倾向、期望、经验、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职业人才的目标定位、就业面向与创新创业的内涵要求高度契合,更加需要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而知识共享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提升创新创业团队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运作载体和有效手段。知识作为创新的重要资源,无论是组织或是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使用”“加工”“迭代”“再造”“传播”而积累与丰富。目前关于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较多集中在企业组织层面,关于高校尤其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方面的研究和关注非常欠缺。因此,如何从知识共享视角,探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立、成长、成功等的知识共享机制,从有意识到有规律可循,进而有效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和孵化成功率,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集聚等优势,掌握和熟悉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引导帮助学生强化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训练创造能力,最终实现创业梦想。

1 知识共享的内涵

关于知识共享的概念和内涵,国内外学者从学习沟通、转化和交易等不同视角进行了阐述。知识共享是知识进行资源传播、信息沟通的网络联动过程,一方面将已有的知识通过平台载体实现外溢,一方面借鉴和吸收外在的知识资源,对现有知识内容优化重构,实现科学知识的价值迁移与孵化[1]。在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李菁楠等人将知识自身属性分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的内在价值等,认为知识自身会对知识共享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严浩仁和贾生华以知识本身的天然属性和知识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表现出的特殊性质,提出了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表现。知识共享环境与知识的价值之间是一种共向共生的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状况、政策法规、文化创新环境等外部条件支撑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知识主体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成效[3]。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是创业者相互交换个体知识,经交流与合作过程整合为组织知识的过程[4],对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而言,知识共享过程主要是围绕着知识传递、交流、创新、增值等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是实现团队内知识流动、进行知识再创造的基础。当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或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时,项目主体就会对新的应用知识产生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种变化,团队成员在过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不断释放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创造活力,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化和转化,同时进一步延伸衔接至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团队总体的知识汇聚与创新能力在融合互动、攻坚克难的团队组合过程中实现递进上升,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因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知识共享主要是指团队成员之间或成员与团队外部之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流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进行知识创新,形成新的知识成果,促进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2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影响要素

(1)高职学生自身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参照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要求,知识、素质与能力是最为基本的培养框架体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不同于课堂日常知识的习得和考试考核分数的量化,它更加侧重于将所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等通过项目的实际构思和落地转化进行直观展现,对高职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丰富完整度和迁移发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现实环境中,科学有效的学习范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都不可避免地对创新创业的成果与成效产生深刻影响,高质量高标准的创新创业项目一般很难获得,横向比较而言,创新创业项目的层次不够高。在为数不多的创新创业项目推动中,团队成员既有知识体系也需要高强度的重新升华和扩充,尤其是所涉及领域的专精深知识,需要在指导教师和行企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才能够顺利推进和项目延伸孵化。

(2)高职院校支持创新创业的资源条件。当前,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在有关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文件中,都不难发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的明确标准和培养要求,相应地也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了一些校内的创新创业项目竞赛和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但对比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的质量维度和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评价,无论是资金、实训条件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配备,还是创业物理空间、创新创业主题选择等,都还有很多工作亟须完善与优化。除了接受参与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指挥棒”的牵引,还应从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出发,将其真正作为一项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变革既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理念,从增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支撑的高度,研究并遵循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规律,找准落脚点和发力点,精准施策,切实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人才输出的社会适应性。

(3)行企办学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显着特性,就在于它的“职业性”。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力度与深度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较好的合作成果和社会影响。企业应该建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意愿[5],在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文化塑造等方面,均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实践,出现了“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内涵质量建设依托载体,但同时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利益诉求等关键要素上,各自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明显存在差异,教育的公益性与企业的功利性如何平衡处理,形成相互内嵌、相互联动、相互共生,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尚未得到解决。

(4)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认知差异。《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受传统学历观念的影响,社会公众往往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既有的学生评价指标中,文化成绩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成了唯一标准。从个人本体发展来看,人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等应该是多元综合评价,不能仅仅以分数论英雄。特别是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类专业人才,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不能降低人才培养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适配性和职业后续发展才有更大空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拥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力且重视知识共享的人才,形成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导向。

3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知识共享实践路径

(1)持续深化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探索知识共享与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培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和影响机制,进一步丰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架构体系,研究和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存在问题。立足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结合高职学生的行为特征、心理认知和学情结构等基本特点,以及教育主客体现实服务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和明晰知识共享环境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培育的规律,促进建设方式、手段和模式的创新。

(2)深入调研顶层设计,切实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行业企业、院校广泛调研,厘清高职职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和能力要求,深度剖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本质,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要求赋予高职职业人才培养新的目标,促进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不断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提供绩效测评工具,有助于教育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规避风险、减少工作偏差,也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实施方案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信息参考。

(3)整合资源纵深推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对接。合理处理专业教育对口细分与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把握之间的关系,将“三创”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嵌入课程教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层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面向全体学生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基因。针对不同类别学生需求,分层次、分阶段、分群体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广度与深度并举,破解“全覆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遵循“边学习、边研究、边培育、边推广”的行动逻辑,以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考核方式、实践实训路径、学籍管理制度、师资能力建设、创业指导、保障机制等内容为支撑,形成“认知、教育、实训、孵化、反馈”循序渐进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组织管理体系。

(4)健全机制系统管理,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具有政策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6]。统筹集聚要素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涵盖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考核方式、实践实训路径、学籍管理制度、师资能力建设、创业指导、保障支撑等维度的“创新创业+”组织管理体系。基于创新创业导向,建立起理论与实践、显性与隐性、情景与实战相融合,专业实践为主阵地,课程本位、课堂主体,科研项目、学科竞赛、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为熔炉的“创新创业+”高职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只有高校管理方式改变了,教师评价方式改革了,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从观念形态走向实体形态[7]。尝试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保障系统,建立成果评价、展示和表彰机制,反馈指导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