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规划处,陕西西安 710026)

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保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不可替代,是推动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石,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和跨界性”特点,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同时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素质”“双能力”,即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和指导专业实践能力[1]。

当前,职业教育迎来改革发展时期,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理念,高职院校需要把握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基本内涵,明确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现实意义,探索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实施路径,进而推动“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健康持续发展。

1 “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内涵

1.1 “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概念

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跨界属性决定了教师队伍类型结构的独特性,它是一支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师队伍构成,具有多主体结构、多类型层次、多来源渠道、多培养主体的特点,结构上呈现为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双元,来源上专业院校毕业生与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同行,能力素质上强调教师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双师双能”,专业发展上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要途径,教育教学上人才培养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结合[2-3]。由此可见,所谓“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就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由理论型、实践型、创新型“双师”素质教师在特定机制作用下组成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4]。

1.2 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特征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主要是让学习者获得相关行业企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校企共育模式。“双师”素质教师团队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主力军,首要任务就是要与企业共建团队,在校企共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教学实践等教育活动。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2.1 校企联动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行业企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更高标准,这就倒逼校企密切合作,为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校企协同能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能促进教师团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人才培养[5-6]。

1.2.2 结构科学

根据教师团队的功能定位、人员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同,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政行企校研各方面人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人员充裕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具备完成重大项目和任务的能力。

1.2.3 开放互补

教师团队成员来自不同行业,具有跨界性,这就必须与各行各业保持信息畅通,得到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全力支持,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同时,团队成员注重团结协作、扬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不断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课程要求与岗位标准的有效对接。

1.3 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类型

“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教师队伍的有机整体,在专业教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方面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适应新生产方式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可按照建设内容、主体结构两方面进行分类。

1.3.1 按照团队建设内容,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专业教学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教学,所以开展“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专业教学型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来源主要是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和部分高技能兼职教师,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开展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等,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实践教学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离不开企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有效途径,所以开展“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建设需打造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型团队。实践教学型团队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为辅,形成校企联动的团队模式。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带领学生实地参加技能实践活动,校内专任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论进行转化,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3)科技创新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科技创新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目标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发挥教师的理论优势,联合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申请发明专利、改进制造工艺等项目建设,不断攻克企业产业难题和技术瓶颈。

(4)社会服务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社会服务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训、就业质量为建设目标。通过开展培训、服务活动,与企业合作创建公司、发展合作业务,促进产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1.3.2 按照团队主体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学校主体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学校主体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主体由职业院校的“双师”教师团体构成,企业兼职团体发挥了参与者的作用,且可以有多家企业成员参与。该团队的负责人由校内教师担任,在负责人带领下,借助校内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与企业的技能优势实现功能互补,可在教学建设、资源开发、教学改革、科技攻关、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实现教学、科研的突破。

(2)企业主体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企业主体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主体是由多个企业兼职团体构成,职业院校的“双师”团队作为主要参与者,与所有参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负责人由领头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其主要目的是面向企业,在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职工培训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促进新技术开发和新标准制定,推进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

(3)联合主体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学校主体型和企业主体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所以联合主体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是结合了两者的结构特点进行的重新组合,最大化发挥了团队的综合优势。该团队的主要负责人由学校教师和领头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任,共享团队资源,协商联合开展团队建设。团队建设以校企共建的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但因团队负责人涉及校内和企业人员,团队成员体系庞大、成员结构复杂,故存在组织模式复杂、团队管理困难等缺点。

2 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实施路径

2.1 理清教师团队建设中校企双方的责权利

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首先要先理清校企双方责权利问题,明确学校和企业的工作职责,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将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设备等前沿科技,为教师量身打造实践培训内容、项目,合力培养团队教师,使教师真正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了解生产工艺、规范和标准化流程。

校企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签订校企人员双向锻炼协议,建立“固定岗+流动岗”模式,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教师作为某岗位的工程师,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校任教,校企双方核定相应岗位的工资或绩效标准,形成常态化实践机制,解决教师企业实践难题。同时,企业人员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举办讲座、讲授专业课或指导学生专业领域实践,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2.2 校企建立教师团队常态化运行机制

校企发挥双主体育人作用,制定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双主体运行与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联动作用。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布局、成员组成与来源、任务分配、动态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利用名师大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流动站等校企共建实践平台,校企共同协商,制定管理制度、培养方案、认定标准、考核评价指标等正式文件,形成一套校企共建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常态化运行机制。

2.3 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培养培训机制

学校根据国家对职业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和能力的基本结构、组成要素和基本要求,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培训相互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培训和行业企业新技术培训贯穿始终的一体化“双师”素质教师培训体系。制定涵盖新教师入职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培训、专业带头人及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培训方案及考核管理办法,构建教师“双师”素质和能力提升的递进模式,拓宽教师职业能力成长的路径。

2.4 校企共建教师团队培养培训基地等实践平台

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完善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管理办法等,聘请企业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等担任产业导师,与校内新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签订师徒合同,结合各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试点,为教师量身定制实践培训方案和计划,学校与企业共建名师大师工作室、产业学院等“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培养平台,可按年度分批组织教师去企业开展挂职锻炼、技术研发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培养培训。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开展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开展实践锻炼、技术研发等,熟悉岗位职业标准及工作流程,提升教师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3 结语

在国家政策和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引导下,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探索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理念、原则、途径和方法,并探索建立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长效机制,指导高职院校打造各类型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为校企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在项目开发、产学研合作、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模块化教学及新形态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