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坚,陈晓明,赵志国

(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迈赖斯·迈斯教授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被视作创新创业教育首次在高校出现。经过7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已日趋成熟,特色比较鲜明,如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创新与创意的发展》《创新进程管理》《领导力实践》《谈判的艺术与科学》等课程,着重关注创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斯坦福大学开设的《创造性与创新》《由想法到行动》《培养工程师的创业意识》《创业融资》等课程,着重关注创新与创业的衔接问题。从发达国家高校开设的课程可以看出,其普遍开设了创新创意课和创业课,也都涵盖了创意、创新和创业相关知识和所需工具。

2017年,全球化智库发布《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以上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兴趣,近98%的表示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应用属性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度较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应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大纲,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线融合再造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构建思维

各高校都能够按照《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且部分高校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全校创新创业类课程的统筹、协调、组织工作,但在相关课程数量和教学效果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反映在虽然部分高校开设多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了创新创业课程群,把创新创业类课程融入就业指导或职业规划课程中,但课程建设比较零乱。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课单位不统一,由创新创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学生处、教务处等不同职能部门开设,导致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分层递进等逻辑关系,实际教学效果欠佳。

1.2 课程内容未能支撑课程目标

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应涵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品质熏陶、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方法指导、实践锻炼和法德教育七个方面,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2]。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对象是全体高校学生,既要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要满足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但是,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设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开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期望和兴趣,缺乏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无法切实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1.3 课程设置未能满足技能训练需求

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但未能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和综合实践深度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就业创业所需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创新创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设置不够合理,选修课程偏少;只注重通过“第一课堂”显性课程的讲解让学生获取知识,忽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和“专创融合”课程的建设让学生获取隐性知识。

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2.1 全员参与,分类培养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普及性教育,而非面向个别群体的教育,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能仅考虑经济、管理、法学院、商学及打算创业或参加学科竞赛的部分学生,而要关注到全校学生[4]。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不仅要考虑到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还要将实际操作、模拟演练、创新创业知识内化等专门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这些项目化、实践性专门课程应包括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方法与技能、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等。 同时,也要重视“第一课堂”显性课程和“第二课堂”隐性课程资源的收集、归纳、整理工作,丰富课内外教学形式,最大化满足“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的培养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实现“课内与课外融合、理实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2.2 重视实践,开放协同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强的工作[5]。 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注重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考虑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践操作课程、模拟训练课程等,突出实践性特征。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是理论教学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类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或是两者有机融合。理论课程教学可以突破传统的“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教室、社区、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课堂可以设置在社区商场、厂房车间、田间地头等,教师可以聘请企业创业者、行业管理人员等,课程测评无标准答案。实践教学类课程可以通过集体项目、商业调研、创新创意作品、创业计划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预测方向的能力。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按照开放合作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各方主体的优势资源。高校并不是创新创业课程“唯一”的建设者,也需要引进政府、社会、企业等其他公共资源,彼此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更好地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实现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思路的转变,即由封闭转向开放。

3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3.1 明晰需求,确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明晰自身对创新人才的内在需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确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理念。要坚持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回归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创新创业类课程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懂创新、会创业的时代新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相匹配。深化产学合作,深度融合多种资源,加大课程开发与研究力度,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环境。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品质,课程模块先是基础模块,然后是高端模块,课程类型要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逐步有序衔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全覆盖,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育人新格局。

3.2 双线融合,再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国内高校的课程体系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基本构成要素,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依据学科建设和教育规律逐步探索建立和总结出来的。因此,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要以课程设置为主要抓手,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来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6]。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可通过大一开设通识基础类和创新创业类基础课程、大二开设学科基础类和创新创业类高阶课程、大三、大四开设专业类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三阶递进”课程体系来构建;“第二课堂”可通过面向学科竞赛的特色类课程、面向论文专利的创新类课程、面向创业实践的创业类课程的“三阶递进”课程体系来构建,从而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线融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3.3 引培并举,打造课程师资和开发队伍

专业化的课程师资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立足点和关键。通过引进理念与实践能力强的一流教师或通过对现有师资进行定期创新创业专题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等,解决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素质短板,从源头上解决课程师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方资源有机融合,组建专业化课程开发队伍,编写适合学校、学生、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校本课程,走专业化建设之路;依托MOOC、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课程资源开放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

4 加强管理,建立规范完整的课程评价系统

结合“内部、外部”二元评价,确定各级评价指标,通过专家问卷等方式优化设置指标权重,并利用优度评价方法,建立完整规范的课程评价系统。确立课程评价、教师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三个一级指标,各一级评价指标占比分别为30%、30%、40%。其中课程评价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二级指标,教师评价包括课程育人、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二级指标,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包括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发明专利、学术论文、技术转让等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占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外部评价则由政府部分、中介机构、学者或同行、学生等主体共同做出。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根据学校定位、专业特点,从知识发展逻辑、课程目标体系、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对象知识基础、教学资源、市场需求等多个维度进行总体设计[7],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化、全链条、全过程开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8],将创意、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从而培养出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