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探讨

徐杰,姜晓峰,朱岗山,王启辰,孙雅丹(1.天津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2.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3.天...

科学与管理编委:陈士俊

科学与管理编委:陈士俊陈士俊,天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中心教授;科学技术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科技法学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天津大...

声音

“中国已经可以把从1到10,从10到100这种放大性的工作做好,需要更多从0到1的原创。希望他们不要只是跟风,什么热门就做什么,而是学会独立判断,真正用好奇心来驱动科学研究。”——2018年12月6日...

海玉琰 在“膜”术界筑梦科技强国

李菡丹有这样一群科技工作者,他们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潜心科研、默默奉献,推动企业乃至行业的每一次发展变革。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中心膜分离技术部负责人海玉琰就是...

新方法实现超强铝合金制备

陈杉天津大学教授何春年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界面置換”分散策略,成功实现了约5纳米的氧化物颗粒在铝合金中的单粒子级均匀分布,从而使所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铝合金在高达500℃的温度下,仍具有史无前例的...

为大国重器高速监测锻造“中国眼”

陈彬 日前,天津大学仿生视觉团队自主研发出高性能感算一体仿生视觉智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该芯片实现了万帧以上的高速智能感知,可作为“电子眼”廣泛应用于高铁等大国重器关键领域。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电气...

国内首家便携可拆卸三轮车问世天津

王 勇日前,国内首家可自行拆卸组装的便携式三轮车技术在天津诞生。该技术的研发者韩宝林工程师,从市场、技术、便捷、实用等各个角度结合人体工程学出发,历时两年,终于于近日,制作出了第一辆纯手工便携可拆装式...

“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韩宝志2015年10月2日,是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120周年的纪念日。对公众来说,天津大学的名字是很熟悉的,天津大学的化工、建筑、管理、精密仪器、机械、土木等学科在全国都有着重要影响,天大毕业生以...

81岁学霸奶奶: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陈了了2018年2月4日,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首场毕业典礼如期举行。这场原本普通的毕业典礼因为其中一位特殊的畢业生——81岁的“学霸奶奶”薛敏修而受到格外关注。为了拿到本科毕业证书,薛敏修奋...

超级电子皮肤问世 天津大学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

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在天津大学诞生

近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精仪学院黄显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柔性电子产业和植入医疗器械的革命性突破。柔性电子器件具有超薄、柔性、可延展的“类皮肤”特性,在能源、医疗、通信...

回归理性的建筑创作——天津大学第26教学楼设计

柏新予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2)0 前 言近些年来笔者参与了很多的校园规划与设计,作为建筑师,笔者时常反思:真正的现代校园建筑是什么?是大尺度,高台阶、大广场?是讲究构图的对称、...

听障女孩,逐梦制造

宋瑞 刘晓艳 徐一洋9月,王一同(前左二)在上课(刘延俊/ 摄)18歲的王一同,是天津大学智能制造与建造大类2023级的一名新生。如果不是她耳朵背后那根不太显眼的线,人们很难发现她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

月神驾到,星聚华科CSL高校星联赛系列报道之二

李楷平个人赛:殴打小朋友本次晋级CSL全国总决赛个人赛的四位选手均在国服超级大师组名列前茅,但由于有WCG冠军宋迎(iG.Xlous,大连理工大学)的存在,其他高手似乎变成了路人。在决赛开打前,媒体中...

一个人与一座城

朱永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很大,浩瀚无边,人海茫茫。世界很小,从一人即可触及众生,从一城即可亲近万物。人和城市,也相辅相成、彼此依存。城市因人而建、因人而兴,人则依城而居、与城共生。大部分人,...

“人工合成生命”获重大突破推开生命之门

3月10日,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大基因的中国科学家在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重大突破成果,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这意味着,非生命物质与生命之间的界限已经打开,“设计生命、再造...

大变革时代呼唤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

文 | 本刊记者 王湘蓉当下,全球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的产生、深化和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各领域的形态也正在被重塑。教育是被变革广泛影响的重要领域,教育本身既...

冯骥才:我人生接过的最后一件大事是教育

李香玉2001年,冯骥才受聘于天津大学。2005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正式落成。自此,他的生命中除了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又增添了教育这驾“马车”。对于自己的教育生涯,冯骥才曾写道:“...

天大教授曹楚生院士:人生追着江河走

天大教授曹楚生院士:人生追着江河走文 | 通讯员 靳莹他设计的许多大坝,作为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迄今运行良好。作为全国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他当之无愧。从淮河,到黄河,再到长江,中国现代坝工设计的...

在创新创业中彰显“一流”活力——访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

文 | 本刊记者 姜乃强在创新创业中彰显“一流”活力——访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文 | 本刊记者 姜乃强伴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在稳步推进。如何通过激发...

DNA存储又一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团队将十幅敦煌壁画存储于DNA

信息技术出现并不断发展以后,数据真正成为了一种新型生产资料,不过,它的爆炸式增长也让存储成为新的挑战,基于硅材料的计算机存储方式逐渐变得难以应对。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DNA存储以作为下一代的数据存储方...

宋昆:对“天大学派”的坚守与创新

文/徐庆群采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宋昆教授,源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日本专家青木信夫先生。2019年我采访了青木信夫,并且撰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20年第7期。这次采访让我印象...

“海燕”水下滑翔机20年形成谱系化发展

文/杨绍琼杨绍琼,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无人系统技术》青年编委关于天津大学在“海燕”水下滑翔机及其海试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从3个方面简要介绍,包括“海燕”...

外国专家走进乡村学校做科普

文/张晓 马欣 图/张晓 杨超颖 王立爽 王丽丹2020年9—11月,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与VIPKID组织了多位外国专家到各地小学进行科普讲座。本期“看中国”呈现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西格...

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文/徐家伟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病毒鉴定(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近日,一份长达123页的举报材料在网络热传。作者为天津大学化工专业原硕士研究生吕翔,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