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抗战时期《大公报》的编辑记者们

刘永加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唯一拥有百年报龄的报纸,其于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唯一获得国际...

当我们谈论范长江时,在谈论什么

舒炜范长江对于中国新闻行业,不亚于韩愈对文章、吴道子对绘画的先驱和改革意义。他17岁即怀揣救国忧民之初心走出封建家庭,以一杆笔纵横于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民族解放疆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使命倾心倾情...

报纸上的爱恨情仇

□ 储文静王映霞和郁达夫民国人像是在报纸上谈恋爱:订婚结婚都要登报。俗话说,秀恩爱,死得快。我们无法确认当年登报的男男女女是否携手走过一生,但是当他们郑重地向世人告知恋情时,大部分人还是怀着美好憧憬的...

民国报纸中那些绝妙标题

刘继兴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上午,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大吃一惊,待看完全文,继而发出会心的微笑。原来,有人针对丰先生《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进行评...

徐盈、子岗和城北

○ 胡天培本文写的是三个人物,徐盈、子岗是父母,城北是儿子。徐盈、子岗是驰骋上世纪新闻界三四十年代以至50年代的名记者,城北是知名的京味文化学者和作家。1965年春季的一天,住在同院的冯亦代先生突然问...

许君远二题

○眉 睫许君远(1902-1962),河北安国人。现代作家、著名报人、翻译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与废名、梁遇春、石民、张友松等同学。二三十年代,在北平文艺界较为活跃,经常在《现代评论...

以笔为戈的“女剑客”彭子冈

彭子冈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大公报》为阵地为党工作,是一名潜伏在白区的红色记者。自1941年起,彭子冈在重庆采写了近百篇刻画社会生活、揭露统治黑暗的通讯报道。由于国民党管控报纸,《大公报》(...

范长江,报道长征真相第一人

高善罡年轻时的范长江。1935年7月14日,年仅26岁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中断了川南采写之行,转而开始了从四川成都到内蒙古包头的西北旅行考察。历时十个月、行程万余里,他一路走一路写,许多报道成为国人...

“四不”办报,“三骂”成名

高善罡张季鸾。大公报主笔张季鸾1941年9月去世后,在当时的中国政坛引起不小的动静。重庆新闻界和社会各界人士1000多人参加公祭大会;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秦邦宪、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发出唁电,毛泽东...

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新闻职业化尝试

王凯尧摘要:职业化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产生区隔的过程。在區隔的过程中,该职业标示自己的活动范围、人际交往网络与专业知识技能,三者共同构成新闻场域。职业认同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被视作新闻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标...

启迪、重构与完善——南京国民政府后期(1945-1948)新闻界社会启蒙责任探析

宋扬 天津师范大学纵观历史,大众媒介可谓开风气、开民智的点睛之笔。如媒介环境学派所言媒介并非是中性的,其对社会和人类文化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可被看为创造媒介影响的施令官;新闻界,则是生成媒介...

解读双重语境下的新记《大公报》——基于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

文/杨晓旭“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百年《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莫过于1926年至1949年,即所谓的“新记”时期。“194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大公报》为最佳外国报纸:在中国遭遇国内外严...

吕碧城:风华绝代的民国“剩女”

吕碧城堪称民国第一奇女子:身为红粉,而有巾帼女豪之誉,一生伤怀国是,关怀民瘼,痛恨黑暗,同情弱小。她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还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

忽然看到爱

叶特生有位朋友一直活在悲愤之中:他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变成终身重度残废;他当时刚从研究所毕业,开始工作不久,大好事业等待开创,全家却突然陷入困境,他必须放弃前途,全力照顧父亲。他心中怨恨,非告倒这名违规...

微信约九七翁方汉奇先生记

李建新在新闻学、新闻史研究的道路上能够得到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的指点,是荣为一生的幸事。至少是在10年前,年事已高的方先生遵学校、家人和众多弟子之劝,基本不再笔耕,特殊情况、特殊事件接受采訪或者通过镜头...

秉志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

1902年秉志考入河南大学堂,1909年考取第一届官费留学生,赴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1920年秉志回国后,从事生物科学的教学、科研和组织领导工作。1921年他在...

金庸:独立报人笔护公平

查良镛(金庸)不但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还是知名报人,毕生从事新闻工作。他先后在杭州《东南日报》、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任职记者、翻译和编辑。1959年,他创办香港《明报》,之后再办...

金庸:独立报人 笔护公平

查良镛(金庸)不但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还是知名报人,毕生从事新闻工作。他先后在杭州《东南日报》、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任职记者、翻译和编辑。1959年,他创办香港《明报》,之后再办...

怀念曾敏之先生

本刊名誉社长,海内外著名报人、作家、诗人曾敏之先生简历曾敏之,1917年10月出生,原籍广东梅县,落籍于广西罗城。历任大公报桂馆、渝馆、港馆记者,探访主任、特派员等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为大后方...

民国前期1912—1927年湖南社会卫生组织团体在防治瘟疫中的贡献

杨鹏程 朱玲摘 要: 民国前期(1912-1927年)湖南政局混乱,战争频繁,经济凋敝,瘟疫肆虐。北洋政府颁布过一些防治疫病和推行公共卫生教育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这一时期湖南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在面向大...

南开中学曾因疫情延迟开学

胡荣华因为疫情延缓开学,历史上不乏先例。1911年2月17日,天津《大公报》刊出一则启事,其中称:“谕诸生知悉:现因时疫流行,蔓延至津,中其毒者每至一家不保,势颇可畏。我堂平日虽讲卫生,然际此传染剧烈...

九十年前的一段石峁记忆

邵晶1958年的“石峁山遗址”调查记录是目前所知关于石峁遗址最早的一次专业记录。实际上,关于石峁遗址的“模糊”记忆可以早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一些外文论著中出现了“来自陕西‘榆林府的中国古玉”,现...

“流萤”扑火

谭娅摘要:1943年在对河南大饥荒报道集体失声的新闻界,一份发表于实力雄厚的重庆《大公报》——《豫灾实录》,和十几篇发表于河南民营《前锋报》的通讯——后集册为《豫灾剪影》挺身而出为历史负责,两份报道的...

浅论市场经济新时代下我国报业的角色定位

张千+盛道利+莫强安摘 要:作为一份有着百年历史的近现代报刊,在当代中国,《大公报》引发了包括传媒界、政府官方、文化界等各方的持续性关注。建国后,对《大公报》历史地位进行过多次争论,褒贬参半、毁誉兼有...

《大公报》“星期论文”中的意见领袖研究

李佳摘 要:《大公报》在1934年创办的星期论文专栏论述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领域,其思想既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又具有救世的现实意义。星期论文借助意见领袖的威望扩大了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同...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