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廊坊市文物管理处,河北 廊坊 065000)

1 加强雄安地域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前提。雄安地域处于冀中平原的腹地京、津、保三角的中心地带,其境内的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管理人员要提前考察周边的地形环境,明确雄安地域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从近几年发展趋势来看,雄安地域具有农业经济和渔猎经济并重的发展特点,为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古代雄安地域主要以农耕为主,而且置身于民族冲突战争的前沿。战争和移民两大因素影响了当地的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技术人员要注重雄安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发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为雄安地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与自然环境中持续存在的地区文化,为什幺常说京津冀文脉相通,通就通在燕赵文化。雄安地域的历史文化作为燕赵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要明确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雄安地域文化与燕赵文化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循各项保护原则,有效拓展雄安地域历史文化视野,坚持历史和现实有效统一。从多种角度了解雄安地域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雄安地域文化的精髓,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以便为雄安地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技术人员要根据雄安地域的建设规模,提供优质化的管理与服务,为实现疏散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功能定位而服务。创新科学有效的发展理念,明确雄安地域发展目标,定期优化资源设备,树立安全保护意识,为新区的长远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服务。

2 加强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保护策略

燕赵文化是促进雄安地域文化研究、保护和升华的母体。从地缘结构发展来看,雄安地域属燕赵文化圈,当前雄安地域商周时期遗存20余处,有重要的遗物发现。雄安地域古为燕国辖境,燕桓侯曾迁都临易(今容城县城东14千米的晾马台乡南阳村)。战国时期,赵国灭中山,得今安新之地,奠定以雄安地域为基础的格局。当时的燕南古长城将燕赵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因此,雄安地域文化能够充分凸显出燕赵文化的特质,《图经》称:“风土多寒士,轻生而尚义,有荆轲之遗风。”燕赵思想家是燕赵思想文化的传承。战国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荀子着力发挥了儒家经世济用的思想。水秀人灵的白洋淀,还孕育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文学群体。众多革命文艺工作者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创造了大量的文学小说,为雄安地域历史文化保护与研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依据。无论从燕赵文化的视角分析,还是从雄安规划建设规模来看,采取有效方案研究保护雄安地域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1 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

雄安历史文化保护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技术人员要将历史文化特点与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从细节问题抓起,加大研究保护力度,明确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的基本构造及发展趋势。研究要着力于揭示雄安历史文化的精神特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规划建设和文化宣传。首先要突出雄安地域内在文化和文物发现,拓展信息资料的发现渠道。从史书、方志、民间收藏中寻找线索,制定全面的保护方案,为雄安区域的长远性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

2.2 对白洋淀实施自然原生态保护

白洋淀是人工湖泊,也是文化自然湖泊,历史上白洋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能够充分体现历史文化特征。在淀区和湖边(含高阳和任丘)有130多个始建于北宋的村庄,这些村庄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这是雄安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村庄拆迁和新区域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对村落的结构布局及居民的日常活动场所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对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对原有面貌保存较好的村落进行整体性规划调整,全面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由于白洋淀资源的分割、旅游开发对自然原生态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管理人员在历史文化保护中要始终坚持治理修复的方针。对白洋淀要进行适度清淤和填补,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2.3 重视挖掘民族融合的地域文化

历史上雄安地域战争比较频繁,特别是宋辽兵争留下了许多军事遗存,诸如地道、关隘等。这里遗留的历史文化更加值得保护,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重视挖掘民族融合的地域文化。宋辽对峙时,在雄州、霸州设有双方贸易往来的榷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个村庄聚落,如雄县米家务是北宋熙宁年间设置的榷场,马务头、道务则是榷场收税的所在地。宋辽澶渊之盟以后,使边境出现近百年的和平发展,民族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进。雄安地域历史文化具有包容开放的历史文化精神,内地移民与原住民交融是历史文化融合的基本特点,尤其是明代从山西迁来大量移民建村定居。在雄安地域建设发展中要保留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局部村落进行改造,对这一地域一些民俗、民间传说及文化进行融合,对地域文化进行安全保护、挖掘收集。

2.4 定期优化保护人文资源

各个朝代的文化名人都是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着作文献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被文化学者称为文化传承的大传统。雄安区域历史文化主要以容城三贤孙奇逢、刘因、杨继盛为代表,他们的着述已有多种版本面世。河北省大型历史文化丛书《燕赵文库》正在对他们的着作进行补充和检测。目前需要继续搜集遗留历史资料,对他们的故里、祖居及具体遗址进行准确登记,比如刘因墓、杨继盛祠堂等,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安全保护。民国时期,雄安区域不少着名作家对后代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近代的名人在学界影响颇为深远,离我们年代又较近,他们的故里、祖居、旧居以及文化留存较为详细,主要包括历史书籍、资料等。眼下还没有全面认识到其应用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雄安地域历史文化必将发挥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地区管理人员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研究与保护。周边各县也要重视发现和保护与雄安地域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衔接,才能及时实现文化的传承。

2.5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雄安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分关键。雄安地域内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人员在文化保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工艺的传承,而且要对物质载体、文化要素、生产制作材料进行准确搜集和保护,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保护策略,从中体现出工艺建筑精神理念。以白洋淀造船为例,目前淀区有木船七千余只,这些木船体现出了工艺特色。技术人员要根据木船分类进行统一管理保护,既要保护木船,也要严格监测造船场地。对木船的制造历史进行梳理,还原造船技术的演化,培养优秀的专业保护人员,以音像为载体,准确记录各项信息,记录他们造船的生涯、经历及完美的工匠精神,体现出悠久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管理过程,技术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对雄安地域历史文化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分类,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色,加大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力度,才能营造出和谐的雄安地域环境。■

[1]田钰莹,潘卓,张小升.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文化艺人传承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2):115-117.

[2]田林,马全宝.雄安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活力复兴[J].人民论坛,2017(24):138-139.

[3]范玉刚.雄安新区的文化空间建构和价值传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8-85.

[4]周振国.加强雄安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J].共产党员(河北),2017(1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