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琪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古镇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被地产开发商开发利用,但其开发手段与目的都对古镇原貌和古镇文化有相当程度的破坏。文章以开发较为成功、保护较为完善的无锡荡口古镇为例,分析保护与更新的矛盾性和实际中的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在保护古镇原生状态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的生活模式,如何进行古镇建筑的再利用和古镇文化的再生与传承。

关键词:古镇;保护;营造;更新

1 江南明清时期古镇现状概述

1.1 现存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分布

不同时期江南所指的具体地理位置是不同的,本文所说的江南指的是在《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一书中定义的“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南岸三角洲地区”,即苏州、常州、嘉兴、湖州、杭州、镇江、无锡、上海这些地区。这些古镇沿水而建,主要是因为水路是当时主要交通路线,所以水网密集区域多为明清时期较繁华的市镇,有复杂的商业体系和频繁的贸易。

1.2 目前被开发与未开发的明清时期江南古镇状态

明清时期的古镇是居住与商贸的地区,古镇被水系贯穿,水网密集使这些市镇贸易频繁,当地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到全国领先地位。同时,江南地区远离政治中心和战争,也为后来江南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江三角洲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江南地区的经济水平依然保持在全国的领先位置,而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中。早在1999年乌镇就开始规划开发古镇旅游业,并于2001年对外开放并开放东栅、西栅景区,从此乌镇成了着名的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接着其他一些开发商开始效仿,模仿乌镇的开发模式,将古镇以文化景点的方式开发,吸引游客,达到宣传与盈利的目的。旅游业成了江南古镇最主要的业态,也是文化、教育、科研与开发盈利中最平衡的支点。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古镇的餐饮业、商业也逐渐发展。细数目前开发的古镇业态大多在旅游、餐饮、住宿、文化与教育的范围内。

目前未被开发的古镇数目较多,其原因有古镇文化可挖掘的深度不够、民居建筑破外严重开发难度大、原住民与开发商的经济纠纷、古镇规模小不足以容纳足够数量的游客等。这些未开发的古镇大都有原住民在内生活,缺乏现代化的天然气、自来水等设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居民无保护意识的改造对古镇的风貌也有一定的破坏,因此,无锡市发布了首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名单,在保证原住民健康生活环境的条件下,保护明清时期的古镇原始风貌。

1.3 江南古镇开发优缺点分析

古镇的开发、开放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性的事情。对古镇进行开发是让古镇复活,让古建筑以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对其进行开放就是向外诉说古镇的历史、文化。同时其带动了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经济收入,提高地区知名度,另一方面传播了地区文化和历史。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一些古镇开发过度,导致了过度地商业化,古镇的原始面貌被破坏,直接成了一条商业街区,破坏了古镇原有的面貌。有些古镇运营缺少维护,加上餐饮业污染严重,反而污染了水系使古镇没落。

一些未开发的古镇虽然一定程度地保存了原有的建筑风貌,但由于当地政府未能及时给予保护,年久失修导致原住民流失,形成了无人村。再加上当地原住民缺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对古镇民居建筑进行拆除重建,以满足自己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导致了古建筑的二次破坏。

2 无锡荡口古镇调研分析

2.1 古镇的区位、布局与业态分析

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面积约20.68万平方米。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

古镇的水系自西北向东南流,并在镇中汇集形成塘。古镇的建筑都依水而建,其布局由水、街、建筑三种元素组合而成。三种元素穿插组合排列,形成荡口古镇的布局关系。通过古镇布局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荡口古镇的交通以水路为主,水路两侧为街道,街道上多为沿街店铺。街道与街道之间架设桥梁,水系两侧可互通。明清时期整个荡口古镇的桥梁有27座之多,可见明清时期的荡口交易频繁、人口密集。

古镇有南北向沿河的两条街道,北侧街道较宽,为主街道,华氏建筑群等广泛分布于这一侧。南侧较窄,现为特产、小吃经营地。

2.2 古镇建筑空间布局与内空间结构分析

古镇内的建筑经过适当的修缮、加固,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古镇建筑主要有三大类:以多进式庭院组成的建筑群,一层、二层店铺形式的建筑群,公共活动建筑群。从建筑形式上看,华氏建筑群整体保留着无锡建筑特有的屏风墙,整个华氏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030平方米,其中包含对外开放的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陈列馆西侧的未能开发的建筑群。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为华氏建筑群第一组,为五间七进院落。院落第一进门厅面阔五间,明间次间等宽,边间稍窄。门厅左右两侧设有门房,门厅后为桥厅,面阔五间,是宅内主人起轿落轿的地方。再往内为堂屋,也称“大厅”,是用来接待宾客和日常活动的地方,大厅后有砖雕门楼,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再往内走是轩厅,这里的轩厅是主人读书写字的地方,前后设有庭院景观,现在后庭院与轩厅之间用砖墙隔开,但依旧环境优雅。主轴线一侧的次轴线分布着各个小间,现为展区,与主轴线不连通。次轴线的右侧则为备弄,备弄主要是方便院落前后的快速穿通和火灾时的快速通道,一般为家中佣人使用。

与常见院落形式不同的是,供起居用的女厅不在主轴线上,而在左侧两条次轴线上,单独与主院落相连接。遗憾的是次轴线的建筑破坏较为严重,目前尚未成功修复。但从未修复的院落中依旧可以看到其建筑布局为并列成排的三进院,分别为门厅、大堂、女厅,大堂二层与女厅二层用廊连接,院落之间通过备弄横向连接贯通。就目前的建筑体量来看,可以推测由于华氏主人的更变,后期的建筑改动较大,最初的建筑体量远远超过现在所见。

主轴线的华氏庭院门厅、桥厅为圆作,大厅、轩厅为扁作。门厅、桥厅五间六界,其中内四界加前后廊柱各一界,柱体涂以深红色漆面防腐。大厅顶部搭设草架,以内四界为主体,内四界前设回顶内轩,轩前为前廊轩,内四界后有后廊。厅内木柱为金丝楠木,以防虫处理。此厅是保存最完整、修缮最少的厅,厅内面积是院内各厅中最大的。其后的廊枋、廊桁上均有彩绘,这种技艺现已失传,无法修复。之后的轩厅内四界边贴用一脊二挥的做法,正贴内四界用抬梁式,大梁上架山界梁,使室内空间呈无柱结构。山界梁上承一斗六升牌科,牌科上架山雾云,大梁下架设梁垫并装饰以蜂头,梁端雕刻,体现主人的身份和次厅在建筑中的特殊地位。

两次轴线建筑由于主人变更等原因,建筑布局改动较大,目前为一座三进院和一座四进院,且都为圆作。这一片主要是主人的生活起居区,建筑较朴素简练。三进院为门厅、堂屋、女厅,四进院为门厅、桥厅、堂屋、女厅,其中堂屋与女厅二层都为起居室,中间用连廊连接相互贯通。门厅、桥厅面阔五间,为三界回顶,前后廊为一界。堂屋五间七界,内四界与前廊加后双步,内四界四柱子落地,脊柱不落地,后双步川童落地。女厅亦是如此。圆作厅朴素简洁,体现主人虽然为士绅但拥有节俭朴素的优良品质。而扁作厅更多的是装饰性作用,一般作为接待客人的堂屋或读书的轩厅使用。

古镇现存以多进院形式的建筑群还有王莘故居与须家米行,主要以圆作为主,其他建筑多以一二层居多,沿街、沿河排布,推测其大多是旧时的店铺,二层为起居层,一层为商铺。

2.3 古镇道路与景观修缮状态

荡口古镇道路保存了完整的旧花岗岩石板,左右两侧设下水道并辅以青砖横向错位排列铺设。整体的铺装设计为了保留原有的古味,只是将新的铺装介入其中,新旧材质形成了一种融合。河道边的栏杆扶手为后期建造,以防止游客失足掉入水中。周边的景观植物主要是香樟树、桂花、柳树等乔木类,辅以迎春、月季、杜鹃等。现在经过商业改造的商铺上还种植了攀爬的爬山虎以营造气氛吸引游客。另外还对古桥栈道做了加固性的修补,外观与原有形式基本一致,并增加了一些公共的广场与走廊供游客歇脚。古镇内还有一些大型广场空间,推测为后期将建筑拆除后建造,江南古镇建筑机理是较为紧密的,很少出现大面积的空地,由于缺乏古镇原貌的资料因此无法断定之前是否有大型公共广场的存在。

3 荡口古镇保护与更新分析总结

3.1 古镇建筑与街道特征保护

荡口古镇的建筑形态并未因旅游业的开发而进行大量的改造,基本是在原有尺度、材料基础上进行小规模、局部性、保护性的修缮,这从一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如华氏建筑群中梁或枋上的彩绘,在没有能力修复的条件下选择保留。建筑内部的一些花窗等构建的损坏,都是请有能力的木作师傅进行雕刻重制。对建筑内部的梁柱进行了分类保护,对有腐蚀与蛀虫的梁柱进行了替换或刷漆防虫防腐处理,而对一些用材精良防虫耐腐的木材,如金丝楠木则依然保留了梁柱的原样,使整个古镇建筑的比例保持协调。现在的一些仿古建筑的比例出现问题,是因各个朝代营造尺度不同,尺度的参考是由可采伐的木材截面的尺度决定的,所以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筑标准,即使是形成体系的《营造法原》也并未给出固定的尺度标准,唯有部件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

在修补建筑的外立面上,主要是使用砂浆和石灰,在基层砂浆层上抹上石灰,江南的季风气候多雨潮湿,时间久了墙体表面会产生霉斑,这种修旧如旧的手法保留了最直观的建筑特征。而现在重建的一些仿古建筑主要使用的是混凝土墙面,墙面不吸水,故不会有霉斑的形成。

古镇街道布局也很有特点,这和古镇的发展历史有关。荡口古镇为明清时期的市镇,主营商业贸易,其建筑依水而建,交通与取水便利,而主道路就依附着建筑并顺着河流贯穿全镇东西。主道路横向延展成蟹爪形的支路,则是在当时等级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大环境下,一般民居建筑的面阔都不可超过三间,导致江南民居朝着建筑纵向延伸,扩大建筑内部空间,从而建筑与建筑之间就形成了弄。江南地区并非政治中心,其建筑排布并没有像北京四合院建筑群一样整齐地排列,而是参差交错的,这导致了蜿蜒曲折的巷道形成。

3.2 古镇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

在荡口古镇能看到较为传统的乡土民居的特点,主要的营造分类有木作、瓦作、石作,其中木作包含的范围较广,有大木作、小木作。大木作是指建筑的梁架结构,是建筑的骨骼。小木作一般有门窗、栏杆、挂落等,是起建筑装饰作用的构建,一般不起承重作用。瓦作以砖、瓦为主,如屋顶、墙面、门楼、花窗等。石作有地铺、牌坊、石桥等。

古镇中还留有零星的木工,通过与师傅的交谈了解到,古镇的木作结构普遍为圆作,因其加工简单、省材料,一般民居中普遍使用。在古镇中找到了一间酱作,其结构有代表性,边贴内四界加前后廊各一界,进深六界,中脊柱落地,左右各为双步。其双步下并未镶嵌楣板,做法较简单,双步与步柱连接处以梁箍柱的做法,在柱上端开胆口仔,对应的梁端挖孔,套在柱子上,梁端出头,同时梁上端应留连机口并留胆,以架桁条与连机。其金童柱与山界梁连接做法亦相同,脊柱与双步连接用聚鱼榫做法,廊川与步柱之间为榫卯的形式插接,廊川一段做榫头,步柱做榫眼,并且交接处做吞肩做法。正贴的柱径比边贴要稍粗些,其中柱不落地成抬梁式,其余与边贴几乎相同,这样的结构在古镇中大量存在。

由于条件有限,对于古镇中的瓦作、石作了解有限,但这一些传统营造技艺被保留下来,使修复的古建有真实感,有历史深度,并富有地域特色,并且对将来古镇的修建改造有指导性的作用。

3.3 新旧生活方式相互融洽

保护古镇更应当以“人”为中心,考虑古镇居民以前如何生活、将来将如何生活,改造后的古镇如何能保持人气,这些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古镇建筑在修复、更新的同时,新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这大大地改变了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产方面,当地的居民将一层店铺作为商铺出租或自营特产,一方面解决了收入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地方特产文化的发展。在生活方面,道路的修整、水系环境的整治、植物绿化、现代化的生活条件,给予了原住民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原住民愿意继续在古镇中生活下去。目前荡口古镇依然能看到很多原住居民在其中生活,说明新旧生活方式已经相容,这种新旧生活方式相互融合的方法也是目前古镇开发中常常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4 结语

在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对古镇的更新与保护更多地需要结合古镇的文化、场地的辐射效应、对区域经济影响等,对保护与更新有更多目的性的规划,这些趋势也将影响古镇保护与更新的功能方向。

参考文献

[1]无锡经济委员会,无锡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无锡县工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无锡太湖文史编纂中心.梅里志·泰伯梅里志[M].北京:中国文化史出版社,2005.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尹盛平.史记:周本纪[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5]雍振华.江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冯贤良.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