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婷

摘 要: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历朝历代文人雅士文房珍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城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辈出、金石篆刻盛行的地方。文章着重就诸城市博物馆馆藏的部分精品印章进行简要赏析。

关键词:诸城市博物馆;文房;印章

中国最早开始普遍使用印章大约是在东周时期,我国的玺印文化及篆刻艺术历史悠久,艺趣盎然,多以金、铜、玉石等为原料雕刻而成。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以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种。我国历朝历代的官印各成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多有差异。官印通常由皇家颁发,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用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为四方形,有鼻纽。官印以外的印章统称私印,而此类印信多见姓名字号印、斋馆印、书简印、收藏鉴赏印等。若是按照篆刻的内容来划分,则可分为名章和闲章。

诸城自古文化渊源深厚,人才辈出,涌现出赵明诚、王锡棨、王绪祖等着名的金石收藏大家,篆刻与金石文化颇盛。因此,诸城市博物馆收藏的古印章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精致的大家之作,今择其一二做鉴赏如下。

王锡棨黄寿山石方章(图1) 清代,诸城市博物馆馆藏二级文物。印为方形,狮纽,通高4.1厘米,印面3.2厘米×3.2厘米,重71.1克。篆刻白文“东武王锡棨印信长寿”。“东武”为诸城的古称。此印用料讲究,雕刻精美。印纽刻一大一小两只狮子,喻义“太师”“少师”。印材使用产自福建省闽侯县寿山素有“石帝”之称的田黄石,通体温润晶莹,清晰灵秀,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

王锡棨(1832—?),字戟门,清代着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大家,诸城市昌城镇王家巴山村人。其父王玮庆、其子王绪祖、其孙王维朴,皆嗜金石,精鉴赏,广为收集钟、鼎、碑、帖、古印、古币等,收藏颇丰。王锡棨虽幼时聪明,但屡试不第,后捐官郎中,补刑部广西司郎中。其博学好古,嗜金石篆刻。尝在北京市肆间购得商代彝器“义己盉”,如获珍宝,遂专筑一室曰“商盉堂”,用于收藏“义己盉”。王锡棨笃好篆刻,收集古印章颇丰,均为历代名印。留世有《泉苑萃珍》《泉货汇考》《邃古客藏古刻录》《金石家题跋存录》《竹香馆吟草》等着作。

清高南阜用酱油青田石方章(图2) 此章为清代书画名家高南阜所用章,章为酱油青田石,白文七字“乱书堆里日高暝”。印面基本呈正方形,通高3.6厘米,印面3.9厘米×4.0厘米,重151.7克。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南阜。55岁时因右手病废,改号废道人、尚左生、丁巳残人等,山东胶县人。清代书画家,也是“扬州八怪”中唯一的北方人。此人一生好古不倦,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篆刻,不受传统限制,生动而富于妙趣。他的毅力惊人,右臂病废后,书画篆刻全用左手,作品朴拙中有生趣,为世人所推崇。他嗜砚,收藏至千余,皆自铭,多半手琢。晚年右手病痹,用左手挥毫,笔愈苍劲老辣,镌“丁巳残人”“尚左生”二印。着有《南阜诗钞》《砚史》。去官为民后,高凤翰曾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55岁右手病残后,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号“后尚左手”,刻制“丁巳残人”石章一枚。他在扬州同“扬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们资助和自己卖画,维持了几年流浪生活。59岁返归故里,8年后病逝。高凤翰在文学艺术诸多领域有为人称道的成就,他的书法、绘画、诗作以及他的篆刻和藏砚都颇有成就。除此章外,诸城市博物馆还收藏有高南阜的根雕花架、诗稿册页,此三件藏品均为馆藏一级文物。

红袄军“元帅右监军印”(图3) 印为铜质,方形,橛纽,通高5.3厘米,印面8.5厘米×8.8厘米,重756克。印文叠篆书体,朱文,六字,印文为“元帅右监军印”,印背右上方刻文“辛卯年”,左方刻“山东淮南行尚书省造”,边刻“元帅右监军印”,印纽顶端刻“上”。1957年3月征集于障北区齐沟乡齐沟村(今辛兴镇齐沟村)。

元帅左右监军职务始创于金代,元代沿袭之,《金史》《元史》中皆可见该职务。依照印文所刻“辛卯年”,应为南宋绍定四年(1231)、金正大八年(1231)、元太宗三年(1231),这一年正月,李全战败而亡。李全,金朝人,汉族,一生反复无常,开始起兵反抗金朝的横征暴敛,后降宋,于宋宝庆三年(1227)因粮草无继降元,后南归,表面附宋,实则阴附蒙古,并于金正大七年(1230)、南宋绍定三年(1230)公开降元,与南宋对峙。《元史·李邦瑞传》中有记载,庚寅年(1230),蒙古派遣李邦瑞出使南宋,来回间“仍谕山东淮南路行尚书省李全护送”,由此可知此印应为红袄军降元后元朝所铸官印,但是根据纪年及元帅右监军之职应不是李全所用,可能为李全部将之印。

根据《宋史通鉴》和《金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宋嘉定四年至八年(1211—1215),山东农民起义军红袄军首领杨安儿战死于栖霞东海内,其妹杨妙真号称“杨四娘子”,接管义军,替兄带兵出征,屯兵莒县磨旗山,招兵买马。后与潍州李全等合兵一处,义军力量重新壮大起来。宋嘉定八年至十二年,也就是金贞祐三年至兴定三年(1215—1219)收复了密州(诸城)、莒州、日照等12州70余城并归附南宋。后又叛宋降元,并助元军攻宋。南宋绍定四年(1231)、金正大八年(1231),李全在新塘被宋军乱枪刺死。而杨妙真则率众返回了山东故地,此次农民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此印背右上方所刻“辛卯年”,正是李全所率红袄军正式降元后的第二年,印上只记年号,未记国号。

诸城,即密州治所所在地,据清《诸城县志》记载,诸城乃当时宋、元、金与红袄军战斗周旋的地区之一。红袄军“元帅右监军印”的发现,对研究宋、元、金时期的历史、红袄军斗争史及其活动区域和他们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鹰扬将军章”印(图4) 印铜铸,高2.6厘米,印面2.5厘米×2.5厘米,重70克。印龟纽,龟首上仰,四足立于印背上,印体平台状,印面方形,铸白文篆体“鹰扬将军章”。

此印铸造较厚重,龟身两侧平齐,与魏晋早期的印章有所不同,印文的凿刻风格与十六国、南朝印类似,所以应属东晋官印之一。

鹰扬将军,属于杂号武官名,始见于魏国。《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注引《魏书》魏明帝时,说文钦“转为庐江太守、鹰扬将军”。两晋南北朝时期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鹰扬将军之职。魏、晋、南朝宋及后魏时此官皆居五品。在晋与南朝时期,此官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晋多为兼领刺史的方镇,地位较高,而南朝梁时则为八班中第三班,地位较低。

“陆宣公四十一世孙”印(图5),印铜铸,高1.8厘米,宽2.4厘米,印面2.4厘米×2.4厘米,桥形纽,印面方形,铸朱文“陆宣公四十一世孙”。

陆宣公,即陆贽(754—805),字敬舆,吴郡嘉兴人,是唐代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有名的儒者。曾祖父陆齐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吴郡吴县徙居嘉兴县,其子孙遂入籍嘉兴。大历八年(773)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唐德宗即位后,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两年后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805)卒于任所,谥号宣,所以后世称之为陆宣公。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旧唐书·陆贽传》赞陆贽“颇勤儒学”,苏轼称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宋儒杨时、陆九渊称其“学问纯粹”;明代王世贞称“其学问之纯粹,盖三百年来一人而已”。陆贽的骈文是一种独特的“散骈”,即一种介于骈、散之间的文体,在“经世致用、正实切事”这一点上具有“古文”特质要多于通常意义上的“骈文”性质。钱钟书曾经指出“陆贽之文既异于唐人骈文,又不同于宋人四六”。宋代的古文大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都曾将陆文作为学习的榜样,其中以苏轼最有代表性。陆贽之文实开宋四六的先河,泽被后世久远。由印文“陆宣公四十一世孙”推断,此印应制于明清之际。

八思巴文印(图6) 印直纽,纽有一圆形穿孔,印面方形,铸朱文,为篆文八思巴文,可音译为“福禄”,应为私印。印高2.5厘米,宽2.5厘米,印面2.5厘米×2.5厘米,重40克。

八思巴文为元代藏族着名学者、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奉忽必烈的敕命所创。八思巴文为竖写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共有41个字母。八思巴文先创“正体”,后创“篆体”(名曰“篆体”字,实为方块字),后来逐步趋于完美。八思巴文初创时,叫“蒙古藏字”,后又改称“蒙古字”。元史称八思巴文为“元国字”“元国书”“蒙古国字”“蒙古国书”等。后来有人因八思巴文字形方正而称其为“方块字”“方体字”和“篆体”字。八思巴文字形整齐、匀称、美观,是我国书法界的瑰宝。八思巴文创制后,即有学者用来转写藏文,两者字母和元音符号都能一一对应。但是,在转写藏文时,仍然遵守八思巴文规律—竖写;字行从左至右排列;四个元音符号一律置于字母行间、基字之下,不另标在字母之外;每个单字,各字母之间必须有一笔上下连接。

兽形铜套印(图7) 一套三枚。最大者高3.9厘米,宽2.5厘米,印面2.5厘米×2.5厘米,刻白文“汝南郡决曹椽周燕印”。中高2.5厘米,宽1.6厘米,印面1.6厘米×1.6厘米,白文“周燕”。最小者高1厘米,宽1.2厘米,印面1.2厘米×1.2厘米,印文不识。均为铜质,方印,兽形纽,印面方形。

汝南郡,汉高祖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东汉移至平舆。其辖境大致在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其所辖区域现大部分在河南驻马店地区及信阳地区北部、周口地区西南部、漯河市南部和安徽阜阳太和等地方。唐乾元元年(758),改汝南郡为豫州。“决曹掾”为官职名,专职司法,郡太守属官。

周燕疑生活在西汉宣帝时。据史料记载,汝南安城周氏系名门望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氏,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后稷……武王克商,十一世,平王迁都王城,河南县是也。平王少子烈,食采汝坟……秦灭周,并其地为汝南郡,遂姓周氏,家于汝南。仁,字季房,汉兴,续周之嗣,复封汝坟侯,赐号正公,以汝坟下湿,徙于安城。”可见,周氏的祖先乃周平王少子烈封。秦灭周后,烈的子孙在汝南繁衍生息。汉承秦,后裔周仁封汝南郡之汝坟县,后周氏迁封郡之安城县。周燕的事迹收录在他的后代周嘉传中。《后汉书·周嘉传》中载:“高祖父燕,宣帝时为郡决曹掾。太守欲枉杀人,燕谏不听,遂杀囚而黜燕。囚家守阙称冤。诏遣覆考,燕见太守曰:‘愿谨定文书,皆着燕名,府君但言时病而已。出谓掾史曰:‘诸君被问,悉当以罪推燕。如有一言及于府君,燕手剑相刃。使者乃收燕系狱。屡被掠楚,辞无屈挠。当下蚕室,乃叹曰:‘我平王之后,正公玄孙,岂可以刀锯之余下见先君?遂不食而死。”周燕在故里任卑职决曹掾,乃为太守之僚属。他不但洗雪他人冤屈,冒名顶罪,而且宁死不受辱。他以这种极其悲壮的方式劝谏太守,在当时以重名节为价值取向的社会氛围里,为汝南郡周氏一族博得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赵华锡,栾凤功.元帅左(右)监军印考[J].中国历史文物,2002(1):27-29.

[2]王宁.诸城博物馆藏金代监军印释文小考[J].中国历史文物,2005(4):20-21.

[3]王德朋.诸城博物馆藏元帅右监军印再考[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