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琳 冯舒

摘 要:明清皇家陵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史研究、宣传过程中更多的是着重向世人展示明清两朝皇家陵寝的建筑形式、规制、丧葬形式、陪葬规制、早期盗墓与后期保护及开发等,外部建筑装饰图案研究方面几乎处于空白。文章以明清皇家陵寝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为例,通过对清东陵古建筑内、外部结构中的天花、梁枋、山花、瓦当、墙体等的装饰图案进行象征分析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对清东陵装饰文化的文脉传承,也是变相对河北唐山地区历史现存古建筑装饰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形式美;图案艺术;符号象征;古建筑装饰;装饰图案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5.047

经过实地考察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地区,普查到现存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建筑—清东陵。清东陵是河北省乃至我国历史上现存规制最宏伟、体系最完整、布构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极高的艺术及科学研究价值,也是屈指可数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于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4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对清东陵有极高的评价,清东陵古建筑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各陵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前朝后寝,规模宏大,极具研究价值。通过此次考察,在此建筑内、外部结构装饰中找寻古建筑装饰图案之美。

1 砖雕石刻装饰图案的表现形式美

一座建筑中,砖石雕刻是最为重要的装饰手段,就地取材的古建筑砖雕石刻艺术,对于处理原材料的本源色有自己独特的技巧,还能够巧妙地融于建筑整体中。雕刻的装饰图案如同绘画作品一般,别出心裁,增添了古香古色的氛围。清东陵建筑中的砖雕石刻装饰既具备大气、华丽的风格,又兼备细腻的特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代表皇家风范。

该建筑外部砖石雕刻数量较多,本文筛选出较有特色的砖雕石刻图案进行分析。进入清东陵建筑群,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石作牌楼门。牌楼门由五座小门楼、六根立柱紧密连接组合而成,每根立柱下方均有四个与地面成90度垂直的面,分别雕刻不同图案。第一面雕刻蜿蜒盘曲有上升之意的龙,作为石面主体的龙嘴中叼着一株枝叶繁茂的花卉,有吉祥美好的寓意,画面其余部分均填充卷草、祥云图案。第二面为第一面的镜像雕饰。第三面雕刻两只狮子,狮子象征智慧、力量、王权、尊严,是我国传统图案中常采用的类型。两只狮子中间有一个用丝带包裹着的绣球,丝带悠长,绵延不绝,两只狮子嘴中叼着延续出来的飘逸丝带,空白位置雕刻排列整齐的铜钱纹样,表示对往生后拥有大量金钱的向往。第四面采用代表皇家的龙,以一条升龙为装饰主体,整体包裹在片片祥云之中,层层凹凸的面,雕饰工艺极其繁杂,表示对极乐世界美好生活的期盼,具有祈福之意(图1)。四种图案纹样装饰着整座牌楼门底座。牌楼门较高位置的砖石建筑形似木作梁枋结构,正下方的枋用一整两破旋子彩画图案装饰,枋心为一字枋心,其余位置均用祥云、卷云图案整齐排放装饰。古人对砖石雕饰的掌握及设计图案的能力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在古代,工匠们利用砖料解决了密不透风的建筑空气循环的难题,通风口的作用是促进室内外的空气流通,空气从底部进入,围绕柱子从顶部通风口排出,既保证了空气循环,又一定程度调节建筑墙体附近木柱的湿度,保持干燥。为了美观,一般在通风口处镶嵌镂空不同图案的砖石进行装饰,在古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极具艺术研究价值,图案灵巧、生动,寓意非凡。通过普查调研、分析整理,发现清东陵建筑通风口雕饰具有美好寓意的花卉图案较多(图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图2中的图案分两行进行分析:第一行第一个三片叶子前后雕饰,遮挡的果实推测为具有多子多福之意的石榴,具有祈福的寓意;由于该建筑经历百年的风霜雨雪,部分装饰图案已经遭到破坏,推测第二个图案为具有美好寓意的五瓣花朵的花卉图案;第三个主体图案缺失严重,只能推测为大叶花卉图案;第四个图案为多层小花瓣层层叠放、具有多福多寿寓意的菊花纹样;第五个图案为带叶葡萄,佛教中菩萨手中摆放葡萄表示五谷丰登,此外,枝繁叶茂的葡萄果实累累,也具有期盼子孙后代延绵不绝、家和万事兴的祈福寓意,是当时喜闻乐见的装饰图案题材;第六个图案为牡丹花卉,具有富丽华贵的寓意;第七个装饰图案为代表五福的五瓣花卉,枝繁茂盛;古建筑中装饰图案所在建筑位置不同,呈现出的装饰图案也会有一定差别,通风口装饰图案多以花卉图案呈现,动物题材较少,第八个图案为蝙蝠抱桃,蝙蝠象征好运、幸福与象征长寿之意的桃子相互呼应。第二行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抱叶牡丹形象,花瓣前后交错雕刻,工艺精湛,雍容华贵,别具风格,也凸显了皇家的建筑装饰特色。

在清东陵帝后的陵寝石五供、须弥座上雕饰许多有特色的图案。例如,佛八宝即象征佛陀教诲权威的宝伞、象征慧眼的宝鱼、象征灵魂永生的宝瓶、象征纯洁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佛法音闻四方的白海螺、象征吉祥的吉祥结、象征修成正果的胜利幢以及具有永不停息之意的金法轮;暗八仙图案创意来源于八仙手中所用法器,即铁拐李具有救济众生和长寿之意的葫芦、汉钟离有长寿和绝境逢生之意的团扇、吕洞宾能斩妖除魔避邪的宝剑、何仙姑的冰清玉洁的莲花、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能占卜未来的渔鼓、韩湘子寓意生机勃勃的笛子、曹国舅的阴阳板。

与外围、地上建筑相比,地宫中的装饰雕刻题材多为宗教信仰文化,如佛教、道教、萨满教等装饰性图案。乾隆帝的裕陵地宫中布满经文、佛像等装饰图案,主要图案有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五方佛、三十五佛、五欲供、狮子驮瓶、执壶、宝珠等以及29464个藏文和647个梵文;慈禧地宫的多重拱门的门楣上的装饰图案使用代表皇家的图腾龙、凤,除了采用具有祈福之意的法器、佛像、佛八宝等之外,还雕饰了不同样式的植物纹样,如变形后的卷草图案、宝剑头、卷云等,庄严不失静谧。

2 木作彩画装饰图案的表现形式美

清朝中后期的彩画继承清初期以及明代的彩画风格。此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各方面发展迅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构图、用色、装饰图案,彩画艺术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清东陵建筑多采用象征皇权的高规格和玺彩画及旋子彩画来装饰木作。

和玺彩画一般由枋心、藻头、箍头、副箍头、盒子组成,并在结构中画枋心线、岔口线、藻头圭线、皮条圭线、箍头线以及盒子线进行区域划分;多采用龙凤作为装饰图案,大量使用金粉装饰线条,根据金粉的用量、装饰图案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种类,以一条倒“M”圭线作为和玺彩画的标志,独具特色(图3)。清东陵殿内的彩画保存完好,图案丰富,大量使用金粉勾勒彩画中的线条。枋心中有多边曲形作为装饰,里面画着左右对称的蝙蝠,寓意福来,正中间由“卐”字变形组合而成的具有吉祥、祈福寓意的传统文字纹样进行装饰,其余部分填充铜钱纹样;藻头用代表皇家身份的龙雕饰,头部朝下为降龙,也称“回升龙”或“倒挂龙”,周围装饰着宝珠、卷云、轱辘草、缠枝纹;箍头装饰上下对称的蝙蝠以及寿字纹;盒子中雕饰具有祈福寓意的祥云;垫板装饰嘴叼吉祥结的蝙蝠以及象征福瑞之意的卷云图案。除此之外,还有较为特殊的和玺彩画结构,根据梁、枋的长度,将整个枋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别装饰有上升之意的龙(升龙)、缓慢行走的龙(行龙)、呈下降趋势的龙(降龙)等不同形态的龙图腾,彰显墓主人的身份地位。

旋子彩画由枋心、藻头、箍头、副箍头、盒子组成,与和玺彩画相比较,不同的是将倒“M”圭线换成普通的线进行装饰,即“<”形的岔口线,且均未大量运用金色粉末描边装饰,只是将旋花的旋眼等重要部位用金粉勾勒或填充装饰。旋子彩画是仅次于代表皇家身份的和玺彩画,品类众多。旋花的一周花瓣由八瓣加到十至十二瓣,以一整两破的形式为主,即一整个旋花和两个一半的旋花图案。旋花图案变形,生成不同类型的图案,如“喜相逢”“一整两破加一路”“勾丝咬”“一整两破加两路”等。根据装饰纹样图案和用金粉装饰部位的不同,可将旋子彩画分为不同种类。清东陵古建筑内部梁枋木作彩画基本以墨线小点金和雅五墨为主(图4),枋心并未有任何装饰图案,藻头为一整两破旋花图案,盒子装饰为整支花盒子和栀子花,旋眼用金粉填充,垫板装饰金色的轱辘草和宝剑头似的卷云,顶部藻井中方形区域装饰多瓣花卉图案并用金线勾勒填充,四角描绘彩色的“寿”字和具有同样寓意的蝙蝠图案。

3 建筑装饰纹样种类

清东陵陵寝建筑中有大量装饰性石雕、砖雕、彩画等,分为动物纹样、传统吉祥纹样、植物纹样等。第一类为动物纹样。古代皇室将龙凤视为吉祥的最高代表,也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中龙为阳、凤为阴,昭示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其他动物纹样如代表祥瑞之意的狮子、吉祥寓意的麒麟、温顺的骆驼、代表太平的大象、自由寓意的天马、长寿的龟、富贵的鹤等珍禽瑞兽也被广泛运用。第二类为传统吉祥纹样。佛教、道教等题材的代表性装饰图案被大量运用于清东陵的陵寝建筑当中。佛八宝、暗八仙、博古纹、琴棋书画图案等图形的雕刻也被大量运用于装饰陵寝建筑,具有祈福、纳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文化氛围。第三类为植物纹样。象征富贵的牡丹花、象征和乐的百合花、象征纯洁的荷花、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果实等被广泛运用于雕饰当中,这些寓意美满的植物是帝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楼庆西.装饰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楼庆西.雕梁画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7-42.

[3]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49-92.

[4]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9-26.

[5]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8-82.

[6]乙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28-52.

[7]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雕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58-79.

[8]张道一,郭廉夫.古代建筑雕刻纹饰:草木花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5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