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利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0 引言

中原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尤其曾为八朝古都的开封自古多出书画名流,被启功先生赞为“中原第一笔”的刘庚三先生当数其中的翘楚。

刘庚三,1923年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幼读私塾,1946年到开封谋生,1948年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开封市政府、开封市零售公司与开封市百货公司等单位从事文职工作,1984年离休,1993年辞世,享年70岁。先生生前为开封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开封分校教授等。先生终生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执着于砚田达数十春秋,寒暑无间,其功力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先生以楷书、行书见长,尤以榜书为最。其创立的“颜变体”端庄秀丽,清雅大方,厚重有力,法度严谨,结构匀称,功力深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先生生前在书法艺术与做人方面都堪称楷模,受人尊敬。

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有幸受教于先生,对其为人、习书之道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弘扬国粹的今天,笔者根据碎片化回忆整理撰写此文,以期对今人学书有所启发。同时,也算是对这位德艺双馨的中原书坛名家最好的纪念吧!

1 “颜变体”的由来及其特点

刘庚三青年时期便显示出卓越的习书天分。他早年从颜真卿《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等碑帖入手,打下深厚根基,后又融入清末民初天津名家华世奎《两烈女碑》的笔法,推陈出新,并形成独特面目,世称“颜变体”或“颜汴体”①。这种字体与传统“颜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格调的清新脱俗与典雅峭利,以法度严谨,清雅大方,结构匀称为基本特征。概括地讲,它保留了颜字家法中横轻、竖重、捺壮、圆缺捺、鹅头钩与用篆意写楷书的核心精华,同时将华世奎书体进行改造,将“华体”的“巧”变为“峭”。具体进行剖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点、挑的变化。“颜变体”将“华体”三点水的丰满变为细小且缩小挑势。二是横画的变化。横变点,点变横,横少增加顿挫,横多则增大俯仰。三是竖画的变化。多竖的字采用左弧撇、半悬空、紧缩竖点等方法。四是变肩、变宝盖有度的夸张变形。将细笔写得更细,粗笔更加粗壮,但轻不靡弱,重不臃肿,点画的安排既精准到位又不失灵巧活泼。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对“笔断韵未尽”技法的创新成为一大亮点,给人一种细微处见灵动、变化中见精神的艺术效果。当然这只是用笔方面的变化,而结体的处理更显匠心独运。为给欣赏者耳目一新的感觉,避免呆板带来的审美疲劳,“颜变体”采用虚实结合、离心排列、点划加减、断笔颤笔、打破均衡、上不顾下等方式精心安排每个字的结构,显得既典雅峭利,又新颖别致。他还将颜体的左右向心迥抱改为外扩,重在去拙。“颜变体”乍看似“颜”又像“华”,仔细看又与“颜”“华”不同,这种字体削弱了“颜体”的盛气,改变了“华体”的单薄,并在此基础上注入了些许清新婉丽的因子,使“颜体”从“人初见而畏之”变得和蔼可亲、潇洒飘逸,既不失传统,又接近“地气”,使具庙堂之气的“颜体”走下神坛,步入民间,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这种创新,也使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实现了“有效沟通”,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合适的艺术定位与合理的笔墨语言,使书法公共艺术价值彰显的同时具有了更高的姿态(图1),这种审美定位也源于先生对颜真卿和华世奎人品的顶礼膜拜。先生巧妙合理的章法布局堪称一大特色。通常而言,每个字构成小章法,整篇字形成大章法。从先生的书作细观之,章法布局既错综变化又富有条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显得非常和谐整饬,带给人一种简静雅致的美感。

自古学颜书者甚众,但能写出新意者寥寥,更不用说独辟蹊径、开宗立派了。先生以超越前人的勇气与胆略将颜体书写之美推到了极致,构筑了自唐以来楷书的又一座高峰。“颜变体”打破了自颜体形成后千余年来所固守的厚重、质朴、拙美之态,开一代“颜体”峭利、劲健、轻灵之新风。“颜变体”字里行间透溢着“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天凉好个秋”的清爽,同时具有凌空绝壁的峭利、“寥廓江天”的高远与“大江东去”的澎湃,让人赏心悦目,耐人寻味的同时又充满“欲说还休”的慨叹,是颜书“忠臣烈士,道德君子”书品的升华,是“忠义满乾坤”艺术感染力的升腾。这是先生在深悟颜书“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之要义的基础上,穷其一生精力将个人灵性与古人“精华”相融合的结晶,它是“颜体”的继续开拓与发展,为当代书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真可谓写出了古人规格、个人性格与时代风格。启功先生一见到先生作品,便赞赏再三,称其为“中原第一笔”,评价较为客观公允。

2 刘庚三的书法教育理念

先生不仅在习书方面成就突出,而且在书法教育方面成绩卓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人们的思想还趋于封闭保守状态时,先生竟打破世俗偏见开馆授徒,并亲自编写教材,先生超前的思想与过人的胆识由此可见一斑。从岗位上离休后,先生更是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书法艺术的传授上。许多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聚其门下,入室弟子就达50余人。在不断教学的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

一是先生招收学生首重人品。先生认为书品与人品同等重要,人品错位,书品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他把人品教育贯穿于整个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他十分注重对弟子的品德考察,一旦发现弟子中有品德不端者就毫不留情,即时除名。先生教育学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他专门撰写一幅四尺条幅作品提醒弟子,并将此“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有你活着而得到益处”条幅悬挂于厅堂最显眼的位置,以便让前来学习的弟子都能看到。先生一生主攻颜楷,在教学中,他时常晓谕弟子:“颜体书法千年兴旺不衰,继承弘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这一代身上,你们要珍视这份宝贵遗产,不要断档成为历史的罪人。”言罢竟老泪纵横,在座弟子无不动情感慨,随后他再点评学生的作业。先生批改学生作业非常认真严格,从字的点画、结构到篇章布局都仔细对待。一旦发现弟子的问题,批评起来毫不客气,有时简直让人无地自容,有的弟子可能当时非常不理解,但过后还是十分感激的。

二是先生教学富于启发意义。先生住在开封胡同中的一座旧式住宅。房间是卧室兼书房,陈设简陋,除了一张破旧的餐桌与宣纸外,就是学生的书法作业。学生来到先生家,先听他讲与书法相关的奇闻逸事。他喜欢与学生海阔天空地聊,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讲到兴奋处,就吟诵古诗词,使学生无意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先生认为书法艺术必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母体为支撑,书法创作离不开厚重的文化作滋养,离不开对文化的认知与体悟。先生时常叮嘱弟子学习书法要以研习文化为重,切莫本末倒置。他的经典名言是:“书法艺术,既离不开技术层面之技法支撑,更需思想理论层面之境界提升。”在今天看来,他对书法与文化之关系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先生讲课富于启发意义,具体表现在讲课时幽默风趣与巧作比喻。先生在教学中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他认为书法中包含着辩证法思想,如轻重、拙巧、收放、虚实等诸种关系都是辩证法的体现。书法艺术与自然界的法则相吻合,总是在对立统一中追求某种平衡。如他讲授字的结构的收放时,以人的五脏六腑与四肢作比喻。五脏六腑聚集在腹中,而四肢总是伸展的,既贴切生动,又让人明白易解。

三是先生注重教材的编写,主张学书方法要正确。先生编写教材以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与充满趣味性为原则,以便让学生读起来明白晓畅,易于理解与接受。先生总结前人书法教材并结合自己的习书经验编写教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学中他从每个汉字的点画到整个汉字都要亲自示范。他认为习书要专注一家,遍临百家,最终自成一家。他认为个人独特风格的形成必须转益多师,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笔下的艺术语言。他把这一理念渗透于教材的编写中。在学书过程中,他认为方法不对会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远。他时常告诫学生:“学习古人要先入帖,再出帖,基本功不扎实,创新发展很难。学书不能急于求成,浮躁是学书的大敌。临帖看似慢,其实是学书的捷径。”他强调学习古人要辩证吸取,不可亦步亦趋,他要求诸弟子临帖态度要踏实,要心无旁骛。他对当时社会上泛起的所谓“流行风”“现代派”书法思潮很反感,他不许学生盲目跟风,要求弟子守住传统阵地。

四是先生主张学习书法应该为现实服务。他反对为创作而创作的做法,强调应用是学书的前提,进而才有美的要求,二者不可本末倒置。先生认为文字是为交流而产生的,写出来的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懂,才能易于交际,切忌含糊其词。他教育学生运笔要注意提按使转的变化,运笔思路要交代清楚。因此,在作品创作中他要求学生每个汉字从点画到篇章布局都要一丝不苟,他认为字能否写好是水平问题,能否认真书写是态度问题。他多次叮咛学生:“习书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在陶冶性灵中又能学到一套过硬的本领何乐而不为呢?”他认为‘练字’也是‘练志’的过程,开始是为练就一套过硬的技能,久而久之,人的毅力与意志就培养起来了,这实际是他个人学书经历的真实写照。

3 刘庚三安贫乐道的人生情怀

先生对学生的学习虽要求严格,但在生活方面却如慈父一般,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每适逢中秋或春节,他喜欢居家宴请学生,家里总是热闹非凡,也是先生与师母最激动的日子,他总是用最好的酒菜招待学生,结束后还要与学生到照相馆合影留念。时过境迁,每回忆此事,学生总能历历在目。

先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生活极其简朴,平日练字条件十分艰苦。一代大师终生习字创作,竟无一间像样的书房,甚至连一张体面的书案都不具备。完成书作全凭一张小小餐桌。每感作书不便,他常以刘禹锡《陋室铭》的诗句聊以自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还以孔子的弟子颜回自比,颜回吃住十分简单,“一箪食,一瓢饮,(住)在陋巷”,别人不堪其苦,而颜回却以此为乐,颜回的贤德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当别人为他的生存环境感到担忧时,他常自言道:“人之生活环境不能太舒适,太舒适了就会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则会消磨意志,最终一事无成。”这正是《论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思想的真实写照,他的生活理念对今天习书者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先生性格开朗,爱好广泛,不仅能书善画,还酷爱京剧,有空喜欢操琴练嗓,字正腔圆,听者以为颇有几分马派韵味。先生在书法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并未成为他骄傲的资本,相反,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淡泊名利、不事张扬的为人风范。先生晚年正值改革开放之际,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冲击下,艺术品价值由市场衡定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先生虽擅长写字,但平时却不以卖字为生。很多人对此不解。先生却坚持“取资于公,用之于民”的原则,以清高回应请索,非但招收学生不收“束修”,而且对每位造访求字者也从未收取润资,更不会将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敷衍他人。按照他的理解,求字者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们多数为普通百姓,收入不高,为了让书法国粹走入普通百姓中间,让更多人能够欣赏书法艺术,收费有点儿玷污了自己的名声,自己身为国家干部,有工资收入,不以此为生。他的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宗旨,又折射出他固守与耿介的一面。

4 刘庚三“颜变体”的社会影响

“颜变体”一经面世便好评如潮,随着书艺水平的日渐提升,《北京日报》《河南日报》《河北日报》等各大报纸及汕头博物馆、开封博物馆、翰园碑林、黄河碑林等都留下了先生的墨迹,“黄河流域十省文化展”“菏泽市碑碑文”(1989年4月撰写)、“河南人民出版社年历”(1986年撰写)均现先生墨宝。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先生书写的牌匾、门楣、榜书楹联遍布中原各地及外阜名胜之地,其中以开封书店街与寺后街最为集中,成为一道不可多得亮丽的文化景观,至今有不少牌匾仍依稀可辨。

先生辞世后,其独具特色的“颜变体”为世人所珍重,并影响了一大批后学者。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封就出现了第一批最早学习“颜变体”的书法爱好者。为继承先生未竟的书法事业,1993年冬,在众弟子的倡议下,在开封成立了刘庚三书法艺术研究会,以研习、交流“颜变体”为宗旨,并定期举办笔会,开展理论研讨会,邀请名书家授课,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各种书法展览、比赛等。2008年,在先生逝世15周年之际,刘庚三书法艺术研究会出版了《刘庚三书法作品集》,由中国书法协会原主席张海先生亲自题写书名,该书收录了先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旺盛期的作品120余幅,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先生生前的创作风格,是研究和鉴赏“颜变体”不可多得的文字资料。此举不但为“中国书法名城”开封挂牌之际献上了一份厚礼,而且为古都开封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气息。

2013年清明节期间,开封大观书画院举办“翰墨缘——纪念刘庚三先生诞辰90周年暨刘庚三书法艺术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书画作品展”,前来观展的书法爱好者人数众多,展览时间从原定的3天又延长了15天,可见先生在书坛的影响力。如今专门研习“颜变体”的亲传弟子及再传弟子人数众多,众弟子为表达对先生的虔诚之心与景仰之情,将自己的艺名称为“慕三”“敬三”,将闲章刻成“庚三门下”等,这表明“颜变体”已在群众中扎下了深厚的根基。可以说,今日开封书法名城桂冠之获得乃至中原书坛能在全国产生这幺持久的影响力,正是与像先生等一大批书法前辈的影响和薪火相传是分不开的。

岁月荏苒,先生离开我们已将近30年了,先生早年的树蕙滋兰已变成今日的桃李满园。“颜变体”至今仍保持并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不少来自外省市的书法爱好者专程到开封搜寻先生的墨迹进行临摹学习,很多华侨将其墨迹带往美、日、韩等海外诸国,“颜变体”与刘庚三的名字已突破了时空与地域,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书名长同金石寿,翰墨永留天地间”,先生创造的“颜变体”已定格于历史的长河中并化作永恒。看到这幺多人在研习“颜变体”,先生在冥冥之中应可以含笑九泉了。

注释

①有人称为“庚三体”或“颜汴体”,也有人称作“三分半书”,即三分颜真卿、三分华世奎、三分先生自己的书体、半分魏碑。此种字体是经颜体变化而成故称。又因出自古都开封故又称“颜汴体”。还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颜体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