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结桃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0 前言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定义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①,教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意见强调博物馆要深入挖掘博物馆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实践育人作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馆校合作已经成为趋势,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有效方式。在馆校合作方式下,构建一体化馆校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盘活博物馆社教资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1 我国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我国近代第一座为教育兴国、推动学术研究而建立的博物馆,是1905年由张謇建立的南通博物苑。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博物馆事业也逐渐发展,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日益凸显。近几年国家教育相关部门下发文件强调博物馆要与学校合作,挖掘博物馆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经过学校、博物馆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上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②。我国博物馆教育起步较晚,还未构成完整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场馆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馆校合作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深度,未能和各学科形成体系;教学目标单一,停留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爱国情怀范畴;教学实施仅注重实践,缺乏理论性指导;馆校合作城乡不平衡;缺少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没有专门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等。

2 馆校合作视域下宜昌博物馆伍家岗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2.1 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博物馆是展示人类文明的殿堂,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变迁;学校是传递文化知识的课堂,承担着促进人类进步的使命。宜昌博物馆是巴楚文化融合发展的展示平台,作为宜昌名片及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应与当地学校合作,让殿堂与课堂紧密结合,将博物馆资源带到课堂,或由教师和家长带领学生走进馆内学习,探索出一条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助力,推动育人方式的不断转变。将学校的书本知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堂走进殿堂,同时让殿堂走进课堂,构建教育共同体,利用好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在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引领青少年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学好文化课知识。同时,在馆校合作的优良环境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进而提升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2 增强教师开发意识,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化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是使用统一的教科书、参考书,由于脱离生活体系的视角,导致教师教学视角狭窄,知识结构存在不足,普遍都是“拿来主义”,教师只需要利用现成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博物馆的直观性、生动性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伴随着馆校合作热潮,将博物馆资源开发作为课程资源已成共识。山西博物院“时光飞船”博物馆系列教程成为山西省馆校合作课程的蓝本,浙江省博物馆馆校联盟以“十里红妆”非遗课程在全省推广,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馆校合作案例。让博物馆成为学校,让学校成为博物馆,以教材为基点,通过博物馆资源进课堂,让教师分层次、分阶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完成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迁移。通过开发博物馆系列课程,让教师从传统课堂中脱离出来,找准与学科课程的结合点,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再到课程评价的展开都由教师亲身实践,提高课程设计的能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冲击着教师传统的课程意识以及他们习以为常的课程思考方式,丰富他们的课程理论知识,使他们获得行动研究能力③。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课堂更加生动、丰富,教师还需要了解博物馆的历史文化,重建知识结构并运用于课堂,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化。

2.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④。博物馆里的文物是时代的见证,带领学生进入馆内学习或者将馆内资源带到学校课堂,通过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发掘人类文明的智慧,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完整历程,感受生命的力量,从而懂得尊重生命、健康生活。将展品融入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科学探索的过程。例如,在探究为什幺有些生物会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什幺黄鼠狼遇到危险就会放屁、为什幺蒲公英的种子是轻飘飘的等一系列问题时,带领学生走向展品,学生不仅仅是参观,更是带着疑问进行理性探索。从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到提出假设再到检验假设,这一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勤于反思、自主学习、勇于探索、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濒临生物知识的探索,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博物馆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直接地让每门学科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落地,通过精心设计、认真实施、不断调整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经历博物馆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特别是博物馆学习课程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表现,文化课成绩是一项评价标准,但并不是唯一标准。由传统课堂到动态博物馆课堂的转变,让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更加勇于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学生自信心。在自主探索、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学生还能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

2.4 折射时代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博物馆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符号,更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随着时光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文明古国文化没有湮没在历史之中,而是成为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巴楚文化就在此得到碰撞和绵延:昭君文化蕴含的是热爱祖国、团结友好、勇于奉献的精神,历久弥新;纤夫文化蕴含的是团结协作、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延续至今;屈原文化蕴含的是赤诚的爱国情怀、求索的奋斗精神,千古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融入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每一件文物都展示着延绵不绝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历史底蕴,以及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思想品格和价值理念,从而融入民族血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博物馆将这些人物形象、历史故事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博物馆资源走进课堂,不仅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助力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不二选择。通过开展博物馆课程,教师和家长也从中获取知识,重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的构建和教授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3 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3.1 依托博物馆资源,实现课程实施素养化

每一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主题定位,馆内的藏品资源是独一无二的,这些藏品具有时代性、教育性、直观性。依托馆内资源,找准与学科的结合点,以实物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弥补依据教材进行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数学课上讲解轴对称图形、立体几何等知识时,将博物馆内的资源带进课堂,通过实物进行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的立体几何感,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如,语文课上讲解屈原的《离骚》时,依据展览对作者进行介绍,开发相应的主题,通过直观的体验,使屈原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语文不再是简单堆砌在一起的文字,而是通过文字刻画出来的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及史料。博物馆内展品众多,能够与各学科进行衔接,依托馆内资源进行课程开发,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2 加强多方协作,推进课程开发合作化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馆校合作的推手,需要帮助搭建起学校和博物馆稳定沟通的桥梁,同时,为博物馆课程的开发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学校与博物馆可以建立“双师模式”,博物馆专业人员负责基本知识介绍和技能的教授,校内教师负责将知识融合进学科知识进行讲授,保证授课的效果和专业性。还可以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让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家长参与其中。比如,宜昌博物馆与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打造的伍家岗区博物馆系列特色课程,让教师队伍加入到博物馆教育中来,将学校资源与博物馆馆藏特色有机整合,把博物馆的特殊空间转化为学校学习和教研的延伸,通过线上线下主题式课程、知识讲解、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手工DIY、小小讲解员、流动展览进校园等多种教育手段,构建一体化馆校合作机制,引领教师深度学习博物馆资源特色,培养核心素养,让教师成为博物馆教育的行家里手。为了保证博物馆课程内容开发的可行性、有效性、参与性以及长效性,需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博物馆专业人士和学生等的协同力量,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利益诉求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推动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可持续发展。

3.3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推进课程建设结构化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⑤。博物馆资源融入课堂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课程结构,让博物馆课程真正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开发博物馆课程资源时,教师要了解教学的整体结构,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知道“我的学生现在在哪里”“我要领着学生去哪里”以及“我怎样领着学生到达那里”,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纵向衔接与横向联合。同时,教师需要从整体出发,从课程整体上培养学生的关键概念、核心素养,才能清楚明晰、高屋建瓴地教给学生知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在实施课程时要坚持“多把尺子”原则,依据“最近发展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如果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检测,与传统课程评价方式不同。由于博物馆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以要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利用评价的激励性,形成催人向上、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学设计要贴合课标,综合评定,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4 利用多媒体技术,推进课程教授创新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着博物馆教育向数字化转型。在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多媒体设备的介入为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得以在其中开展沉浸式、探究式学习,通过现代化手段,营造出虚拟环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找到合适的体验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博物馆里的藏品是历史文明的见证,有些更是独一无二,尤显珍贵,出于特殊原因有些文物无法对外展示。鉴于此,可以利用VR、元宇宙等现代科技对一些文物进行三维建模,让学生能够全方位、沉浸式、互动化地进行体验。立足于自身特色,宜昌博物馆通过现代技术为观众呈现出“巴楚夷陵”“远古西陵”“开辟鸿蒙”“风情三峡”等系列展览,为馆校合作开发博物馆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巴楚夷陵”道出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丰富多彩,彰显了屈原文化、昭君文化的靓丽多姿。“风情三峡”展示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留下人类劳动创造出的智慧结晶……虚拟博物馆极大地拓展了教育内容,延伸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云参观、元宇宙、云平台等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使博物馆成为学生可随时体验和享受的学习园地。

4 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应用-以“走进屈原”课程为例

宜昌博物馆位于宜昌东站片区,展示了宜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宜昌秭归是屈原故里,馆内有关于屈原的展品,突出巴文化和楚文化特色,体现宜昌地区祖先的文化崇尚。宜昌博物馆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探究式学习,将馆内资源与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衔接,以主题课程“走进屈原”为例,帮助学生走近屈原、了解屈原,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馆校合作更加便捷,别具一格的场馆特色让馆校合作更具风格。

学习方式:线下活动,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①了解戏剧有关知识,关注戏剧冲突。

②分析文本,体会屈原人物形象,分析历史剧中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差异。

③感受屈原文化精神,培养爱国爱民、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了解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赏析文中表现手法,理解历史剧中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差异。

教学过程:

①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与文物对话,通过Flash动画还原人物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与屈原对话,了解屈原故事发生的背景、原因。通过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语文与历史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深刻地体会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②让学生按照《屈原》一文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由教师进行点评,引入文本学习。

③提出问题并按照小组进行讨论,通过探究式学习加深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

④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将屈原精神传承下去。

5 结语

博物馆是知识的殿堂,其中的每一件展品,不仅是历史文物,还是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的见证者。将博物馆资源带进课堂,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受到精神文明教育。在新的时代教育背景之下,关注和利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有重要意义。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馆校合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最大化,为传统课堂增添一份活力,让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迸发出无限活力。

注释

①张剑平,夏文菁.数字化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与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79-85,108.

②杨菊.我国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思考[J].文物世界,2016(2):60-63.

③王效靖,冷泽兵.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课程意识[J].现代教育科学,2009(2):54-55,38.

④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⑤季莹莹.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下的初中高年级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课例研究[J].校园英语,2016(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