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非遗项目“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例

王玲(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教育学院,湖北宜昌 443000)《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探讨

李冰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从而促进阅读和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入,提高教学质...

从《离骚》的壮丽看屈原的道德人格

周曦摘 要:《离骚》作为一部恢宏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其浪漫主义情怀沾溉千古。诗中无论是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对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都体现了对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深蕴着屈原的美政思想。...

探寻民族文化的“根”

曲传成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更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在节日生活中,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主体,节...

韩正钦:徜徉课外阅读 传承传统文化

在外部诱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许多人早已遗忘了古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内涵,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中显得格外重要。通过课外阅读的加强,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

“房子”里的精神世界

张力课本中的“房子”是“房子”,又不仅仅是“房子”,走进文学的房子,可以安放我们那颗现实里有些不安的心灵。文本意象的解读在探寻文本意义之时,当不忘思索文本意象于自己(现实)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

高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李金城[摘 要] 俗话说“以史为鉴”,就是说历史像一面镜子,而通过历史这面镜子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从更深层次上来讲,历史这面镜子不像普通的镜子那样能够直接反映出本人的面貌,而是历史这面镜子里有各种行...

以课程为载体厚植爱国情怀

邯郸市农林路小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尤其应聚焦青少年,注重实践养成,让爱国主义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开花、结果。那么,作为小学教育工...

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以宜昌博物馆伍家岗区课程建设为例

陈结桃(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0 前言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定义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

屈原长啥样

苗贵松摘 要:图像题跋主要是以人物画像、刻像、雕像和塑像作品和相关活动为题材而创作的诗文作品,属广义题画文学范畴。虽自南朝时期尤其是宋代就陆续有人以屈原及其作品创作图画作品,但就图像题跋整理研究而言,...

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激扬传统人文精神

李同相【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传统人文精神;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103—01优秀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精华,它...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高巧苹〔关键词〕 《赤壁赋》;课堂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122—02师: 同学们,我们知道苏轼是一个艺术全才,他在...

《湘夫人》中的楚文化元素

肖子珺摘要:《湘夫人》作为屈原《九歌》中的一篇名作,带有明显崇神祷祭的色彩,屈原很好地将湘楚大地流传的民间传说融入其文学创作之中,又艺术化地再创造了相应的民间祭祀仪式与祷歌。本文主要论述了《湘夫人》中...

如何选配习题助力初中语文戏剧单元教学

张树伟 张春晖在初中语文散文、小说、诗歌的单元教学中,试题是丰富多彩的,戏剧单元教学的试题却是单薄的。在编写《资源与评价》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剧单元习题,查找资料时,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戏剧”类的...

学会改变自己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我们与世界、与身边的环境发生冲突时,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才能走得更远——或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但是,改变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改变自己。...

苏轼与端午

李金坤林语堂说苏轼“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传》)。2000年入选法国《世界报》评选的世界12位“千年英雄”之一,苏轼是我国唯一入选者。苏轼诗词创作领域极为宽广,上自玉皇大帝,下至卑田乞儿,...

屈原的魅力

毕宝魁端午,重午也,就像七七,双七也,都源自天象崇拜,都不过是人们美好想象的理想节日。七夕节被赋予了爱情内涵,成为了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而端午节则被演变为美好而悲壮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最富有历史...

《离骚》的温度

马世年/壹/《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其所倾诉的,是屈原为坚持自己理想和人格而经受的种种不幸,他的顽强的斗争、追求和由于眷恋故国而决意献出自己生命的悲愤。”(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

美丽少女为何称作“山鬼”

赵逵夫时至今日,还是有人追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屈原?为什么要读《离骚》及以《离骚》为标志的楚辞?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却屡屡在当下被提及——那些本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成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文化元典,却一...

郭沫若与《屈原》的几个初本

王静屈原是郭沫若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从小就爱读屈原的作品,一生都崇敬屈原的精神,他曾说:“屈原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中国还没有一个诗人超过他的水平。”郭沫若写过很多以屈原为主题的诗词、文章,在学...

屈骚是如何影响宋词的

李霖屈骚与词,一个“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一个多“绮筵公子,绣幌佳人”(欧阳炯《花间集序》),这样两种看似很难产生紧密联系的文体,宋代词人却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以致“《...

扑朔迷离,从屈骚之诗性而起

彭安湘屈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不仅展现了鲜明的楚地物色人情的现实空间,而且,诗中人物“思九州、横四海、登九天、冯昆仑”等书写,也显现了一个个荒忽骇怪、飞舞腾挪的想象空间。自汉代以来,人...

屈原《离骚》的元典之美

屈原是拉开中国文人诗歌和作家文学序幕的天才。他以经天纬地之才,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等千古杰构;以抱石沉江之举,矗立起一座民族精神雕像,让后人通过每年的端午竞渡来追怀、凭吊。又到一年粽飘香,又...

《重读经典》并不意味着迎合现实

文化作为延续人类血脉的内在动因,在反思和总结人类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在促进人类不断进步。人文精神是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于人类社会中有着千丝万缕的体现与表征。当今社会人类在获利于科技进步飞速发展之时,逐渐迷失...

《离骚》之于我……

○虞非子《离骚》之于我……○虞非子“每个艺术家都在心灵深处保留着一种独一无二的源泉,在有生之年滋养着他们的言行。当这源泉干涸的时候,作品也就萎缩,甚至破绽百出。这无形的泉流不再浇灌艺术的荒芜之地。这时...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