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

摘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和博物馆旅游蓬勃发展。文章以苏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红色旅游地宣传教育价值,分析博物馆旅游现状,探讨苏州红色旅游与博物馆旅游联动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促使两者共融共赢,取得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苏州红色旅游;博物馆旅游;联动发展;策略探析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8.019

1 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与研学旅游,旅游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红色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集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资源。近现代以来党和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丰厚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红色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红色文化的载体。

博物馆内的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围绕这些革命文物,阐明历史背景,梳理历史遗迹,修缮红色遗址,挖掘历史细节,有血有肉地展现革命人物与故事,加强廉洁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设计特色红色文旅线路,全方位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融合,将博物馆研学与红色旅游融合,进一步实现“博物馆旅游+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把红色文化植根于博物馆旅游中,着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共赢潜力,推进联动发展。

随着国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实施,红色旅游的地位、效应、影响力正积极发展。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主动参与到红色旅游中来,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中老年人回忆峥嵘岁月的怀旧之旅,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群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他们走进景区、场馆、博物馆追寻红色印记,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色文化。博物馆也应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不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使红色旅游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2 苏州红色旅游资源及博物馆旅游现状分析

2.1 资源种类丰富,覆盖广泛

苏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从苏州党史办系统获悉:苏州有44位党史人物,苏州红色遗址、遗迹共109处。另据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2021年设计出首批12条苏州市红色旅游推荐线路。近年来,苏州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强调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打造新地标,把握红色旅游发展的规律。

苏州红色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以陈去病故居、王淦昌故居、钱昌照故居、李强故居、柳亚子故居、叶圣陶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名人故居(纪念馆)类;二是以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五四运动时期常熟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会址、太仓声援五卅运动旧址、1926年中国共产党金村党支部旧址等为代表的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类;三是以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新四军洞庭办事处纪念馆、阳澄湖地区抗日斗争史迹陈列馆等为代表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类;四是以苏州烈士陵园、五卅路纪念碑、张家港香山烈士陵园、常熟市烈士陵园等为代表的纪念缅怀烈士类;五是以枫桥铁铃关、苏嘉铁路75号桥日军炮楼、沙家浜、双山岛等为代表的教育基地类。

2.2 拾起散落遗珠,设计线路

2021年,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经过深入调研,为刺激旅游消费,分析市场需求,面向不同游客群,结合资源类型,打造首批红色旅游推荐线路。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博物馆旅游和江南民俗等相结合,将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非遗、新文旅项目等进行串联。2022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省文物局联合遴选并推出了20条“喜迎二十大 见证新江苏”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苏州市的“芦荡星火 富民燎原”精品线路成功入选,为20条线路之一(表1)。

2.3 结合时间节点,活动丰富

自2021年起,苏州市大力开展党史宣讲活动,针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专设培训活动,引导博物馆(纪念馆)与学校共建志愿讲解宣讲团,落实三下乡实践项目,联合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红色长廊”建设,长三角红色线路宣讲直播活动由苏州市金牌导游、学校教师、高校优秀毕业生共同动推进。

3 红色旅游与博物馆旅游联动发展对策

博物馆(纪念馆)具有保护文化遗产、教育和普及知识、研究和创新、社交和文化交流、经济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和作用。博物馆(纪念馆)应充分挖掘文化遗产中的红色资源,促进红色旅游与博物馆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文旅深度融合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能带给游客沉浸式的体验。博物馆应注重对研学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中的革命文物、红色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研学活动的思路与形式,积极搭建多元研学平台。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市依托本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从单一的红色文化宣传,向研学、体验、互动等综合功能转化,用创意旅游载体培优红色旅游、研学旅游。采用合作共赢的模式,从资源整合、现场策展、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深入赋能,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与博物馆旅游联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3.1 整合资源,设计特色文旅线路

对博物馆(纪念馆)内的革命文物、博物馆特色和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出具有博物馆特质、红色精神和地标特色的资源类型,并对该资源进行编排、归类、整合,策划特色文旅主题线路。设计的线路应优先合理,行程也要覆盖特色红色旅游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传统文化体验以及城市特色等,推进红色旅游与博物馆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发展,将红色旅游融入博物馆旅游精品线路体系之内。

苏州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从革命人物的生平、故事、事迹等展开,以时代为主线让游客感受历史人物的革命历程,贯穿纪念馆、情景剧、革命博物馆等;又或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主线,结合江南文化与红色文化,融通贯穿古镇、故居、园林等;亦可以在成熟线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博物馆研学旅游过程中,可以融入PBL项目管理法,让受众群体在项目教学模式中进行学习、参观与体验,学有所获,提升受众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3.2 用心创意,打造展览亮点

展览在博物馆旅游中也有着关键性作用,展览不但便于高效传达信息,更能强化教育预期。这就涉及展品的具体呈现方式,可以以故事性的展示为主配合互动参与的模式,确保参展文物与红色旅游主题适配程度,吸引游客并提供预期的教育维度。在展览体验感设计方面,切忌走马观花,为促进游客与展览内容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增设知识小问答环节。展览中可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沉浸式体感仿真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视听体验,使游客快速沉浸于红色文化中。

3.3 科技赋能,创新联动体验模式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现代科技深度融入,打造全新数字化业态,体现文旅特色,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旅游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借力于当下技术创新的VR、AI等新技术,对博物馆特色、文物、展馆进行创新,打造全新体验模式,创新资源呈现形式,打造科技赋能的创新效果。将历史再现,使游客感同身受体验文化,了解城市、地区、国家所处时代及环境,更能浸润式向游客营造别样的体验感、荣誉感,帮助游客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3.4 构建品牌,打造全新文旅地标

尝试“红色旅游+文化创意、文旅项目、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博物馆文物、博物馆研学加以整合,深度挖掘和活化文化资源项目,打造全新文旅地标,以受众群体所接受的当下潮流的方式,改变游客对红色旅游、博物馆旅游的刻板认知。比如浸润式情景微剧场、文物周边衍生品、文创开发等,对红色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将红色文化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呈现在游客眼前,增加红色教育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3.5 人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开发

对博物馆(纪念馆)相关人员围绕红色旅游、博物馆旅游等展开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打造一支知行合一的专业团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游览需求,为游客提供定制化讲解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开展讲解技巧、服务内容、形象礼仪的指导,提升旅游品质,提高接待服务软实力,全面推动红色旅游与博物馆旅游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做好其与博物馆旅游的联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开发特色、亮点、精品、品牌化文旅项目,联动文物、研学及民俗,尝试进行跨区域旅游合作,凸显地方特色辐射效应,以期为文旅发展带来新机遇,推动苏州文旅更向好、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萍.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2(31):118-120.

[2]肖利斌,郑冬冬.文旅融合视角下国内红色旅游发展及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1,26(4):489-495.

[3]王萌萌.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革命文物+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23,23(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