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卢海林 解鹏 周玉麒 田满潮

贺兰山的盐是彩色的,这里曾发生过中国最早的“经济战”——西夏帝国凭借盐财富的积累而崛起,也因禁盐令而衰亡。

煤炭在贺兰山中深埋了几百年,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迎来大开发,这些珍贵的“太西乌金”远销海外,被誉为世界“煤中之王”。

贺兰石只在海拔2600米左右的悬崖上现身,用它制作的贺兰砚堪称极品,与端砚、歙砚并称“中国砚三绝”,即“一端二歙三贺兰”。

看到靠卖盐日渐强大的党项,宋廷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下令推行反倾销政策,严禁“青白盐”入塞。禁盐令一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党项,但也导致关中地区发生“盐灾”,百姓无盐可吃,社会产生动荡,双方在边境的摩擦也日渐增多。1038年,双方终于爆发了战争——李元昊在这一年宣布西夏建国,脱离宋廷控制,宋廷极为愤怒,派出大军应对,双方在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定川寨展开了四次决战。最终,掌握经济命脉资源的西夏大获全胜。

(左右页图)图为贺兰山三关口明长城遗址,及银川平原和胡杨林风光。长城从北面的高山上逶迤而下,跳过山峦和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继续伸向遥远的银川平原。阳光淡淡地洒向胡杨林,冽冽寒风呜咽着,像在诉说着几百年前的往事。

贺兰石形成于13亿年前,由地壳变动、泥沙沉积而成,其质地均匀细密,主要呈天然深紫和豆绿两色,而且由于石头中含有“硬质合金”,摸上去刚柔相宜,又被视作一种十分难得的雕刻材料,经能工巧匠的雕琢之后,其天生的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等形状,可谓美妙多姿,自古便深受广大文人雅士的喜爱,于是它又被誉为“吉祥石”、“碧紫石”和“蓝宝”。

在宁夏地区,贺兰石时常被用来制作石雕、笔架、镇纸、屏风等工艺品,但最多的还是被制成砚台——用贺兰石制成的贺兰砚,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特点,加盖后砚内余墨几天都不干不臭,素有“存墨过三天”的说法。

但由于贺兰石只产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悬崖上,受限于条件,一直未能大规模开采。材料难得,雕刻艺匠更难得,清末时,宁夏的制砚艺人只有三四家,后来,有人专程前往江南拜制砚大师为师,贺兰砚的制砚方法才突飞猛进,既有北方粗犷豪放的风格,又兼具江南细腻灵巧的神韵。

民国时,书法家于右任曾大赞贺兰砚,使其名扬天下,与端砚、歙砚齐名,被称为“一端二歙三贺兰”。县志记载,当时银川城内的制砚店达到了100余家,其中最着名的是阎万庆、阎万年兄弟,他们制作的砚台,被称为“闫家砚”,随便一方就能卖到几十个现大洋,若是要加刻人物、山水、花鸟,还得另外算钱。

闫家砚如今的传人,叫闫森林,已经62岁。他从21岁起就跟随父亲闫子江学习贺兰石雕刻技艺,成天埋首于石头中,雕刻时刀凿翻飞下石屑四溅,稍不注意飞入眼睛,轻则视盲几日,重则视网膜脱落,所以干活时得戴防护眼镜。雕一方贺兰砚,少则1个多月,多则半年,几十年下来,他手都磨出了茧,腰累得直不起来。由于其出色的技艺,许多人找闫森林拜师,但他仅收了几个徒弟,直到现在,整个宁夏地区会制作闫家砚的也仅有十几人——但就是这个小众群体,雕刻出的《九龙套砚》已被国家工艺美术馆作为国宝收藏,而贺兰石雕《牧归》,则在1997年被宁夏政府作为礼物赠送给回归的香港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