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 名:《活着之上》
  作 者:阎真
  I S B N:987-7-5404-7037-1
  装 帧:平装
  页 数:321页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从《沧浪之水》在卫生厅工作的池大为,到《活着之上》在大学教书的聂志远,阎真老师一如既往地延续了现代社会背景下,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冷静审视与思考。
  多年以来,阎真老师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知识分子型的作家。《活着之上》是阎真老师在《沧浪之水》持续畅销15年后的作品,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终评第六名)的作品,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榜图书。
  主人公聂志远出生在一个名叫鱼尾镇的小镇子,镇子不大,人口不多,镇上任何一点响动都是大事。小镇只有一条通向华源县城的泥土公路。
  从小镇出发,中学时候就喜欢历史的聂志远考上了麓城大学历史学院。因为父亲要他报考商学院,还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聂志远认为,考大学不能只是为了吃饭,他想成为一个历史学家。读大三的时候,他认识到自己青春的执着与反叛也许是一个错误。许多同学都被市场经济左右,他也不可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聂志远的同学蒙天舒学问平平,却是人生的精算师,凡事都要经过周密计算,把自己的空间扩大,把自己的路拓宽。蒙天舒是“屁股决定脑袋”定律的忠实践行者。大四写毕业论文,聂志远对明史感兴趣,就选了全国有名的明史专家杨应丰教授做导师,杨教授还是院长。蒙天舒死乞白赖要跟聂志远换导师。聂志远认为,一篇论文谁当导师都一样,就跟他换了。大学毕业后,聂志远保研。成绩较差的蒙天舒尽管考研成绩不够格,还是在院长导师的关照下,参加了研究生第二批复试,也被录取了。
  蒙天舒本来是杨院长点名的三个研究生之一,聂志远则成了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中年教授童文斌的研究生。照毕业照时,蒙天舒又跑来和聂志远做更换,原来他得到风声,组织部门考虑到杨院长年龄较大故不再由其担任院长,改由童文斌教授接替。聂志远又被蒙天舒算计了。靠着这样的操作,蒙天舒毕业后留校在校团委工作。聂志远在种种努力失败后,则成了麓城郊区中学的一名老师。
  中学教师的工作不能实现聂志远的学术梦想,经营了两年的感情也陷入危机。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也为了保卫自己的爱情,聂志远决意报考博士,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挽救自己的感情。第一次考博,聂志远出乎意料地失败了。而蒙天舒在童院长的关照下,竟然成了在职博士。残酷的现实,狠狠地打击了聂志远。
  蒙天舒认为:“如今是做活学问的时代,死学问做着做着就把自己做死了,还不知是怎幺死的。”聂志远却仰慕曹雪芹、司马迁、王阳明。聂志远最终还是通过努力考上了博士。读博期间,蒙天舒以各种理由和借口,要“借鉴”聂志远的论文。聂志远在读博期间也见识和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事情,认为知识分子就该有超出自我生存利益的原则和追求。
  博士毕业后,聂志远回麓城大学任教,蒙天舒倒成了决定他命运的人。聂志远为解决女朋友赵平平的编制问题努力和纠结,在当班级导师时也认识到意义和责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在坚持原则和处理现实之间小心挣扎,处理着各种人际关系,处理着各种现实问题,体会着内心无限感慨。最终,聂志远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实力,顺利晋升了副教授、教授,生存处境也有了改变。
  蒙天舒则靠着自己的“处世哲学”扶摇直上,“与时俱进”,一路实现仕途升迁,一路追逐重大项目资金和名利。他的人生还大有奔头,但也很难说不会栽跟头。聂志远还是忘不了门头沟,忘不了曹雪芹,还在时间的褶皱中体验曹雪芹人生的寸寸血泪,还在曹雪芹们的感召下坚守做人的底线。聂志远感受到曹雪芹“既不为现世功利,也不为千古流芳的牺牲,无人见证,也无须见证”的淡泊,他依然认为,曹雪芹是值得景仰的人。
  书中种种细节,都充分地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生存困惑与精神窘境。生活的困顿让聂志远一次次身陷精神的“桎梏”,妻子赵平平的编制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让他备受煎熬。在现实的利诱面前,聂志远努力坚守自己的底线。诸如此类的生活细节,都有着以小见大的力量。
  《人民文学》的主编施战军评介——“《活着之上》是现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生活史、遭遇史。没有拔高也没有虚饰,但内心有着执着和向往,伴随着妥协、挣扎、痛苦。在梦中的曹雪芹和世上的聂致(同‘志’)远之间的虚衔处,恰恰是我们精神的生机所在。”
  《活着之上》是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图书。阎真老师善于用细小和平凡的事物检阅生活真相,没有人世间的大喜大悲,却能从平淡与琐碎中发现人生的闪光之处,诠释真理,升华境界,重塑精神。他在用知识分子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市场经济大潮对知识分子信念的冲击,以及知识分子对人生理想的坚守,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这样的书籍,对现当代知识分子,无疑是具有启迪思考与人生指导意义的。人生,有些底线不能逾越,有些原则必须坚守;这样的书籍,的确是值得细心阅读,深入研究的。
  读《活着之上》之后,感悟到人必须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必须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必须要开拓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空间。只有心中有理想,让自己安安稳稳地站在这块现实的土地上,才能在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时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奋斗不息。
  我们古老而悠久的民族,总是不缺乏这样的知识分子,一代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他们承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他们在维护着道义和良知的同时,维护着自己的内心尊严,迈着永不停歇的脚步,奋力奔跑,与国家和民族一道,走过沧桑变化,闯过激流险滩,走出重重迷雾,不断向前进。
  读书,是治愈人生的良药,是精神能量的源泉。世俗之外,功利之上,人生还有另一种活着的可能。《活着之上》确实是一本值得我们认真研读的人生大书。
  (编辑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