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兔子

一个做新媒体的小朋友离职不久,在微信上拜托大家帮忙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公司,想尽快入职。

我跟小姑娘打过两次交道,觉得她做事认真,能力也不错,就把她推荐给这段时间合作的一个平台,他们很快对接上,小姑娘欢欢喜喜地准备入职资料,可那家平台的负责人,却偷偷来找了我。

一开口就是致歉,说小姑娘跟他们公司的定位不大吻合,所以无法录用她。

这明显是个搪塞的借口,在我的再三追问下,那位负责人才发了几张图片给我。

那是小姑娘吐槽前公司的朋友圈:

天天晚上干到九点,周末单休还要加班,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这不是工作,这是卖身!

老员工甩锅新员工挨骂,呵呵,这就是我们公司的文化。

连着好几条,都是她离职之后发的,点赞的人不少,有人留言打听那家公司的名字,她也不遮掩,如实相告。

“你也知道我们这行,本来做的就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加班挨骂熬夜还不是常态?她要哪天从我们公司走了,是不是也得把我们骂一通?”那位负责人无奈地叹口气,“为了招一个人,坏了公司的名声,这责任我担不起,请你见谅。”

我表示理解,同时提醒小姑娘,最好能删掉那几条朋友圈,或者改成仅自己可见也行。

没想到她却回得理直气壮:“我反正都走了,受了那幺久的气,说说还不行?”

对啊,反正都走了,没人能骂你了。可是说了又能怎样呢?除了吓走潜在的雇主外,难道还能等到前公司的一句道歉不成?

去年看世界杯的时候,被日本刷了一波儿好感。

日本队在跟比利时的比赛中落败,止步八强,遗憾地离开了世界杯的赛场,镜头扫过日本的观众席,一片悲风苦雨。可遗憾完,他们还是坚持清扫了自己座席前的垃圾才离去,而日本队更是将更衣室清理得干干净净,并在更衣室中留下一张小字条:谢谢你。

我自认为不是个粗心草率的人,每次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听讲座,总能记着带走手边的所有垃圾。

但也有例外。有次趁出差的空当去看了一场电影。身后一直有小孩子吵闹,电影院冷气也不足,熬完那场又闷又吵的电影,散场时看到前排丢着很多垃圾,我也索性将自己手上的零食包装放在了凳子下,心里恶狠狠地想:以后再也不会来这家了。

因为再也不会来,所以才会生出不必负责的轻慢。

我是那种因为“反正不会再相见”而难免懈怠的人,可有的人,却是因为“反正不会再见”而更加认真地对待离别。

我有一位女友,从小学芭蕾舞,老师教她们谢幕:脚尖要微微踮起,身体左倾30度,鞠躬抬头微笑眨眼,就连挥手的幅度都有要求。

她不胜其烦,在退场时随便摆个pose完事,被老师拉出来特训谢幕,她委屈地辩解:大家都等着看下一个表演呢,谁会注意我们谢幕的姿势好不好看?

而老师的那句话,让她记了二十年:如何上场,靠的是本事,可如何退场,靠的却是态度。

是啊,入场的时候,谁不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恨不得将最好的自己端着捧着展示给人看。可退场的时候,却往往难免因为不会再见,不必负责的告别感生出懈怠和轻慢。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那并不是不可为,而在于愿不愿意做。

你离开时的姿态,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

是否愿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下功夫,才是一个人的素养之所在。

那是一个人的选择,更是一个人的格局。

正如《史记》中那句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