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

辽阳市郑德忱家庭是一个传统的大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让郑德忱耳濡目染,并将良好的家风传承下来。他不仅爱护家人,也乐于帮助周围的人乃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郑德忱家庭于2016年被评为辽宁省最美家庭。他说,崇高的精神大厦,需要全社会共同建造,每个人都可以献上一砖一瓦。

父爱是一架“梯子”

“无论如何,你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骄傲的父亲。” “在我的眼里,妈妈是一个完人,她聪明能干,善良慈祥,教子有方,持家有术。”在郑德忱的父亲二十七年祭之时,郑德忱曾经这样撰文回忆自己的父母。在他眼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造就了他的品格,以及他们整个家庭的良好家风。

老家营口的郑德忱父辈兄弟二人,伯母因病于1955年去世,扔下四子一女,是郑德忱的母亲挑起了照顾两家孩子的重担。1958年腊月初二,母亲产下二女秀华,月子里,她强支虚体,挑灯做鞋,年三十,合家13口,除了她自己,每人都穿上了一双她做的新鞋。家庭虽然贫困,但叔伯兄弟姐妹亲如一奶同胞,其乐融融。

父亲郑恩宽曾经历的一件事,让郑德忱至今记忆犹新。1973年的一天,郑恩宽和本家后辈郑德全在海边修船,发现有个人在海水中拼命地一蹿一蹿喊救命。两人顶着海浪把船划到近前赶紧救人,却发现落水人的腿上鲜血淋漓,钩满了鱼钩,怎幺也拖不上来。因为船上没带剪刀等工具,郑恩宽情急之下,用他那渔民特有的牙齿把十八股鱼线咬断,才把落水人拽上了船。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郑恩宽的六个子女中有四个考上了大学和中专,村里人啧啧称赞,感叹善有善报。而为了供孩子读书,郑恩宽所受过的苦、挨过的累,也是常人想象不到的。郑德忱回忆说:三弟德贵三妹秀兰读高中的时候,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为了挣下他们的学费伙食费,父亲夜间出海钓蟹子,手指被蟹子夹烂了,化了脓,海水一蜇钻心地疼。父亲却说,没事儿,正好消毒。一年秋天,父亲的大腿被高粱茬子扎伤化脓溃烂,他没去卫生所愣是挺了过来。1981年,已经54岁的父亲仍同小伙子一道去海里推大网,把卖蟹的钱寄给上大学的儿女。在郑德忱的记忆里,父亲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新衣服,总是捡孩子穿过的旧衣服,他省吃俭用,把一个个孩子都送了出去,自己却留了下来。“他是一架梯子,让我们一磴磴从他身上踩了上去……”

兄弟姐妹谁都不能掉队

郑恩宽1993年去世,但良好的家风被郑德忱继承并发扬。郑德忱夫妻恩爱,子女敬老爱幼。合家三辈11口,年、节一起过,和睦而热闹。

郑德忱兄弟姐妹六人并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但互相关照有加。十几年前的一天,郑德忱得知,大妹杰双眼视网膜破裂,如不及时治疗会失明。他百感交集,杰妹为了支撑这个困苦的家,小学三年级时便辍学了,挑起了照看更小的弟弟妹妹的担子,尽管那时她门门功课都满分。直到现在,杰妹还是兄弟姐妹中日子过得最紧巴的。

郑德忱想起,儿时每当他看见雁群南飞,便会仰望天空,背诵从课本里学到的儿歌,比他小六岁的大妹杰便问他,“哥,那领头的大雁是谁?”“是它们的爸爸妈妈。”“那它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了,由谁领头?”“是它们的哥哥姐姐。”“如果有一只雁病了怎幺办?”杰妹穷追不舍又问。这时候,他便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关于大雁的故事加以发挥:“如果谁有病了,大家就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大家帮助这只雁,有望哨的,有采药的,有觅食的,直到病好了,大家再往前飞……”

很快,郑德忱通知所有弟弟妹妹集资为杰妹治病。郑德忱心想:“虽然兄弟姐妹们不在一起生活了,但我们灵魂的雁阵还在呀!只要灵魂的雁阵不散群,就不能让其中一个掉队!”

手术成功了,杰妹的眼睛又恢复了光明。郑德忱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说:“您真不愧是光明的天使啊!”医生却说:“你们兄弟姐妹是爱的天使啊!”

2014年,辽宁省文明委举办“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全省征文,郑德忱把为妹妹捐款治病的真实故事,写成纪实散文《永远的雁阵》,在四千余篇稿件中获得一等奖。

播撒爱的种子

郑德忱当过八年高中教师,他曾骑自行车走遍老边区山山水水,遍访每个学生家,使这个班级成为全市的模范班级。工作中,他写了六本《班主任日记》,300余万字。在那段时间里,先后有八位亲友、邻居的子女住在他家就读或复读,而后考入大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1995年春夏之交的一天午后,时任辽阳市宏伟区文化局局长的郑德忱坐车去开会,中途忽见一中年妇女摔倒在马路上,他马上让司机停车,和几位路人将伤者抬上车送到医院。因为要去开会,他留下200元钱对周围人说:“你们快去挂号,钱不够去文化局找我……”

事过一周,伤者陆忠琴的丈夫找到郑德忱奉还200元,并万分感谢他及时救助了老伴。当时陆忠琴摔成重伤,多亏郑德忱救助及时,卧床几个月后才伤愈。伤愈后她去西安女儿家住了多年,其间学会了按摩,后来回到辽阳。时隔20多年,一次一群人在一起闲聊时,大家轮流讲辽阳好人故事。当郑德忱讲到当年救人的故事时,一位老大姐站起来:“兄弟,那个人就是我啊!”说着,陆忠琴泪流满面,和郑德忱紧紧拥抱。经过了解,大家得知,为了感恩,陆忠琴回到辽阳开了按摩诊所,义务为街坊邻居治病。她说:“我办诊所不为钱,就为回报社会的”。

郑德忱是辽阳市宏伟区诗词楹联协会主席、重阳诗社社长,社里有个79岁的诗友王中春老人,患皮肤癌无钱医治,郑德忱带头捐款,并到相关部门跑救助,帮助办理低保户,每年传统节日都去探望。

活到老,就奉献到老

郑德忱从事教育、文化和党务工作多年,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先进个人。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郑德忱对楹联艺术非常着迷,退休后,更是创作不辍,多次参赛屡屡获奖,同时还编写了多部教材,传播楹联文化,为家乡艺术文化发展添彩。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正像老伴说的那样“退休了比上班还忙”。他忙的是宏伟区的文化建设。多年来,郑德忱带领联友坚持创作,举办大赛、采风等活动,做到年年有大赛,月月有活动。他以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杂志的“三级擂台”出句为教材,带领联友们攻擂,现已成功攻下2700多比,创全国之最。在郑德忱和诗友们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宏伟区被中华诗词学会批准为“中华诗词之乡”。2018年,宏伟区跻身“中国楹联文化之乡”。

多年来,郑德忱始终坚持春节送春联送文化下乡,用对联宣传党的农村政策,颂扬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郑德忱还每周一次为辽化第五小学“雨竹诗社”小同学上诗词课,风雨不误。他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创建辽阳历史文化名城要靠他们来接棒。我要把中华诗词、楹联之美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诗词、楹联,爱上诗词和楹联。”

如今,郑德忱已逾古稀之年,他仍然每天起早贪黑,为诗友修改诗词,编辑出版刊物,为诗社上课。为宣传楹联文化,培养楹联人才,他先后编写了《诗词基础知识讲稿》《楹联知识入门》《闲侃对联》《格律诗词入门》等多部教材。他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就奉献到老。”

编辑/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