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

这两年,“雾霾”二字已成为曝光率极高的热门词。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到“北京风光,千里阴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在小心翼翼地呼吸中,国人如此调侃着空气污染带来的种种不便。

空气污染,大城市的通病之一。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矶,半个多世纪前,就已遭受光化学烟雾的荼毒,摇滚歌手唱着“我又迷失在臭氧中”,民航飞行员指责空气污染扰乱了观察UFO的视线,喜剧演员编起了各种段子等等。生活在其中的洛杉矶人,不得不囤积一堆防毒面具,孩子们的体育课被迫取消,外出回家得吃上几颗阿司匹林,数十万人因空气污染诱发的慢性病死亡……他们在“天气预报说一周内空气会好转的”美好谎言中看着城市渐渐沦陷。

奇普·雅各布斯和威廉·凯莉就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亲历者,他们从各种档案、旧报告、旧报纸中搜寻当年那起洛杉矶最重大的环境事故中的所有细节,记录政府和民众为应对空气污染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写出了《洛杉矶雾霾启示录》,用一种兼具文学和科学的语言,再现那段历史。

对洛杉矶来说,光化学烟雾事件的阴影并没有完全消散,洛杉矶花了50年的时间来治理,但这个过程还未结束,洛杉矶的空气污染程度还是高居美国各大城市之首。毕竟人类制造烟雾的能力,远远高于其消除烟雾的能力。

如何治理空气污染,这是全球极度膨胀的大城市都必须面临的问题,而洛杉矶的治理经验值得这些城市管理者学习。比如重视科学研究,1968年洛杉矶成立的加州空气资源局,几十年来引领着美国空气污染的科研水平、控制技术、标准制定、法规条例等进程。该机构的第一任主席斯密特教授,就是率先发现机动车与工业尾气的光化学反应产物为污染肇因的科学家。

上世纪50年代,有一位美国官员曾经这样调侃空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我们花了35年来消除烟雾,其中的30年对抗政客,5年治理烟雾本身。”放到今天来说,这依然有一定的警醒意义。当年洛杉矶的管理者为避免获得“世界污染之都”的污名,强制性地推出一些措施,如合伙拼车、无烟烧烤煤球、不含油的涂料等等。至于谁应该为空气污染负责,政府官员、商人、环保主义者等不同阶层的代表,互相指责诋毁。这在今天的中国看来,又何其相似。

洛杉矶雾霾启示录

作者:[美]奇普·雅各布斯 威廉·凯莉

译者:曹军骥等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3

透视谎言

作者:[德]雅克·纳斯海

译者:王荣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2

草草集

作者:陈丹青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

京都流年

作者:[日]奈良本辰也

译者:陈言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