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

《罗马帝国的崛起》虽然篇幅不小,但只是一部节译本。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的这部名着,原名《历史》,长达四十卷,只有部分流传下来。哈利卡纳苏斯的戴奥尼素就曾把它列为没有人会想读完的作品之一。确实,它读起来不像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着作那样引人入胜。

但这并不表示它缺乏恒久的阅读价值。正如波里比阿所言,他追求的不是“暂时讨好读者”,而是对未来具有“永恒的价值”。可以说,只有当政治和军事从地球上消失了,才可以任由波里比阿的《历史》湮没于人间。

波里比阿的主旨,就是“究竟罗马人是利用何种方法和何种政府体制,在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将几乎全世界所有人居住的地方纳入他们的统治之下”。正是政体与国家兴亡这一重要关节点上,波里比阿不同于比他小几十岁,也“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司马迁。

在波里比阿看来,“对于所有政治局势,造成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是这个国家宪政的形式”。他认为,罗马之所崛起而成为一个伟大的帝国,是因为它采用了一种混合政体。

在这种混合政体中,“政体由于互惠或制衡原则,在长期来说应该处于平衡的状态”。波里比阿认为,“任何一种政体,只要是单纯且只奠基于一个原则上,会是不稳定的……在国王政治上,其内在缺失便是独裁,在贵族政治是寡头,而在民主政治则为暴力的残酷统治。”而罗马的混合政体,则把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和王权政治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混合政体:“假如只将注意力放在执政官的权力上,这政体或许给人一种完全是国王政治及王权的印象;又假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元老院,这似乎看起来是贵族政治;但假如我们集中在人民的权利,这似乎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明显范例。”政治权力被一分为三,它们之间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合作。波里比阿对罗马这种政体的评价甚高。在他的眼里,“不可能发现比这一系统更佳的宪政体制”,“这种独特的宪政体制具有无可抗拒的力量,来完成为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波里比阿探讨混合政体的这种分权制衡之奥妙,可谓是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如此重视政体对国家兴衰之影响的波里比阿,他对宗教的认识,同样富于启示。波里比阿认为,在宗教信仰方面,罗马共和国彻底展现出其优越性。在他看来,在其他民族,特别是在希腊人之中,会被视为谴责对象的所谓“迷信”,“其实是将罗马国家团结在一起的要素”。它可以约束“群众随时反复无常、充满不法的欲望、不讲理的愤怒以及猛烈的激情”。

波里比阿比较了罗马和希腊。他说,“在罗马人之中,他们的官员经手大量钱财,谨慎执行公务,因为他们已经发誓,做出承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希腊人之中,“担任官职的人无法被信赖去保管甚至仅仅是一泰伦的银钱,即或他们有十位审核会计、同样数量的核章以及二十位见证人”。

可以说,轻蔑宗教或宗教凋零腐化的国家,必定政德败坏。一旦人们的心灵解除了超世俗的约束,一个民族只有俗世功利盘算,不用担心坠入地狱,无须害怕上天报应,不必为子孙积德……这个国度里的人们,又有什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是干不出来的呢?

《罗马帝国的崛起》
作者:[古希腊]波里比阿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78元

《法律何为》

作者:梁治平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45元

作者通过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来回答转型时期的法律与社会公正、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法治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

作者:寇延丁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36元

本书讲述了二十五个真实的故事,故事里的人都不甘平庸,积极行动,他们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推动改变,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定价:32元

莱维坚信人们会忘记大屠杀的教训,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生命完成了对纳粹暴行的见证:去作证,让德国人民听到我的声音。

《酒人酒事》

编者:杨早 夏晓虹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9元

本书辑录了包括周作人、张中行、唐鲁孙、金受申、王蒙等现当代58位学者、作家与酒相关的散文、随笔。

《新笔记大自然》

作者:[美]莱斯利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45元

作者是美国生态自然画家,她分享了自己二十五年的自然日记。对于渴望亲近自然的人来说,日记中的随性涂鸦,如同大自然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