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璐

知乎CEO周源。图/CF

提名理由

他们自诩为海盗,任务是在喧嚣而忙乱的中国互联网建造一片知识的绿洲。在无人看好的背景下,这群“知识野蛮人”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向世人证明:一个专业、善意、又充满乐趣的知识分享社区,不但可以存活,还能拥有可观的商业前景。知乎的存在阐明了几个简单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真的智慧,永远不缺乏市场;人类最高层次的趣味,仍来自于建立在独立思考上的慷慨分享。

在中国,哪里可以找到一个专业、热闹、幽默、充满极客氛围又远离谩骂灌水的网络社区?

答案可能只有一个:知乎。

这个以200多个用户、8000余问题起家的知识型问答社区,如今已拥有1100万用户,每日新增内容量2万多条,几乎超过了部分新闻门户网站的日更新量。

这里是专业知识的盘道场,也是无厘头问题的解构场。比如,为什幺《红色警戒》的简称叫“红警”,《星际争霸》的简称却叫“星际”?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最终引申到汉语语法、文言文是如何编码的基础理论。

“找死”的创意

在一片喧嚣的互联网,始终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有些“呆萌”而“极客”趣味的社区的,也是一群“呆萌”而“极客”的年轻人。

“确实,当初打算创立‘知乎时,做一个提倡认真、专业和友善的社区有点像是‘找死。”知乎CEO周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那是2011年。中国网络上的BBS和论坛正在慢慢衰落,微博刚刚兴起,吐槽和灌水是网络文化最重要的标签。但周源转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这不正意味着分享和获取高质量信息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吗?我们觉得,这是个机会。”

周源左奔右突了近4年,才等到了这个机会。

2007 年,周源还是IT杂志社记者,加入了当时《环球企业家》总编助理张亮发起的一个极客俱乐部Apple4us.com。他形容那是一个使人脑力面临极限挑战又无限扩张的网络社区,参与者都是“知识野蛮人”,他们共同提出问题,脑力激荡后,又提出更多新问题。

周源因此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有可能使这样的社区规模扩大 1000 倍、1 万倍, 使更多的知识和见解得到分享和传播。沿着这个思路,周源开发了一个叫名为N3(意为:新技术、新商业、新趋势)的网站,架构与Apple4us 完全一样,上线两个月后,网站的日流量就超过了他当时供职的杂志社网站。周源本打算将网站扩容,使其成为一个为杂志社服务的交互平台,任何作者都可以提出一个文章题目,其他有兴趣的作者可以共同来完成文章的内容。

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标题应该发布在哪里,怎样评价撰写内容的贡献价值,怎样激发更多人参与,周源说,那时没有寻找到答案。

接下来的几年间,他被卷进了互联网创业浪潮,开发过模拟真实用户下单结账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为汽车租赁公司设计过关键词竞价操作软件,推出过关键词搜索软件,但都以失败告终。

公司关门那天,周源哭了。然后一个人跑去西藏思考人生。

他想起Apple4us时期的激情,决心重拾初心,回到开发用户互惠型的网络社区上来。恰好,硅谷问答社区Quora上线不久,参与者众,好评如潮,周源更坚定了信心。

多数人听到他的想法,都一笑置之,认为在以互骂、灌水风气引领的中国网络文化下,这样的网络产品无法存活。

这反而使周源确定了一条与其他网络产品不同的发展道路——不求速成。从第一步起,就将“知乎”的社区氛围建造在专业、分享与智识的层面上,用周源的话说,“就像在沙漠里建造一片绿洲”。

2010 年底,网站内测,知乎向每位受邀者发送邮件,详细介绍产品的愿景,以及希望大家遵守的规则。

很快就来了200名绿洲建造者,其中不乏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马化腾这些声名赫赫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互联网大佬。内测 40 天中,他们共创造了 8000 个问题,2 万个回答,且绝无水贴。

2011 年 1 月 26 日,知乎正式上线。几个月间,索要邀请码的来信塞满了公司邮箱,知乎邀请码还出现在了淘宝上,120 元一个,很快一售而空。

替知乎着急的人很多,都是建议尽快开放注册,趁着势头将规模做上去。周源不为所动。

一位投资者找到知乎,询问有多少用户。周源平静地回答:“两万。”对方假装接了个电话后,借故走了。

“我其实很想告诉他,流量和规模不是知乎的目标。”周源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知乎不仅仅是要找到一笔资金,而是要找到更合适知乎的投资人。不是比谁给的钱多,而是谁更理解和相信知乎。”

远大航线不是靠纸上谈兵出来的

打造这个“不求速成”的网络社区的团队,却自称为“海盗团队”。他们在办公区的墙面上,挂满了海盗旗。

“海盗精神是,当事情刚开始,需要用尽全力去让变化发生时,能放下耳边萦绕的各种质疑,去勇往直前。”周源说,“远大航线不是靠纸上谈兵出来的。”

知乎45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全部是开放式的。作为主要创始人的周源,也仅占了其中约1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但会议室却有两间,一间命名为“赞同”,另一间叫“反对”。

最先登上这艘“海盗船”的,有当初创办Apple4us.com的张亮。这个皮肤白净、面露忧郁的人,外形上完全不具备“海盗”资格,不过他用自己“最具文艺复兴气质”的头脑,贡献了知乎这个名字的最初创意。

联合创始人COO黄继新则是气氛活跃大师。他曾在多家全国性媒体任职,有着一双狡黠而有穿透力的眼睛,最大的本事是可以把任何一次谈话都变成一场游戏,

CTO李申申却是另一幅模样。知乎人评价他:话少,人闷。不过,没有人能在骨子里比李申申更有激情。他的激情来自他的信念:工程师能够改变世界。

当别的年轻人热衷于从密友、拼酒和夜生活中得到欢乐时,这些个性迥异的人却聚在一起,从时间的起源讨论到钟表的制造,或者研究拓扑学在物理研究中能获得怎样的应用。

当然,他们还有年轻人本来就有的旺盛精力。

从写出知乎网的第一行代码时起,知乎初创团队几乎就没有在午夜前躺在自己的床上过。上线第二年,国内也出现类似的产品,知乎团队提高工作强度,实施每周 6 天工作制。2013年5月,知乎发布了新闻资讯类应用“知乎日报”,每天精选数十条高质量资讯,满足知乎社区以外的用户的手机阅读需求。这无形中再次加大了工作强度。

“海盗船”上的成员也在缓慢扩张。从最初的五六人,增长至今天的80人。但每当需要新人“上船”,周源都会亲自面试。他希望能直接考察每个新船员是否拥有真正的“海盗”潜质。

为了保持信息的纯粹性和高水准,邀请制持续了两年多。但注册用户的增长依然很可观。上线第三年,已增至400万。由于每个回答都必须是原创,知乎粗略计算后认为,用户们每年在知乎上回答问题用去了200万个小时。

但知乎觉得,这片土地已经具备自由生长的能力了。而且,在每日数万个新增提问中,原有用户的构成也对多样性构成极大挑战。

2013年3月,知乎放开注册限制,注册用户一下跃入千万,话题内容也跨出了互联网和技术领域,转向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从“余额宝的收益是如何产生的”,直至“一个人旅行应有哪些必备神器”。

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知乎就向世人证明,理性、善意、充满智慧的网络分享社区不但在中国可以存活,并且还拥有可观的商业前景。在那位借故溜走的投资人之后,知乎找到了不止一位“理解和相信知乎”的投资人,顺利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总金额超过三千万美元。

这支海盗团队目标远大,却并不打算很快推出新产品。相反,它打算潜下心来,继续完善现有社区的基础设施。比如提升反垃圾信息的效率,优化问题排序的算法,以及更快响应用户对违反社区规定行为的举报。

“网络社区就好比城市,现在城市里来了好多新人,你必须想到要防止堵车,治理雾霾,保持下水道畅通。这些事情你不做,不会马上有问题。你做了,又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真的对城市长期发展有好的作用。”今年30岁出头的周源眼神笃定:“所以,现在我在学着成为一名市长。”

知乎

中国着名互联网知识分享社区。2011年1月上线;2013年3月,放开注册限制;2013年5月,推出知乎日报。现有注册用户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