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珏

任何事情要坚守十年实属不易, “BMW中国文化之旅”能够坚持十载春秋,背后是企业对非遗保护的热忱与信心,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战略布局。

10月21日,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顺利抵达成都。今年,以“悦行巴蜀,独具匠心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历时8天,车轮轧下的痕迹长达1500公里,探访了四川近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此, BMW在助力非遗保护、守护华夏文明的道路上,已经深耕了整整十年。

从“新”出发,传承巴蜀非遗文化

早在2009年, “BMW中国文化之旅”就曾入蜀探访过11个非遗项目。时隔7年,车队又深入四川腹地,对多彩的羌族文化及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了深入探访:南线车队先后到访成都、夹江、宜宾、泸州,探访了蜀绣、漆艺与银花丝、夹江竹纸等传承千百年的巴蜀绝艺;北线车队从成都出发,途经北川、郫县等地,深入探访羌族的民俗与 川菜文化。

探访之外,今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还取得了更多切实的成果。在今年探访的众多非遗项目中,由非遗和文化专家、企业家、设计师、媒体等组成的团队推选出10位具有创新需求和发展潜力的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进行深度研修,帮助提升传承水平,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两大平台,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2016年恰逢宝马集团百年和“BMW中国文化之旅”十周年。在过去十年中,“BMW中国文化之旅”的行迹遍布21个省及直辖市的270项非遗项目,并对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1600多万元的捐助,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此背景下,BMW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方向,即充分利用BMW的核心能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结合企业专长与资源推动社会变革,寻求社会问题的长期有效解决方案。站在十年新征程的起点上,“BMW中国文化之旅”于今年6月宣布了面向未来的创新举措: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指导原则,搭建两大非遗保护的公益平台,从资金资助转变为平台支持,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进修学员名单公布。

此次巴蜀之行的创新,就是对指导原则的最佳践行:“发现的平台”致力寻找具有创新潜力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创新的平台”与清华大学美院强强联合,通过实施一系列针对非遗传承人的专业帮扶等活动,探索非遗保护模式的创新。

正如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美虹女士在2016 “BMW中国文化之旅”启动仪式上所说,“只有深刻洞察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创新,才能让‘BMW中国文化之旅走得更远。”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从资金资助转向平台支持,是对BMW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完美诠释,也契合了中国社会“共享发展”的现代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带着对非遗保护的热忱与信心,以及BMW的创新思维和核心能力,“BMW中国文化之旅”会更稳健、创新地走向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