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_彭杏月 供图_芳草地国际学校 设计_孙星



北京110余所中小学招收外籍学生超六千外国“小留学生”入校就读

编辑_彭杏月 供图_芳草地国际学校 设计_孙星

官方发布

2016年4月20日,“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教育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根据会议所发布的信息,目前北京市有6389名外国“小留学生”在京110多所中学、小学中学习。据悉,截至2016年4月,北京市具备接受外国学生资质的中小学校已达到300多所。

据新当选的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教育研究会会长,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介绍: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55中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招收外籍学生,但传统上只接收在华外交官子女。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孩子开始来到中国的中小学校接受基础教育。

为了与来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相区别,对这种到中国来留学的外国中小学学生,人们通常称称之“小留学 生”。

经济全球化要求中国的教育必须走向国际化。而要实现教育国际化,就需要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资源,一方面积极向国际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制定了《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教委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执行〈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北京市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为北京市中小学校接收外国学生做了充足的准备。

2016年4月20日,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教育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上,刘飞校长正在翻阅会议材料。

近年来,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小留学生”不断增多。以北京为例,包括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55中、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八十中、北京汇文中学等在内的一百多所学校,都成立了国际部,专门招收外籍小留学生。

2016年4月20日,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教育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全体领导合影。

这些就读北京中小学校的“小留学生”来自六十多个国家,他们的到来为北京中小学校带来了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众多“小留学生”的到来,增强了中小学校园的国际化氛围,推动了中外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融合,也推动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发展与国际化进程,极大提升了北京市中小学的国际知名度。

很多中小学校还利用“小留学生”的资源,在校内开设了第二外语、第三外语,定期举办外国文化周、文化节,这也使得中国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了“留学”的感 受。

很多“小留学生”表示:在中国高中毕业后,期待能够继续在中国的大学深造。而一批又一批的来华留学生像一颗颗种子,他们学成毕业回国后,不仅推动了本国建设,也将中华文化带回去,然后散播开来,既增进了中国与各国的相互理解,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世界影响。

根据北京市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发展规划,北京市教委也非常鼓励市内的中小学校接受外国学生入校就读,以促进中外学生理解国际教育,推动各中小学校走向国际化,同时培养更多知华、亲华、友华的外国人士,为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Info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