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_姜玉婷 编辑_张影 设计_刘仕悦

扶上马,再送一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为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这里,就是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这里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回溯历史,大湾区概念雏形由来已久

在我国古代的明清时期,包括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等城市在内的珠三角湾区实为一座城市,名为广州府。自广州府设立以来,依托有利的沿海地理位置,借助便捷的港口与官道,湾区地带商贸繁荣、经济发达、文教鼎盛,逐渐成为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与兴盛之地,同时为日后湾区的发展奠定下了坚实的思想与物质基础。

百年光阴弹指过,白驹过隙,沧海桑田。在时代的洪流中经历一系列变迁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粤港澳湾区一带,相继成为我国经贸文化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从学术界的讨论到地方政策的考量,再到国家战略的提出,至今已历时20余年。

早在1994年,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提出,对标旧金山,建设深港湾区。至21世纪初,广州率先提出依托南沙港,对标东京湾区的倡议。

2009年10月28日,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在澳门联合发布《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构建珠江口湾区,粤港澳共建世界级城镇群。

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打造湾区经济”,到2016年3月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规划。同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从2017年开始,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我国相继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政策上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保驾护航。

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2018年5月10日和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审议。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8月26日,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条新物流大通道。

2021年3月13日,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快城际铁路建设,统筹港口和机场功能布局,优化航运和航空资源配置。深化通关模式改革,促进人员、货物、车辆便捷高效流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由此,在历史上留有明清时期发展底蕴并在新时期再次迸发活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全面立体化支持,进一步迈入高速发展的新航道。

放目今朝,大湾区城市联动优势互补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数字经济迅速增长;同时发挥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以机场空港的建设促进旅游业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积极促进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为青年创业提供发展的沃土。

在发展中,粤港澳大湾区将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做优做强,以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于香港而言,国家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其在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中的枢纽地位,并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于澳门而言,在大湾区发展中将着重将澳门建设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广州,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在深圳,将致力于发挥其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将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

政策助力,湾区青年开辟创业新纪元

港澳青年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为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搭建促进企业孵化与产业技术创新的人才交流平台与创业示范区。

一直以来,政府与社会各界进行紧密合作,致力于港澳青年创业的指导工作,同时发掘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以激发其创业潜能。在逐步健全大湾区青年创业扶持援助体系的过程中,努力帮助港澳创业青年群体解决潜在的困难。

在国家政策的惠及下,在港澳青年的创业故事中,“工合空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工合空间:港澳青年自己的创业服务平 台

一个空间,整个世界。工合空间是工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17年。作为专业的粤港澳创业服务平台,工合空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通过与湾区内外的企业、机构及院校的密切合作,从人才、法律、税务、市场等方面为港澳青年创业者提供第一手创业资讯、创业资源与创业服务。在顺应国家政策推动内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致力于帮助港澳企业在内地落户,从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的深化合作与发展,在内地、港澳与海外之间充当起青年创业的“超级联系人”角色。

叶兴华:香港青年在佛山的创业“代言 人”

作为工合空间的联合创始人与CEO,叶兴华先生曾多次表示:“大湾区建设,使港澳青年多了一条出路。”

生于广东,长于香港,叶兴华是一个地道的“湾区人”。2008年于暨南大学毕业后,叶兴华进入了香港的广告销售行业,并创立QRLover创意二维码设计公司。

从2012年开始,在香港创业期间,叶兴华始终在思考未来的事业发展方向。2015年,叶兴华顺势投身深圳的创投行业,这一举动也成为他事业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正是因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叶兴华在这里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与创业者、投资者资源,同时也逐渐开展与政府之间的合作。

源于在深圳期间创投行业的积累,2015年末,叶兴华受邀回到香港主办国际创客节活动,主要负责将内地的资金技术资源引入香港,以帮助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日后叶兴华回到内地创业打下了基础。

“如果我没有来深圳,那我就不会有那幺多好的机会。所以我至今非常感谢我在2015年进入内地发展。”叶兴华坦言。

随后,叶兴华相继在厦门、广州、潮汕地区、惠州、珠海、澳门和香港等地工作,对整个湾区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正是在向内地迈出的第一步后,开启了作为港澳青年的叶兴华在内地的创业之路。

工合空间

回顾几年间在内地工作的经历,叶兴华深知自己受惠于内地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广阔天地,也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收获惠及更多的港澳青年。在缜密的思考与分析后,2017年,以叶兴华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的佛山工合空间正式成立。在与天使投资人邱达根的共同努力下,工合空间致力于为创业者对接丰富的资源,帮助港澳企业迅速落户内地,并推动内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促进粤港澳创新创业深化合作。

提到“为什幺会选择佛山”这个话题,叶兴华曾表示,近年来内地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港澳青年在湾区创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佛山临近香港,加之政策的支持、便捷的交通、较低的创业成本,这些都为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提供了较高的性价比。

在发展过程中,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工合空间随后开发工合空间中山站,并于2019年正式落地运营;同时,作为面向青年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工合空间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同样十分紧密:在引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台加速器帮助创业团队的同时,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达成合作,共同助力青年创业项目的发展。在此期间,工合空间主持举办了多场校园培训分享会,参与活动的高校包括暨南大学、澳门圣若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并成为佛山党校指定的现场教学地点和爱国孵化基地。截至2021年6月,工合空间这个创业孵化平台已经帮助创业团队86个,接待粤港澳双创考察团超过130批次,并被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授牌“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不是背井离乡,而是如鱼得水

以叶兴华与“工合空间”为代表的港澳青年成功的创业案例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

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大湾区各地加快制定针对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工作政策体系,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2019年5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构建“1+12+N”孵化平台载体布局,形成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成效突出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区、融合发展示范区、安居乐业试验田,以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内地城市开启自己的事 业。

从政策保障到资金补贴,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在内地、在大湾区书写新时代下的人生奋斗故事。

林子豪:入“煮”凤城的香港味道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港澳青年在湾区筑梦的故事也日益辐射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领域,并成为港澳与内地文化沟通交流的渠道。作为港澳青年的创业代表,林子豪通过茶餐厅将传统的香港味道带到了佛山市顺德区。

“我一直觉得香港茶餐厅的出品质量很高,而且佛山的美食也相当有特色,所以我希望能将这两种优势结合起来,做出传统味道和创新能力的结合。”带着这样的想法,林子豪和他的几位朋友在佛山市顺德区开设了浓缩香港与佛山两地美味的茶餐厅。

在粤菜中有这样一句话“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指的就是佛山市的顺德区。由此可见,佛山顺德的饮食行业既有历史积淀,又有实力支撑。在这样的地区开辟属于自己的饮食品牌,有发展的沃土,也有着竞争与挑战。

叶兴华工合空间联合创始人兼CEO

林子豪佛山市顺德区聚诚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余威怀集高山青农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昌华约帕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创始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为了能够在内地开创符合地方生态,同时又带有香港风味的茶餐厅品牌,林子豪不断地在市场的反馈中汲取经验,在与主厨的沟通中探索新的菜谱,将传统风味与时代风尚相结合。茶餐厅在唤醒顾客心中的“老港味”的同时也创造了新时代的独特“湾区风味”。

美食作为媒介,为港澳与内地的文化互通提供了平台。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则为港澳青年在内地寻找更加广阔的创业空间提供了最可靠的基础。

余威:香港青年在茶园奋斗的写意人生

放弃稳定的工作,来到内地开启自己的事业,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决心。

余威毕业于暨南大学,是从香港回到内地开启自己新事业的湾区青年中的一员。在香港从事船务公司的客服工作后,余威于2014年通过考试,成为香港的一名公务员。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余威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

“是选择一份事业,还是一份工作?”面对父亲的发问,余威想到,工作是按部就班的谋生,而事业,则充满着未知和挑战。

因此,在一份体面的公职工作和一份父亲坚持多年的茶场事业之间,余威选择收拾行囊,来到了肇庆新岗茶场,在漫山茶树中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新岗茶场位于怀集大稠顶,海拔1626米,是肇庆最高峰、广东第三高峰。这里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所产的茶叶茶香四溢,回味香醇。到达怀集大稠顶后,余威从零开始学习茶叶的种植、采摘、管护、发酵、制作等流程,与工人同吃同住,逐渐完成从公务员到茶场创业青年的身份转变。

深耕茶园,持续奋斗新农业。在经营茶场的过程中,余威面对国内激烈的茶叶竞争,积极作出调整,逐渐提升产品质量,积累品牌口碑,在肇庆市十大旅游手信的评选名单发布中,余威带领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产出的高山青茶系列,获得了“肇庆十佳创意旅游手信”。多年的茶场耕耘让余威深刻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受惠于怀集县良好的农业基础,余威在将茶园打造成文化交流之地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集散地的怀集县推动事业向多元发展。

蔡昌华:在大湾区实现更远大的设计梦 想

作为约帕室内设计事务所的创办人,蔡昌华来到内地创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创办公司其实是一场“机缘巧合”。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蔡昌华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与内地公司展开商业合作。经过几次合作,蔡昌华发现了内地的广阔市场。彼时恰逢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出台,蔡昌华下定决心在大湾区继续自己的事 业。

蔡昌华说,深圳与佛山等地为港澳青年在内地的就业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支持,如帮助港澳企业落户、租金减半、对人才招聘进行资金补助、税务优惠以及提供会计服务等。与此同时,香港也在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青年赴内地的创业提供帮助。为帮助香港企业更好地与内地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香港的创业青年能够在内地找到合适的地区落户,香港特区政府积极联络内地的公司,帮助香港青年解决在内地创业的基本问题。

蔡昌华的约帕设计事务所在大湾区创立至今,所接待的业务大多来自内地,内地广阔的市场为约帕设计事务所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内地客户的多元需求也为以蔡昌华为代表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展现自身设计才华的舞台。

展望明天,粤港澳齐携手谱发展新篇

大湾区的建设为港澳青年融入内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鲜活的样本,也让更多的港澳青年看到了“一国两制”下抓住机遇、创造未来的表现舞台。无论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还是在如今飞速发展的多元时代背景之下,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是鼓励广大青年探索新方向、寻找新目标、开拓新事业的不竭力量之源。

风口将至,翱翔正当时,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的故事只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真实缩影,也是新中国不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生动写照。作为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乘风破浪。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出的是前所未有的融合新格局。